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案例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案例

---------------------------------------------------------------最新资料推荐------------------------------------------------------《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案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案例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胡敏霞杨朝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教材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写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教材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为线索进行编写。

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信息而展开的,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我们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1. 1 信息及其特征》,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信息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求知探索的强烈欲望。

本节主要学习信息的相关论述、信息的传播过程及信息的基本特征,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 3 部分。

第 1 部分是信息的相关论述。

以提问的方式导入信息的定义,引出对信息的多角度讨论的学习。

第 2 部分是信息的传播过程。

主要是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包括信息的发出方、信息是用何载体、以何途径进行传播、信息的接收方、信息的接收效果及作用。

1 / 11第 3 部分是信息的基本特征,除了要掌握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辨某条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二、学情分析由于我市中考已将信息技术学纳入考试范围,初中阶段,同学们多多少少就已经上过信息技术课,并且很多学生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本章节及其后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了解信息的传播过程及传播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其相关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挖掘信息应用的价值。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与运用。

五、教学策略根据《信息及其特征》的内容,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讨论法、问题驱动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展示各个案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而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在探讨信息特征的过程中,先从比较浅显的案例入手,有利于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并围绕信息的某个重要特征,以典型案例(例如朝鲜战争)分析入手,教会学生从案例中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六、教学手段制作 PPT 课件,采用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授课。

七、课时建议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45 分钟)环节方法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问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提问引入(3 分钟)【老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上的是什么课?是不是电脑课?还是计算机课?学生讨论,可能有的说是。

【老师】:这时老师给予否定,这既不是电脑课。

3 / 11也不是计算机课,这是信息技术课。

那么,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把信息技术课当作计算机课,当成电脑课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要搞清楚这点,我们得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信息?教师用投影显示什么是信息?【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引领学生进入信息的社会,了解信息的含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观点学生分析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讲授新课讨论学习(5分钟)【老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早晨,起床铃声告诉我们起床的信息,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就是用来存储、传递、利用和表达信息。

可以说,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那么,什么是信息?请大家阅读 P3 有关信息的论述,讨论一下各自的看法。

学生结合例子及课本对信息的论述,通过他们理性的分析及讨论,老师再结合学生的看法给予提示帮助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全面。

【老师】:信息一词古已有之,但是,关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生通过查阅书本、上网、讨论等形式找出信息的含义讲授新课---------------------------------------------------------------最新资料推荐------------------------------------------------------ 我们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描述。

用投影显示信息的多角度讨论。

【老师】:信息的多角度讨论: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从工程论的角度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使用者);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则认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作用影响);我国的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客观实体)。

任务驱动,探究学习,案例教学(31分钟)【老师】:在现代社会里。

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那么,信息是怎样传播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 P4 表 1-1 事例信息分析表来分析和体会信息的传播过程。

教师通过投影显示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老师】:通过 P4 表 1-1 事例信息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出信息从发出方到接收方接收信息,就必须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载体;在传播过程中会选择什么的5 / 11方式进行呢,比方说面对面的交流、电话、网络,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传播途径,最后,当接收方接收到信息后会对于各种信息形成印象,经过分析、判断与理解,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为,这时,信息便发挥了作用。

学生动手摸索、分析【老师】:信息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的高度重视,那么,信息具有哪些特征?对人类活动又能产生了何种影响呢?现在分学习小组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进行讨论。

【众生】学习小组成员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进行讨论,各个学习小组派一位同学对信息的一个基本特征进行解说并举例说明,老师对同学们的解说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正确、深入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老师】投影信息的基本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讲授新课讲授任务驱动,探究学习,案例教学效性、真伪性。

【老师】:同学们对信息的各个基本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能否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具体的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案例 1】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最新资料推荐------------------------------------------------------ 题只有 7 个字,要价 150 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那 7 个字是什么?请两个同学进行回答。

【老师】: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案例 2】:投影显示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情节。

许云峰到沙平书店后,见书店多了一张床铺,问陈松林,知道书店新收了店员郑克昌,又发现郑表现异常,经常很晚才归,当晚来电话说 11 点才能回店。

许马上意识到郑是特务,书店已经暴露,并决定立即撤离书店;陈松林意识不快,但服从决定;甫志高将信将疑,不听忠告,结果被捕,最后叛变。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三个人利用的程度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众生】:充分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回答。

7 / 11【老师】: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于其自身素质、修养、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

由此推导出信息价值的相对性。

【老师】:重提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说明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信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所以同学们必须要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老师】:通过投影演示。

把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的文件分别复制到 U 盘、移动硬盘,将不同目的盘发给不同的学生。

【学生】:学生分别打开文件,发现信息未丢失。

【老师】:总结信息的共享性。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新课案例教学【老师】:通过展示事先用 A4 纸打印出来的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再结合刚才讲解信息的共享性时两个学生分别使用 U盘、移---------------------------------------------------------------最新资料推荐------------------------------------------------------ 动硬盘承载信息,充分说明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总结:信息是有价值的,并且具有时效性,但是任何信息不可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案例 3】:投影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中《空城计》选段,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请同学们思考该信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众生】: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老师】:点评答案,提出信息的真伪性特征。

学生按要求操作观察现象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观察生活,拓展知识提问(3分钟)【老师】: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信息有了一定的认识。

除刚才展示的信息特征的例子外,,大家能不能想想说出一些经典故事并说出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一传十,十传百信息的传递性交通指示灯,红灯停,绿灯行时效性学生思考9 / 11并回答问题小结提问(3分钟)【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信息及其特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学生回答一个知识点,老师就出示课件上相对应的知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