逻辑部分第一部分:模态判断1、什么是模态判断所谓模态判断是指一切包含“可能”、“必然”等模态概念的判断。
它判断事物的可能性或必然性;例如:今年我可能会结婚今年我必然会考上公务员2、模态判断的种类(1)、可能判断:分为可能肯定判断和可能否定判断小张可能是个帅哥----------------------------------S可能是P小张可能考不上成都省直公务员----------------S可能不是P(2)、必然判断:分为必然肯定判断和必然否定判断小张必然会成熟起来-------------------S必然是P小张必然离不开QZZN的朋友-------S必然不是P3、模态判断的真假关系就是要讨论:“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之间的对当关系。
用一个逻辑方针来表示:1、上反对关系“必然P”和“必然非P”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但是可以同假。
准确的说:如果其中一个是真,则令一个必然是假的;如果其中一个判断是假的,另一个判断不必然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A:小张必然是个好人B:小张必然不是个好人如果A真,则B假如果A假,则B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2、下反对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是下反对关系:可以同真,但是不能同假。
即:如果其中一个判断是假的,则另一个判断必然是真的;如果其中一个判断是真的,则另一个判断不必然是假的,也可能是真的。
A:小张可能是个好人B:小张可能不是个好人如果A真,那B的真假性无法判断如果A假,那么B真3、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就是我们讲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即:如果其中一个判断为真,另一个判断必然为假;如果其中一个判断假,另一个必然为真。
4、从属关系“必然P”与“可能P”、“必然非P”与“可能非P”是从属关系: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具体地说,即:必然判断真可能判断必真;可能判断假,必然判断必假。
第二部分1、联言判断:是判定若干事物情况共同存在的复合判断。
例如:成都即美丽,又时尚小张不但帅,而且还聪明表达联言判断的词语主要有:“即。
又。
”、“。
也。
”、“不是。
而是。
”、“一方面。
另一方面。
”、“尚且。
何况。
”、“虽然。
但是。
”、“尽管。
可是。
”2、选言判断:p或者q“或者”、“是。
还是。
”、“也许。
也许。
”、“不是。
就是。
”等等表示选择关系的词语3、假言判断:假言判断是判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我们也称它为条件判断。
其中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
p就是q 的充分条件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关联词语还有“假使。
就。
”、“倘若。
则。
”、“只要。
就,,,”、“当。
就(便)。
”等等。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
p就是q 的必要条件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关联词语还有:“除非。
才。
”、“除非。
不。
”、“。
才。
”(3)充分必要条件如果有p必有q;如果无p,则无q真假a且b: a真b真 a假b真,a假b假,a真b假a或b: a真b真,a真b假,a假b真 a假b假a=>b a真b真,a假b真,a假b假 a真b假(4)负判断负判断就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①简单的负判断的等价判断(等值判断)顺口溜:否定全称得特称,否定特称得全称。
否定必然得可能,否定可能得必然。
例子:1、并非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是鸟--------------------------------------------------有的会飞的动物不是鸟2、并非所有失足青年都不是可教育的-----------------------------------------------------有的失足青年是可教育的3、并非有的人是生而知之的------------------------------------------------------所有的人都不是生而知之的4、并非有的知识不是有用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并非必然P等值于:可能非P并非必然非P等值于:可能P并非可能P等值于:必然非P并非可能非P等值于:必然P用云淡的话说就是其他类似的有:不必然p======可能不p不必然非p======可能不非p====可能p不可能p=======必然不p (必然非p)不可能非p=====必然不非p====必然p不所有p======有的p不不所有p不=====有的p不不====有的p不有的p======所有p不不有的p不======所有p不不===所有p②负复合判断及其等价判断(1):负联言判断是判定一个联言判断是假的,前面我们有讲过,什么时候联言判断为假?就是至少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也可以都是假的)用公式表示为:“并非(P且q)”等值于“非P或者非q”例如:并非小张既有才华又帅气---------------------------------------------------小张或者没有才华,或者不帅气并非某些公务员既有才又有德--------------------------------------------------------某些公务员或者没才,或者没德(2)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例子:并非考不上公务员是因为或者没有才华,或者没关系-------------------------------------------------------------------------考不上公务员即不是因为没有才华,也不是因为没有关系(4)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不相容判断不能同真同假,所以他的负判断就是要判定它可以同真,或者是可以同假。
