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企业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生产企业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生产企业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生产企业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目录
一、食堂篇
二、集体宿舍区管理
三、隔.离区管控措施
四、体温监测制度
五、口罩佩戴篇
六、其他措施
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可能引发的疾病伤害, 杜绝病疫传播, 进一步规范防疫.情工作程序, 公司制定以下措施:
一、食堂篇
1、制度禁止采购、食用野生动物和不明来源的活体动物、动物源性食品, 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

2、严格加工操作规程做好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 肉禽类食品需烧熟煮透, 食品加工要烧熟、煮透, 确保熟制食品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C。

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上岗, 且及时更换口罩。

严禁在餐饮服务场所内饲养和宰杀畜禽等动物。

3、严格消毒保洁制度确保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后使用, 每天对保洁设施和就餐场所进行消毒, 保持加工场所和就餐场严禁无证经营和对外开放食堂, 指设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等, 供应内部职工、学生等集中就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

食堂严禁无证经营, 严禁承接宴席和对外开放。

4、严格管理责任要在当地卫健、疾控部门指导下落实食堂卫生防疫各项要求。

卫健、疾控部门提出禁止或暂缓供餐的单位食堂, 要坚决停止供餐。

5、坚持进货查验所空气流通。

6、加强人员健康管理求食堂工作人员加强健康卫生管理, 每日定时测量体温, 全程佩戴口罩, 就餐干部职工进入餐厅前自觉接受体温测量。

在食堂设立洗手消毒设施, 供就餐人员餐前餐后洗手消毒。

7、严格洗手消毒制度从业人员在制备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等暂时离开返岗前, 均要采用六步洗手法清洁手部卫生。

配备洗手消毒物质, 在显著位置提醒职工就餐前洗手。

8、倡导轮流和分散就餐疫. 情防控期间, 采取定点分时供餐, 错时安排人员用餐。

一线工作人员由食堂打包送至工作岗位就餐, 后勤工作人员打包带回各自办公室就餐。

在食堂就餐时要求人员间隔1 米以上, 避免人员聚集。

9、厨房垃圾设置照垃圾分类原则, 设置打包盒和餐厨垃圾专用回收点, 避免餐厨垃圾污染环境和传播病菌病. 毒。

二、集体宿舍区管理
1、公司位制定疫. 情防控工作方案, 成立了疫. 情防控工作领导.小. 组, 出台疫. 情防控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责任, 制定具体防控措施。

2 、加大疫. 情防控工作宣传力度, 生活区主要通道及各个路口张贴疫. 情防控工作通知, 对疫. 情防控提出具体要求, 各班组可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疫. 情科学防护知识, 做到科学防护, 不信谣、不传谣。

号召全体管理人员及工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办公、生活场所的卫生。

3、控制人员出入, 同时对出入人员进行健康状况检查, 发现疑似急性传染病人员立即隔. 离观察。

在营地入口设立体温检查点, 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查。

尤其是对外来访问人员检查体温, 发放口罩, 并进行登记。

4、对xx 的人员原则上疫. 情结束前不予返工, 对其他地方的工人采取隔. 离十四天观察, 无症状后再进行安全教育, 复工。

5、生活区消毒灭菌。

/对热敏感, 、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以有效灭活病原体。

对办公区、宿舍、会议室等进行消毒,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6、生活区卫生间使用完毕之后, 做好消毒和通风。

完善卫生间洗手液烘干器等设施, 加强卫生管理, 保持厕所清洁卫生。

建议使用蹲便器。

每天清洁所有「高接触」的物体表面, 如柜台、桌面、门把手、洗手间固定装置、厕所、手机、键盘、平板电脑和床旁桌子。

另外,清洁可能带血、体液和/或分泌物或排泄物的任何表面。

7、公司全体人员包含分包队人员, 每天上午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前测量人员体温。

出现发. 热人员, 体温超过38. 5 C, 伴有全身不适症状,服用退热药物, 如乙酰氨基酚, 并进行隔. 离观察;
8、生活区内禁止长期露天堆放垃圾, 垃圾场及时清理垃圾, 杜绝污水横流。

三、隔.离区管控措施
1、成立疫. 情隔. 离控制指. 挥. 部
2、隔. 离区必须切断与外界的直接接触
3、要对隔. 离区做好封闭管理工作, 不得与隔. 离人员接触, 隔.离区人员不得到隔. 离区外活动。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 做好对隔. 离区的消毒工作。

5、对隔. 离区人员每天必须做体温测试工作, 并认真做好记录。

6、做好对隔. 离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

普及冠. 状病. 毒预防知识,做好隔. 离区人员的思想工作, 排除恐慌心理, 积极服从和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杜绝私自出走或不服从管理的事件发生。

7、保证隔. 离区内人员的生活物质供应, 并随时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 解决在隔. 离期间的困难。

四、体温监测制度
1、监测点设置根据工厂规模, 每300 人需设置一个监测点, 超出部分不足300 人的多增设一个监测点。

各工厂员工上下班主要通行大门附近进行检测: 上下班各一次。

工厂有多个监测点时要明确每一个员工的监测点位置, 原则上工作地点相近的在一个监测点。

每个监测点每个班次设立一个监测组, 工厂指定一名车间主任以上人员作为检测组长, 配置1-2 名组员进行协助。

2、检测人员职责对进出工厂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对红外额温仪进行消毒、交接管理, 消毒、交接记录填写。

对体温检测异常人员进行信息登记。

对测温现场秩序维护。

员工自觉排队进行测温, 人与人之间禁止交谈。

3、监测方法监测人员佩戴手套及口罩, 使用红外额温计对准眼眉之间, 距离前额中心5cm 以内位置; 若室外温度偏低, 则测量颈部衣服遮盖处或者手腕至肘关节衣服遮盖处。

4、每次监测前及监测完成后使用75%酒精对红外额温计进行全面擦拭消毒后交接, 并由监测组长填写消毒、交接记录。

5、监测过程中, 对于体温≥37. 3℃的员工, 发放十四天观察期所用的口罩:
五、口罩佩戴篇
1、一次性医用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2、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潮湿后、血液及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3、轻捏鼻梁架, 使其防护严密。

4、分清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外面, 不可反戴, 一般鼻夹结构在外。

5、口罩佩戴4 小时需更换
六、其他措施
1、操作人员间隔距离1 米以上, 防止呼吸传染。

2、勤开窗户透气, 每次通风换气不少于30 分钟, 并要经常对空气进行消毒, 消毒时要对室内进行全封闭。

消毒可用84 消毒液、双氧水、酒精等进行消毒。

3、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 采用自然通风, 食堂采用机械通风,但必须保证通风道清洁;
4、在当前条件下, 应该对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在内的整个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最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再打开中央空调。

万一有疫.情出现, 应该停止使用中央空调。

5、办公室、食堂、宿舍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一天不得少于三次,每次消毒均要做好记录, 记录表格附后;
6、开展卫生大扫除, 净化环境, 生活区及办公区一天必须清扫三次以上, 保证清洁卫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