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课件汇编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课件汇编

(3)直接原因(借口):镇压义和团 2、概况: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
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 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 北京保卫战;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 劫,罪行累累。 三、签订《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9月 2、内容:
1901年9月奕劻与李鸿章同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 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 税和盐税做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 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 略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 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 帝性质的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 部之上。
3、危害: (1)(2)(3)(4) (5)列强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堕落为 “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 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①赔款4.5亿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 控制。
清政府要惩办参加过反帝斗争的官吏,永 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中偶清 国一政 的样府 工,就 具逐像
步列 成强 为手 侵中 略的 者扯 统线 治木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 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 税款与工厂 》
《马关条约》是
《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 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1896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
各省、长江中游,甲午战争后又进一 步深入到长江上游地区。 (3)说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深入,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危害: ①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 损失。
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 担。
③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 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 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 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
《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割地

南 京
赔款
马 关

开埠
条 太过分了!
殖 民

②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半

③拆炮驻兵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 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④严禁反帝
清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会 完

⑤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

的外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辛丑条约》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沦为 “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2.概况: (1)开始标志:1894年7月,丰岛
海战,8月,清政府迎战(宣战)。
(2)四次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 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 约》
(1)时间:1895年4月
1894.11
旅 顺
1895.2.2
威海 卫
黄海 1894.9.17 海战 1894.9.15
者为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时局图》是近代 爱国者谢缵泰所作, 图中“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 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 睡我中华,哪知爱 国即爱家。国人知 醒宜今醒,莫待土 分裂似瓜”。
国的狂潮(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2)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 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义和团运动爆发。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1、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课 强侵华的主要史实; 2、概括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 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 神。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国力大增,19世纪末,向帝国主 义阶段过渡,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 (根本原因)。 (2)朝鲜:1894年,爆发农民起义 (导火索),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 兵援助。 (3)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 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 半封建社会
平 壤
1894.7.25 丰 岛
3.甲午战争的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 签订《马关条约》
(2)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
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思考:与以往条约相比,《马关条约》
具有什么新特点: 资本输出 思维拓展第1题:甲午战争后,日本又强
迫中国开放了哪几处通商口岸?结合 鸦片战争以来的史实说明我国被迫开 放的通商口岸在分布上有何明显特点? 这说明了什么?
近 代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1)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2)明显特点: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