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俄罗斯风情
出生在一个农庄地主的家 庭,儿时经常听到农村歌手和 农奴演唱的民歌
为了改变俄罗斯民族音乐 落后的现状,1830年前往意大 利留学深造,1834年回到祖国
运用西欧专业作曲手法,大量引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伊万·苏萨宁》——俄罗斯第一部爱国主义歌剧、奠定 了“人民历史剧”的基础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确立了俄罗斯“神话史诗剧”的 样式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 第一主题(A):民歌《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 第二主题(B)舞曲《卡玛林斯卡亚》
双重变奏曲
引子
第一主题 第一组变奏 (A1)
第二主题 第一组变奏
(B1)
第一主题 第二组变奏
(A2)
第二主题 第二组变奏
(B2)
格林卡: (1804—1857) 著名的俄罗斯作曲 家,俄罗斯“民族 乐派”的奠基人, 被尊称为“俄罗斯 音乐之父”。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树立了用民间素材交响化 自由变奏的典范
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 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 成曲子而已。
——(俄)格林卡
拓展与研究• 俄罗斯对世界乐的影响A22.它的情绪是怎样的?与A1乐段有什么不同? 惆怅的 ;情绪比A1乐段稍明朗些,速度慢, 比A1乐段稍快,力度适中,比A1乐段稍强
第二主题(B)
1.这个旋律是几拍子? 2.打击节拍、学会演唱它,并记住它。
1.背景音乐是什么?视频是什么场面?
背景音乐是我们刚刚学习的主题旋律;集市上人 们欢快舞蹈的场面
2. 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力度是如何变化的?
欢快的;音乐的力度由弱渐强
B
B1 1.音乐的速度和力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
主题有无反复? 音乐的速度很快,力度由弱到强;欢快的,喜庆的; 主题不断进行反复
1.变奏中的旋律还是一样吗?
旋律不完全一样了,出现了加花变奏
B2
2.情绪是怎样的?与B1乐段有什么不同?
A
1.共听到几遍主题旋律?它是怎样变化的? 4遍:1次主题呈现和3次变奏;复调变奏;
A1 2.每次主题变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1次主题呈现:弦乐; 3次变奏:木管;弦乐;铜管
3.音乐的速度和力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 速度慢、力度由弱渐强;沉重的、哀伤的、忧 郁的
A
1.乐段A2中A主题出现了几次?变奏了几次? 一共出现4次,变奏3次
激昂地、热烈地;速度更加欢快,力度忽强忽 弱,颇具戏剧性
思考:
请大家根据乐段A1、A2、B1、B2的风格 进行排序,用音乐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
一位漂亮的新娘马上要出嫁了,面 对家里熟悉的环境内心有些哀伤;亲朋 好友们远道而来参加她的婚礼;大家衷 心的祝福和热闹的气氛使新娘的情绪有 所感染;亲友们簇拥着她,跳起欢快的 舞蹈,把新娘送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