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Multi-ethnic culture and art appreciation in Russia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电话:2016 年 6 月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目录摘要: (2)引言 (2)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发展历史 (2)第二章俄罗斯特色菜肴 (3)2.1 鱼子酱 (3)2.2 黑面包 (3)第三章俄罗斯特色饮料 (4)3.1 科瓦斯 (4)3.2 伏特加 (4)3.3 茶 (5)结论 (5)参考文献 (5)俄罗斯的美食文化摘要: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数代人的集体智慧结晶。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俄罗斯的特色菜肴、俄罗斯饮料等方面的论述,给大家展示了俄罗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食肉,第二是食糖,并且都食之过量。

餐中无肉不叫饭,茶里没糖不为茶。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美食饮料引言:俄罗斯饮食的发展应该是在15世纪莫斯科成为其首都后才开始的,当时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欧文化的强烈影响,饮食文化方面俄罗斯的贵族比较崇尚法国,所以俄式菜受法式菜的影响比较大,后来俄式菜逐渐也吸收了意大利等国菜式的特点,并且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俄式菜。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的发展历史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达到兴盛。

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为俄罗斯饮食提供了众多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的美味菜肴。

而粥一直是俄罗斯的民族食品,它伴随了俄罗斯人的一生。

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

有句俄罗斯民间谚语这样讲:“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10世纪初的罗斯时期就有了萝卜、洋白菜、豌豆、黄瓜。

它们的吃法各异,生吃、煮着吃、蒸着吃、烧制、腌制和泡制。

土豆在俄罗斯普及已经是18世纪,西红柿是在19世纪才有。

直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的菜肴中还没有沙拉。

最早的沙拉是用某种蔬菜做成的,因此得名洋白菜沙拉、黄瓜沙拉或者土豆沙拉。

后来,制作沙拉的配方也复杂起来,用各种蔬菜制作,加上肉类,因而得出一些新名字:“春天”、“健康”、“海珍珠”。

18世纪是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彼得大帝不仅将首都迁往靠近西欧,更换历法,还强制性改变许多生活习俗。

从那时起便从西方引进厨炉,也引进锅、烧盘和漏勺。

俄罗斯人的餐桌上也摆满了各种三明治、沙拉、酥皮馅饼和清汤,炸煎菜肴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美味的调味汁、肉冻、乳脂、木斯等。

外国菜肴传到俄罗斯,自然与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烹饪相结合,渐渐俄化,便具有俄式风味了。

从基督教在罗斯传播起,俄罗斯餐饮严格形成荤食和素食。

由于严格遵守每年的斋戒期,出现了品种繁多的面类、蔬菜类、菌类等美味佳肴。

在此期间不许有过多的娱乐,禁止食用肉类、乳制品、鸡蛋和糖。

斋戒期之前是节日或食肉节。

这个节日时间也不短,每年大约174天到190天不等。

第二章俄罗斯特色菜肴2.1 鱼子酱鱼子酱(Caviar),又称鱼籽酱,在波斯话中意为鱼卵,严格来说,只有鲟鱼卵才可称为鱼子酱,其中以产于接壤伊朗和俄罗斯的里海的鱼子酱质素最佳。

“鱼子酱!今天你吃了吗?”如果让俄罗斯人选出餐桌上最受宠的食物,鱼子酱恐怕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种在许多中国人初尝起来“又腥又咸”的东西,究竟是如何拴住俄罗斯人胃口的呢? 记得俄罗斯作家瓦伦拉莫夫曾开玩笑说:“如果哪个作者描写贵族的饮食,而不提象征身份的黑鱼子酱,那他肯定不是个俄罗斯作家。

”18世纪的时候,俄罗斯上层社会流行说法语,但推崇法国文化的贵族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伏尔加河流域产的鱼子酱,竟然是法国人眼中炙手可热的壮阳食品,从此鱼子酱登堂入室,成为俄国贵族们餐桌上的新宠。

据说,有一次丘吉尔率团访问苏联,在快离开莫斯科时,代表团的官员们将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鱼子酱,只有丘吉尔碍于首相身份忍着没买,斯大林靠鱼子酱赚足了面子。

