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忍俊不禁
威海亲子写作学院玉尘书生
在大学里我只交了两个朋友,这两个朋友都是与众不同之人,一个是藏族人,一个是在新疆人。
我要说的是这个新疆人。
我们都叫他“署长”,之所以叫他“署长”是因为我们刚报到的时候,室友们在一起谈论为啥要来这学校,有的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本来以为进不来结果刚好进了,有的说是父母给看的就报了,他一本正经的说“我要当署长。
”我们都笑“兄弟你厉害了”“这就是有背景的大佬吧”“这可是未来的署长,我们可得好好搞好关系”。
从此,我们便都叫他“署长”。
“署长”在我们班上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上课时,大家都远远坐在后面,离老师越远越好,以免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毕竟我们早上六点就得起来早训,上课通常昏昏欲睡,而署长不一样,他总是孤零零一个坐在最前面,但是他坐在最前面也不总是认真听课,夏天的时候他就把制服裤腿一撸,露出毛茬茬的小腿搭在另一条腿上数自己腿毛,有时候还把破了的裤子拿到课桌上,掏出他的小针线包,在老师眼前一针一线的缝起来。
“署长”也不是不困,他比谁都困,沾着地就能睡,有次他在图书馆的公共沙发上俯卧着睡着了,因姿势太过妖娆引来不少忍俊不禁的围观者,后来被人拍了发到朋友圈里,那时正热播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我们便又称他为“署媚娘”。
大二的时候重新分宿舍,我、署长还有两个藏族人分到一个宿舍,藏族人吵闹,睡得晚,半夜还在打游戏抽烟,署长尤其不喜欢别人打扰他睡觉,藏族人晚上打游戏,他就说“格旦卡,小点声”于是格旦卡就带上耳机;过一会他又说“格旦卡,别说话”,格旦卡说“好好我不说”;又过了一会,他说“格旦卡,别笑”,格旦卡无语。
格旦卡是我们班的,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另一个藏族人就不一样了,根本不听署长那一套,该干啥干啥,署长便很苦恼。
直到有一天,中午上课的时候,署长神秘兮兮的跟我说“你猜我买了什么?”“买了啥?”“我买了个大功率音响哈哈”,我反应过来,看来他跟那藏族人是注定要来一局了。
到了晚上,果然藏族老哥又开始抽烟打游戏了,署长不声不响地拿出他的“神器”,把音量调到最大放起摇滚来,两方音浪互轰了三分钟,果然藏族人按捺不住了,和署长理论起来,两边差点打起来,最后都关了声音,睡觉了。
后来署长实在忍受不了和藏族人一起的生活,我们俩便一起换了宿舍。
新宿舍只住了三个人,另一个人与女友租了房子,一般也不回来住,于是我便和署长在一起住。
那时他又迷上了飞行员,说要当飞行员,他跟我一起看《新三国》,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诸葛奸诈,刘备虚伪”。
到毕业的时候,我们俩连声再见也没说便各自离去了,他上班了一年便嫌工资低从海关辞职了。
如今不知他在哪里,在干什么,但我相信,他在追梦。
他的署长梦,他的飞行员梦,他的我行我素总是有一种黑色幽默感,每当想起这个人,我常忍俊不禁。
(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归纳和评价的语言有点少)
这样的人让我羡慕
威海亲子写作学院张雨晶
我是一个主动性很差的人,主动性很差的根本原因是我没有欲望,我没有自己热爱的事物。
当一个人拥有自己热爱的事物,就会产生欲望与需求,就会主动去为之努力奋斗,我羡慕这样有自己爱好的人。
我在济南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兼职的女孩子,她年龄跟我一样大,身材高挑,一头长发,说话轻声细语,丝毫看不出来是一个热爱爵士鼓喜欢摇滚乐的女孩子。
我一直以为她是音乐专业毕业的,直到后来熟悉后,我才知道她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只因为热爱音乐,所以毕业后选择边学音乐边上班。
她一边在爵士鼓乐社学着架子鼓,一边跑来跑去兼职,有时候一天要跑三个地方。
学音乐是很费钱的,跟一个好老师学费很高,买乐器也很贵。
她经常跟我说要攒钱买鼓了、换装备了,她的工资大部分都用在乐器上了。
但她却乐此不疲,因为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她热爱的音乐,她说她的梦想是站在迷笛的舞台上演出。
我真是太羡慕这种毫不犹豫就能说出自己梦想的人了。
她的爱好是她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动力源泉,使她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我没有爱好,没有那种像恋爱一样让人上头的爱好,没有爱好的我一直很低欲,别说工作了,连生活都没劲。
我十分羡慕那种有自己热爱的事物的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
(语言缺少文采)
这样的人让我佩服
威海亲子写作学院南大梁
电视报纸经常报道各种各样先进人物,像感动中国的英雄、挑战极限的能人。
但总觉得他们离我很远,就像是听故事。
