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精选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

最新精选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

最新精选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单元《荀子》选读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的“其”字,意义与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②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③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⑤吾其还也A、①与④相同B、②与③相同C、④与⑤相同D、全都不相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席卷天下,包举宇内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会盟而谋弱秦⑦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⑧履至尊而制六合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B、①⑧⑨/②⑤/③/④/⑥⑦C、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D、①⑧⑨/②③/④/⑤/⑥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②旦日飨士卒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④拒关,毋内诸侯⑤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⑥张良出,要项伯⑦今者项庄拔剑舞⑧因人之力而敝之A、①③④⑤B、②③⑥⑦C、①④⑤⑧D、④⑥⑦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从文言句式的角度来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A、客有吹洞箫者B、不拘于时,学于余C、渺渺兮予怀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B、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C、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D、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中省略成分不同的一项( )A、沛公军霸上B、为击破沛公军C、将军战河北D、亚父受玉斗,置之地【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趋于亡而皆背晋以归梁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子孙视之不甚惜C、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赂秦而力亏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从词类活用角度看,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一组是( )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②族秦者秦也。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使不得上。

⑤击成,大破之。

⑥间至军中。

⑦六王毕,四海一。

⑧可怜焦土!⑨裂裳衣疮。

A、①④⑦B、③⑤⑥C、④⑥⑨D、①③⑥【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译文:【答案】:【解析】:第11题【翻译】翻译下面各题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答案】:【解析】:第12题【翻译】翻译下列句子。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答案】:【解析】:第13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

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

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

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

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自武帝末,用法深。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

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

胜出,复为谏大夫,令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

胜又口荐霸于上,上擢霸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霸为颍川太守。

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

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

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始,霸少为阳夏游徼,与善相人者共载出,见一妇人,相者言:“此妇人当富贵,不然,相书不可用也。

”霸推问之,乃其乡里巫家女也。

霸即取为妻,与之终身。

为丞相后徙杜陵。

(注)庭中:廷尉。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B、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C、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D、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有身份的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做“字”。

《礼记》上说:“男子十八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B、二百石,汉代官员的等级,汉代郡守(太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因而有此称法。

C、察,察举制,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汉代察举制度始于汉文帝时,到汉武帝时制度达到完备。

D、《尚书》,儒家典籍“五经”之一,《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包括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霸温和善良,足智多谋。

他在担任河南太守丞时,处事符合法令,合乎人心,最终也赢得了人心。

B、黄霸乐于学习。

他因不检举弹劾犯了大不敬之罪的夏侯胜而与之一同下狱,在狱中跟从夏侯胜学习《尚书》。

C、黄霸善于处理政务。

他治理颍川时,力行教化,教化行不通才使用刑罚,致力于培养值得信赖的地方官。

D、黄霸对待下属宽厚仁德。

督邮想赶走年老耳聋的许县丞,黄霸却认为许县丞廉洁,能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并无妨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②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

【答案】:无【解析】:第14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

父循,进士。

历兵部武选郎中。

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

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

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

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

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

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

外舅太仆抑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

”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

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

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

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

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

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燎,召拜春坊左赞善。

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

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

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

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

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

”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

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

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

为画策战守,寇引去。

素与顺之友善。

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

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

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

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谧文庄。

(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对下列句子中断句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B、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C、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D、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习。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

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