但对俄罗斯有钱人来说,鱼子酱是他们周末豪华聚会上的必备菜,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正如一些中国人请客吃饭点燕窝、鱼翅一样。

鱼子酱是俄罗斯的顶级美食,,其可分为红鱼子酱和黑鱼子酱两种,黑色的产于鲟鱼,红色的产于鲑鱼。

而更珍贵的是黑鱼子酱。

为了避免高温烹调影响品质,鱼子酱一般生吃。

值得注意的是,鱼子酱切忌与气味浓重的辅料搭配食用。

黑鱼子酱不只是鱼的卵,而且还必须是鲟鱼的卵。

世界上的鲟鱼约有20种,够资格拿来做鱼子酱的寥寥无几。

伊朗和俄罗斯境内的里海生产其中三种鲟鱼,但只这三种鲟鱼就供应全世界95%的鱼子酱。

产量稀少是鱼子酱所以珍贵的主要原因。

并非所有鲟鱼卵都可制成鱼子酱,世界范围内共有超过20种的不同鲟鱼,其中只有Beluga、o scietra及Sevruga三品种的鱼卵制成鱼子酱。

上佳的鱼子酱颗粒饱满圆滑,色泽透明清亮。

最高级的Beluga,一年产量不到一百尾,而且要超过六十岁的Beluga才可制作鱼子酱。

中级的是Oscietr a,12岁左右便可取卵制成,最低级的是Sevruga,到了7岁便可取卵。

基于此因,导致了其价格不菲的现状。

鱼子酱是法国人的餐桌上有最奢侈的享受,黑黑的鱼子酱在过去是皇室里的佳肴,现在是时尚人士和酷爱美食又惦记减肥的朋友的美容健康食谱。

上佳的鱼子酱颗粒饱满圆滑,色泽透明清亮。

至于配酒,最好是配香槟,尤其以酸味较重的香槟跟鱼子酱浓厚的油脂感最区配吃鱼子酱最好的方法,便是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入口。

若要倒在盘子里面吃,盘子要先冰镇一下。

若要直接就着瓶罐吃,那就把瓶罐放在碎冰里面。

薄片吐司涂上无盐牛油,俄式薄煎饼,或一两滴柠檬汁,可随意搭配。

但是,鱼子酱人生旅程的最后一段路途——送进阁下嘴里——这一段路的运输工具,就别无选择了,非得是一把汤匙不可。

2.2 黑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最珍贵、最古老的食物。

它是用面粉、荞麦、燕麦等原料烤制而成的,颜色很深,是俄罗斯人的主食,就像我国北方人的面食和南方人的米饭。

黑列巴的形状像一个小枕头,外壳考的很坚硬。

如果放了两天不吃,它就会硬的嚼不动,这保证了它不会变质。

黑列巴在俄罗斯很便宜,是政府能控制的价格的不多商品之一。

面包、面粉和稻米是最普通的主食。

早在9世纪,俄罗斯就出现了用发酵面粉烘烤而成的黑麦面包——俄罗斯最传统的面包。

在16世纪的东正教辩论会上,主教们推翻了用无酵饼当圣餐的提议,决定采用黑面包,从而使之更为普及。

黑面包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乍看起来颜色像中国的高粱面窝头,切成一片一片的,口感有点儿酸,又有点咸。

黑面包极富营养,又易于消化,这是因为,发酵黑面包用的酵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

据俄罗斯朋友介绍,烤黑面包挺费事的,光和面和发酵就得近两天时间。

做好的面包坯,放入温度均匀的俄式烤炉里用文火焖烤,出炉时面包底部能敲得梆梆响,色泽黑光油亮,切开香软可口而又不掉渣,这才是黑面包的上品。

由于工艺复杂,所以俄罗斯主妇们一般都不在家里自己做,而是到面包房去购买。

“波罗金诺黑面包”,是黑面包中的极品。

烤制这种面包有一种独特的配方,主要是在黑麦面粉中加入天然香草籽。

传说它的发明权属于莫斯科以西的波罗金诺村的村民。

1812年俄罗斯人抗击拿破仑入侵期间,波罗金诺村修道院的修女们见受伤的战士吃饭没有胃口,就想法把一些开胃健脾的草籽放进揉好的面粉里去烤面包,结果烤出来的面包颜色黑黄、奇香扑鼻,使战士们的胃口大开。