我真正佩服的是与我一起长大的朋友L,他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我们从初中就在一起求学,他学习不算突出,但很努力。
高三的时候我们都很拼,那时候农家孩子唯一跳出农门的途径就是考上大学,但80年代的录取率实在是太低了,一个班只有三五个人能够考上大学。
高三分了快慢班,L在慢班,学校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毕业就行了,管理比较松散,配备的老师也和快班的不同。
但XX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更加刻苦。
晚饭后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L和我就到校外的树林散步,交流上课的内容,探讨疑难问题。
冬天的时候,宿舍像冰窖一样,门上的玻璃经常是缺少的,遇到下雪天靠近门的地方都是一层雪。
下了晚自习进到被窝就像进了冰窟窿。
当其他同学还在谈天论地的时候,L已经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继续学习了。
早上当其他同学还在睡梦中的,L就早早醒了,砸开水盆表面的冰碴,匆匆的洗两把脸就向教室走去。
高考完后,L没能考上。
他告诉我说:“我要复习,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我把自己的学习资料都给了他。
我上大学后为了不打扰L,很少和他联系。
考了两年仍然没考上,山东的考生竞争太激烈了。
L的父亲腿有残疾,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在农村也太需要他下学帮忙了。
我以为L不会再考了,开学后L告诉我要到东北去高考,那里有一个远房的亲戚,那时对异地高考管理不严。
就这样L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到了寒冷的黑龙江。
因为那里的学习环境不是太好,L就在校外租了个地方。
钱实在是不宽裕,租的房子可想而知,夏天蚊虫叮咬,只能躲在蚊帐里看书,冬天寒风刺骨,手冻裂了,戴着手套继续学习。
复习三年,L终于考上了大学。
依靠自己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创办了自己的公司,L现在是威海一家年利润几千万的公司总裁。
我真的太佩服他了。
(一个三十年没有动笔的年过半百的理科男写成这样,很不错哦)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丛桦
累弯的腰如土地上耕耘的铧犁,如沙漠上负重的骆驼,如地平线上隆起的山脉,背上是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用极度的勤劳,极度的节俭,甚至对自己极度的严苛与决绝,给了孩子完整的父爱、温暖的家。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他就是我的公公。
公公是农民,是村里唯一一个罗锅老人,唯一一个中年丧偶,为了三个孩子,终生不续娶的父亲。
第一次见到公公的时候,公公已年过六旬,背上就有个罗锅了。
我对公公的罗锅感到很好奇,以前只看到“罗锅”这个词,没想到真的有罗锅,像个“几”字形,走路、干活都弯着腰,睡觉不硌人吗?为什么会有罗锅呢?天生的?不是,是累的,重体力活压弯的。
公公四十几岁时,婆婆就病故了,街坊邻居纷纷劝他续娶,公公从来不吐口。
他的三个孩子都没有成年,他不想给他的三个孩子找个后妈。
孩子成年之后,公公还是不找,因为他怕三窝两嘎的产生矛盾。
一切顾虑,都源于孩子,唯独没有想过自己。
就这样,几十年里,他自己拉扯三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艰辛度日。
一个壮年男子,在失去妻子之后,一心一意为孩子的幸福而放弃婚姻生活,没有人嘘寒问暖,没有人生死相伴,也坚持自己的选择,这就是一个单身父亲的信念。
我总想,心如止水的公公,让全村那些丧偶的老太太多么绝望!
为了让三个孩子吃饱穿暖,公公极度勤劳,及至孩子们都成家后,公公仍然保持着勤劳的惯性。
我们每次回家,公公家都锁的门,公公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在集市上卖菜,菜是他自己种的,吃不了的,就去集市上卖。
有一个春天,我们回家,门又锁的,我们便去地里找公公,远远的,看到地里扎着一根镢头,但是不见人。
走近一看,公公躺在地里,枕着铁锨在歇息,那时,公公已经70多岁了。
冬天,我们让他来我们家过冬,不来。
生病了,让他来疗养,不来。
公公的人生信条是:不给子女添一点麻烦,要一分钱。
公公就是这样,把自己活成了一匹骆驼,背着责任的山峰,在命运的荒漠里孤独跋涉,为幼子经营了一片绿洲。
2014年,国庆节最后一天,公公在集市上卖菜的时候突然腹痛,被送往医院。
医生诊断为胃穿孔,需要手术,还没有来得及手术,公公就去世了。
这一年,公公80岁。
这个罗锅老人走了,为了孩子一辈子吃苦,遭罪,形单影只,却没有拖累孩子一天,甚至不给孩子们病榻尽孝的机会。
我敬重公公的对子女、对家庭的付出,我佩服公公对自己的苛刻,走得痛苦却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