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为战略突破口, 推进上海现代服务业步上新的台阶

以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为战略突破口, 推进上海现代服务业步上新的台阶

以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为战略突破口,推进上海现代服务业步上新的台阶近年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虽然在金融、文化服务、现代物流与船运、信息服务、商贸、会展旅游、中介咨询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常速和稳步的发展,但尚没有一个新兴业态在环太平洋地区形成一枝独秀、让世人瞩目。

究其原因,就是政府上下难以形成合力,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与思维限制,重点专注和支持某一新兴业态的发展。

要想上海的现代服务业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就需要政府在发展规划中突出上海的战略功能定位,把握全球产业发展脉博,整固地缘与资源优势,主动将自身纳入国内外产业竞争格局,甄别“继续支持”和“重点专注”的产业领域,并以某一新兴业态的发展作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一、服务外包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佳方向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而服务外包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佳方向。

服务外包不论是其业务和知识技能结构的涵盖范围,还是产值规模,都远远大于其它任何服务行业。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而服务外包将成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脊梁,它对外可以从美欧日等地区承接超过数百亿美元的离岸外包业务,对内可培育数倍于制造业的国内服务外包需求,产生数万亿元的庞大产值。

(一)关于服务外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带有战略意义的转变。

以美国、欧洲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在60-70年代开始进行的制造业转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离岸外移(Offshoring)和离岸外包(Outsourcing)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移(统称BPO,商务流程外包或服务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为具备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机遇。

服务外包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

何为服务外包?即通常所说的BPO。

从BPO概念的范畴上讲,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BPO是指企业将其运营活动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企业去做,不论这些运营环节是什么内容;而狭义上的BPO即ITES,仅指将企业运营中的商务环节外包,一般不包括ITO部分。

从BPO产业的层次上讲,可以将BPO分为:ITO(IT外包:IT Outsourcing)、ITES (即狭义上的BPO,也称为IT因成服务,或基于IT的服务外包:IT Enabled Service)、BTO(业务转型外包:Business Transformation Outsourcing)与KPO(价值链高端的高知识含量业务外包: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

ITO:商业外包活动集中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指企业将自身的IT相关业务外包给专业IT公司来处理,称为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称ITO。

ITO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软件开发IT 服务ITES:随着网络技术、高速数据网络方面的进展,以及带宽能力的增加,业务外包的范围逐步扩大,企业甚至可以卸下整个业务职能,交给外包公司来做,由于这些业务的外包必须借助IT技术来完成,所以这种新的外包被称为ITES(IT Enabled Service——即狭义上的BPO,也称为IT因成服务,或基于IT的服务外包)。

ITES的类型主要包括:客户服务(语音和非语音)呼叫中心(呼入、呼出)电话营销顾客调查Email服务人力资源与工资会计人员招聘教育与培训工资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簿记(book-keeping)税务咨询风险管理财务分析与报告收支(Controlling/collections)订单处理内容开发(content development)动画文档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采购、物流BTO:全称为业务转型外包(Business Transformation Outsourcing),它是指企业与合作伙伴联手,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定位、产品与服务类型等进行重新定义,进行企业业务的转型,实际企业的飞跃式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承接业务的服务提供者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客户”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不仅只是承接客户外包的业务,还与客户相互共享资金、市场、信息等资源。

由于开展BTO外包的企业多属于大型跨国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将原有大部分甚至全部业务外包出来,因此与传统的外包相比,BTO的规模要大得多,可达到传统BPO规模的三倍以上(来源:)。

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是指位于企业业务流程价值链高端的、高知识含量的外包业务。

KPO与ITES之间的差异在于,ITES业务仅仅是照章办事,而KPO业务则可以创造价值。

KPO对供应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要远远高于ITES业务,而且这些人员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并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决策。

位于价值链高端的KPO业务领域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研究股票、金融和保险研究数据的检索、分析、管理与挖掘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企业和市场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网页设计、动画和模拟服务律师助理业务服务医疗服务远程教育和出版药物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网络管理和决策辅助系统从BPO的业务转移方式上讲,可以将BPO分为两大类:外包(outsourcing)与外移(offshoring)。