(5)充分条件的负判断“并非(如果p,那么q)等值于“P并且非q”因为前面我们有讲过,充分条件命题假只有一种情况,即前真后假的时候为假!所以它的负判断就是判定它什么时候为假的判断!(6)必要条件的负判断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且q”(7)充分必要条件的负判断“并非(当且仅当P,才q)”等值于(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第三部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考察主要是一下16方面(我讲逐一和大家学习)1 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2 原因和结果(因果关系)3 属种和种属关系(一般和特殊)4 同一类属下的两个并列关系5 相对概念6 作者、作品、人物7 整体和部分8 事物与空间9 事物、工具记以及相关功能、效用10物品与制作材料11比喻、引申和象征12人文、成语及其相关13特定人员或行为与其实施的对象14人文地理知识15行为(事物材料)与后果16特定的关系一、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2007贵州买单:付账A远足:游历 B跳槽:转岗C沉默:保密 D派对:下海2006浙江罗曼蒂克:浪漫A博客:网络日志 B洗手间:厕所C一级棒:顶好 D厚道:老实2006江西地衣:苔藓A小姨子:妻弟 B腊月:十二月C竖子:叛徒 D蝉联:阔别桂圆:龙眼A桔:柚 B桂皮:陈皮C芒果:荔枝 D大料:八角答案AABD二、原因和结果2008中央通;牒A丑小鸭:白天鹅 B胚胎:婴儿C种子:花朵 D蝌蚪:青蛙2006中央二氧化碳:温室效应A石油:煤炭 B公路:汽车C洪水:水灾 D投资:奉献2008中央()对于知识相当于分析对于()A书本理论 B学习结论C学问:研究 D学生:研究员分析:1D 必然性的因果关系,蛹必然变成蝶,蝌蚪必然变成青蛙。
2C二氧化碳增多可能导致温室效应洪水泛滥可能导致水灾3C 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知识,分析的目的是得出理论,学习和分析都是动词,知识和结论都是名词三、种属关系07浙江古诗:李白A国家:楼兰 B民间艺术:手工陶艺C运动:拳击 D民族冲突:加沙地带06中央自恋:爱A敌意:批评 B沉思:思想 C内疚:谴责 D贪婪:欲望分析:1D李白是古代诗人中的巅峰人物,加沙地区是民族冲突最激烈的地方2D自恋是爱的一种,而贪婪是欲望的一种四、同一类型下的两个并列06福建狗:鼠A马:牛 B猫:虎 C狼:狗 D鹅:鸭07浙江鼠标:键盘A电脑:音响 B门:窗户 C棉花:丝绸 D红花:绿叶06江苏鞭挞:抨击A架空:排挤 B斧正:修改 C数落:列举 D水印:胶印07湖南(也是06广东)山道:索道A客轮:渔船 B汽车:卡车 C楼梯:电梯 D筷子:刀叉07浙江客车:货车A居民楼:商务楼 B蝌蚪:青蛙 C男生:女生 D遥控器:电视机分析:1A都是十二生肖2B鼠标和键盘都是电脑必不可少的输入部件,并列关系3B鞭挞:比喻抨击斧正:比喻修改4C山道和索道是并列关系,同时后者比前者更具科技成分。
5A车辆由于分工用途不同而分为客车和货车,楼盘因为用途不同,分为居民楼和商务楼五、相对概念07浙江糖:苦A孤儿:可怜 B复杂:简单 C明确:模糊 D美国:弱小06中央费解:理解A难看:漂亮 B组合:合并 C坚固:塌陷 D疏忽:忽略06江苏聪明:狡猾A谦虚:自卑 B骄傲:自豪 C伟大:渺小 D杰出:拔尖分析;1D糖是甜的,甜的反义词是哭;美国是强大的,强大的反义词是弱小2C前一对词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和动词,并且描述的状态为相反的状态。
3A (褒义词对贬义词)六、作品对作者06江苏《平凡的世界》:路遥A《京华烟云》:梁实秋 B《射雕英雄传》:金庸C《编辑部的故事》:李冬宝 D《围城》:杨峰04江苏(多选)武松:《水浒传》A王熙凤:《红楼梦》 B范进:《儒林外史》C司马迁:《三国演义》 D姜子牙:《封神榜》范晔:《后汉书》A罗贯中:《三国志》 B魏征:《通典》63C孔子:《论语》 D徐光启:《农政全书》分析:前面两个比较简单1 B 2ABD(多选)主要讲下第三个选D 书对应的作者。
A罗贯中写的是三国演义 C《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而非孔子所作。
B我也不清楚(自己查查印象更深)七、整体和部分06中央电脑:鼠标A水壶:茶杯 B手机:短信 C船:锚 D录音机:磁带06江苏手指:手A春天:刮风 B树叶:树 C头发:梳子 D运动:流汗07中央正方形:边长A矩形:对角线 B菱形:高 C圆形:半径 D三角形:底边分析:1 C 2B 3C八、事物与空间07中央太空:卫星A铁轨:火车 B公路:自行车 C机场:直升飞机 D城市:公共汽车05江苏职员:公司A公务员:机关 B犯罪:沙漠 C嫌疑人:现场 D秘书:写字间分析:1A太空是卫星运行的空间,城市是公交车运行的空间。
卫星在太空“里面”运行,而火车在铁轨上面运行。
九、事物、工具以及相关功能07江西眼睛:眼镜A子弹:步枪 B鞋子:鞋带 C手:手套 D头:帽子08国家岩石:矿物:成分()A森林:树木:木材 B:粘土:沙子:石头C器官:组织:功能 D:酒精:饮料:果汁06浙江钟表:时光A潜艇:深度 B铅笔:素描 C毛衣:温暖 D天平:质量温度计:摄氏度A体积:立方米 B秒表:秒 C考试:成绩 D天平:重量分析:1D眼镜对眼睛起保护和美化作用,并且没把眼睛全部覆盖2C岩石的成分是矿物,器官的功能是组织3D钟表是计量时间的工具,天平是计量质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