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
1、凝固点降低法在什么条件下适用?答案:在稀溶液且溶质在溶液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的情
况下适用。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首先要能很好的溶解溶质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其次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
如水、苯、环己烷等。
】
2、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案:过冷现象是
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
原因是刚刚析出的固体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吉布斯函数高。
为了控制过冷程度,因而寒剂的温度不能大大低于待测的凝固点,而且在凝固点附近时应该加速搅拌。
当过冷后温度回升,立即改用原先较缓慢的搅拌方式。
3、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
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实验二
1、在实验步骤1中配置1、
2、3号样品时,加入的各物质的量是否准确对分配系数的测定
结果有无影响?答案:1,2号样品对分配系数的测量没有影响,分配系数为两相对浓度的比值,不准确不影响测量。
2、滴定CCl4层中的I2时,为何要先加入KI溶液?此处加入的KI溶液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有
没有影响?答案:用KI可以有助于CCl4中的I2被提取到水层,有利于Na2SO3的滴定顺利进行;无影响。
实验三
1、本实验如何达到汽液两相平衡?答案:在实验条件下,液相的饱和蒸气压与气相的压
力相等时,两相就达到平衡了。
2、若沸点仪中冷凝管底部的小球体积过大或过小,对测量有何影响?答案:若体积过大,
冷凝回流回来的液体不能回到溶液中,使得所测得的不是此溶液的气相组成,而是偏向于分馏,影响实验结果;若体积过小,则小球室里面的液体量不足,不够测2次(或有些实验要求测3次)折射率,从而会加大实验的偶然误差。
【沸点仪中的小球E体积过大或过小对测量有何影响?答案:过大——冷凝出来的液体过多,体系偏向分馏,影响测量结果;过小——液体量不足,不够实验三次取用。
】
3、【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是否应该一样,实际是否一样,对测量有何影响答案:不一样,由于
仪器保温欠佳,使蒸汽还没有到达冷凝小球就因冷凝而成为液相。
】【平衡时,气液两相温
度应该不应该一样?实际是否一样?怎样防止有温度差异?答案:应该相同;实际不相同;平衡加热回流几分钟,冷凝时用滴管吸冷水淋洗小球,进行充分混合回流。
】
4、实验过程中如果有过热现象,这会使得到的相图有何不同?答案: 根据相图测定原理,
过热时将导致液相线向高温处移动,就是向上移动。
分馏作用会导致出来的气相组分含有的易挥发份偏多,该气相点会向易挥发组分那边偏。
【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答案:过热现象使得溶液沸点高于正常沸点。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电热丝较粗糙,吸附的空气作为形成气泡的核心,在正常沸点下即可沸腾,可避免过热现象。
】
实验四
1、试验中为何要防止空气进入系统?答案:试验中大气压力与压差计的读数之和为A,B
之间气体的饱和蒸汽压大小,若系统有空气混杂在内,则测量的就不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而是液体与空气的混合的饱和蒸汽压的大小,测量的比真实的大。
2、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在什么条件下适用?答案:纯物质具有气液两相且平衡,气体
可看作理想气体,液体可看作凝聚态物质。
3、严格来说摩尔汽化热与温度有没有关系?为什么?答案:摩尔汽化热与气化时的压强与
温度有关。
实验五
1、为什么组成不同的混合物系的低共熔温度相同?答案:当温度降低到低共熔温度时,由
于共晶反应的发生使得系统多了一个相,变成了三相平衡共存。
此时系统自由度为零,因而温度恒定不变,因而低共熔温度是相同的。
2、实验过程中如何判断样品是否熔化?答案:当数显温度计的示值迅速上升时,表明开始
融化。
3、实验工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配置样品时要往各样品上方加一骨勺活性炭,使
其避免氧化;要在每个样品上贴上标签,以防止搞混;一旦开始熔化必须马上关掉加热电源,以免损坏探头;加热时要注意温度和探头高度,并不断搅拌,这样可以判断呢是否熔化;对新的样品进行测定时必须重新加热使其熔化。
实验六
实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