前者指企业将本身的营运环节转包给第三方(BPO供应商)来完成;后者是企业将自身营运中的某些环节、某些部门转移到低成本地区,这些转移的环节或部门仍属于本企业。

(二)国际BPO市场与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在全球服务贸易拥有的26000亿美元(2004年,世界贸发组织)份额中,商务流程外包(BPO)占有4056亿美元(2003年,IDC),2008年将达到6828亿美元(IDC)。

而其中金融BPO业务为400亿美元,金融机构的离岸外移业务为1440亿美元,2010年达到2610亿美元(2005年,德勤)。

未来5年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至40%的速度递增。

市场分布:在2004年全球BPO业务(4600亿美元)主要市场分布中,美国占60%、欧洲占22%、亚太地区(日本为主)占15%、其他地区占10%。

发展趋势:目前,印度、爱尔兰已走在了世界金融服务外包的前列,中国、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正急起直追。

印度是发展BPO和离岸外移最成功的国家,也是离岸外包的最大承接国。

上世纪90年代末,印度金融BPO获得迅速发展,年均增长率高达56%左右,2005年总营业额达280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预计2010年将超过600亿美元,从事BPO产业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NASSCOM)。

印度以ITO(信息技术外包)为开端的规模庞大BPO产业已使印度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办公室”,而且由于其现代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为全球资本市场看好,成为与中国齐名、甚至因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与西方体制的接轨性,在不远的将来很有可能从速度和规模上超越中国(源于商业周刊、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

(三)中国.上海的机遇目前,中国已连续三年在全球BPO认可度上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科尔尼公司),中国的机会已经来临。

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庞大的BPO 市场,相对完善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和充裕优质的人力资本,完全可能发挥后发优势,逐步成为国际BPO产业的龙头。

BPO产业是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为了抓住这次战略机遇,大力发展BPO产业,2005年国家商务部提出和启动了发展BPO产业的“千百十计划”,服务外包已成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推进的、引导中国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变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推手。

发展服务外包也已日渐成为各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争夺政策与产业资源、吸纳高端人才并增加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杠杆和规划重点。

大连、苏州已成为中国目前发展最快速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截止2008年8月,中国的服务外包仅2400家左右,从业人口不足40万人,发展潜力巨大。

其实,中国培育“世界服务业外包中心”,上海具有更大的优势。

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促使国际BPO产业在上海快速发展,对于上海和中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海是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最具国际性、开放度最高的国际金融中心,依托长江三角洲这一中国最具增长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区域,有条件建设成中国BPO 产业的高地。

确定BPO产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以发展金融BPO作为战略突破口,将使上海的现代服务业获得超常规发展;在进一步巩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同时,推动上海紧密而有机地融入全球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并将带动国内其他地区合力构筑中国在全球BPO市场的龙头地位,成为引导中国从“世界蓝领”逐步向“世界白领”转变的切入点和开端。

二、金融BPO是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突破口金融BPO,即金融服务外包,是指“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即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把IT服务、后台服务和业务流程等非核心业务甚至部分核心业务,以合同形式发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以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降低企业成本,分散经营风险。

金融BPO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经营策略。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服务外包起步于金融ITO,成长壮大于金融BPO,并向金融BTO和KPO方向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呈现出金融BPO业务量持续迅猛增长、在海外选择第三方服务和自建外包中心并重、商业操作与IT混合外包、外包运作模式不断创新、细分市场趋向窄范围高深度、核心业务外包比重在逐年增加等发展趋势,但离岸外包市场正待整合。

离岸外移外包已经被认为是金融服务业的全球运作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为中国特别是上海提供高速度、大幅度发展金融服务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一)上海已经具备发展金融BPO的战略条件1. 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金融BPO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体系中,中国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并认为有机会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8年8月,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数为2300余家,从业人员近40万人。

“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将可能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中心,其在远东市场的地位得到巩固。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得·郝勒维茨表示。

因为中、印两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外包业务人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能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更重要的是, 跨国金融机构从其全球化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 已经把中国和印度市场作为其战略部署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