从此,“波罗金诺黑面包”便流传于世,并成为大城市食品店里价格不菲的名牌食品。

当然,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黑面包,并不太贵,500克5.5卢布,约合人民币1.7元在俄语中,“面包加盐”是最珍贵的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面包代表富裕与丰收,盐则有避邪之说。

在每餐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大家都会吃上一片蘸着少许食盐的面包,以示吉祥。

向客人奉上“面包加盐”会增加宾主之间的信任与友谊;如果对方拒绝享用,则意味着对主人的漠视与侮辱。

“面包加盐”不仅是主人慷慨好客的见证,在关键时候还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在俄罗斯民间,人们吃饭时,总是热情地互相说“面包加盐”,据说这样可以驱走恶神,祈福平安。

来自意大利罗马的外交官安东尼奥•波谢维诺在游记中写道:“莫斯科人认为这个词组能帮助他们躲过一切邪恶。

”此话不无道理。

在家中烘烤一只大面包,诱人的麦香会令你神清气爽,家中的争吵也会因此偃旗息鼓。

第三章俄罗斯特色饮料3.1 科瓦斯俄语中有句谚语讲道:“克瓦斯好,因为它香味呛鼻。

”在俄罗斯煮制克瓦斯非常普及,跟烤制面包一样。

大多数的克瓦斯用黑麦、小麦和大麦的芽酿造。

为了使它们发酵生芽,需要把麦粒浸泡,发芽、烘干、捣碎。

用粮食酿造的克瓦斯品味和香味各有不同,有清凉提神的特点,还可以久放。

最早,酿制“克瓦斯”的基本原料是面包干、面包屑和浆果,有的还加上地头垅边的野生香草。

面包干是没有吃完的燕麦、大麦的面包晾干、储存的,浆果是家门口篱笆墙上生长的,又酸又甜。

面包干扔掉了是糟践,浆果不利用多可惜,于是,把这些“废弃物”放在一起经过发酵,就成了“克瓦斯”。

在俄罗斯农村,家家户户都酿制“克瓦斯”,每个妈妈、奶奶、外婆都有酿制自己“克瓦斯”的选料、窍门和绝技。

因此,事实上从“克瓦斯”出现的那一天起,这种饮料就体现着俄罗斯人一种朴素的信念: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珍惜一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使生活更轻松、更甜美的生活方式。

就文化而言,“克瓦斯”作为一种概念,它表明的是俄罗斯人的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甜美未来的追求。

3.2 伏特加俄罗斯人以好酒出名,在各种酒精饮料中,他们最喜欢伏特加。

俄罗斯的伏特加是于1428年由意大利的热那亚传入的,但当时执政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禁止饮用伏特加以保护本国的传统名酒--蜜酒生产者的利益。

伊凡雷帝首次在莫斯科开设“皇家酒苑”,但不久之后,他下令除自己的禁卫军外都不准饮用伏特加。

直到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后,伏特加才在民间传开。

彼得大帝还把伏特加视为国库的主要的财源。

伏特加的做法是先将酒精经过活性炭处理,除去不纯正气味,然后加上水,到酒精含量达到36%-60%时便算制成。

市场上出售的伏特加多为42度。

用粮食配制的伏特加,口感清冽,余味悠长。

“首都”牌伏特加为此类酒中之上品。

3.3 茶茶在俄罗斯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茶叶最早进入俄罗斯是在1638年,是由俄罗斯大使从蒙古带来的,那是蒙古可汗赠给沙皇的礼物——4普特茶叶。

新饮料很可口,很快茶叶成了长期进口的货物。

到19世纪中叶莫斯科已经有100多家茶叶专卖商店,300多家茶水作坊—茶馆。

渐渐地,茶叶牢固地在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扎下根,成为本民族的饮料。

结论:任何民族的饮食习惯,都是在人们长期劳动和社会生活积淀中形成的,俄罗斯民族也是在保留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国饮食文化的精华,使本民族的饮食文化日益发扬光大的俄罗斯人过量食用高热量食品的习惯是由于寒冷的气候所决定的,寒冷的冬季唯有高热量才能抵御风寒,正常维持身体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