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湖南工程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农村婚姻办理亦喜亦忧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提交日期:2011-9-18目录一、前言................................................................................................ - 1 -二、简述农村婚姻办理 ....................................................................... - 1 - (一)婚前“四步走” .. (1)(二)嫁妆 (2)(三)婚礼的形式 (3)(四)礼尚往来 (3)三、浅析农村婚姻办理 ....................................................................... - 4 -四、后记................................................................................................ - 5 - 附:........................................................................................................ - 7 - (一)贾山乡的基本情况 . (7)(二)问卷调查 (7)农村婚姻办理亦喜亦忧——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贾山乡调查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当前农村婚姻办理状况也有了新的动向。
许多婚姻办理的繁文缛节都已经被抛弃,封建残余思想对农村婚姻办理的影响越来越小,农村婚姻办理的形式越来越向城市接近。
本文就近十年来农村婚姻办理的彩礼状况、办理形式以及人们之间的礼尚往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农村婚姻现状的改善献计献策。
关键词:婚姻办理;嫁妆;礼尚往来一、前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再一次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目前,在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当前农村婚姻办理状况也有了新的动向。
通过对攸县贾山村婚姻办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婚姻办理越来越向城市接近,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二、简述农村婚姻办理(一)婚前“四步走”“相亲”、“定婚”、“问口”、“送日子”这些词语在今天已经很少听到了,然而在十年前这是该地区农村婚姻办理必走的几大程序。
所谓“相亲”也就是男方和女方第一次见面,一般来说,男方要在初次见面时给女方1000元钱,即使这次“相亲”不成功,这1000元钱也不能要回了。
如果“相亲”成功了,接下来是“定婚”,此时男方一般要给女方2000元钱。
在“定婚”之后就是“问口”了,所谓“问口”就是男方父母到女方家里去问女方的生日时辰,为以后“查日子”(即婚姻定在哪天)所用,这次男方同样要给女方1000元钱。
当问到了女方的生日时辰,男方就可以去“查日子”(实际上是一种迷信),查到之后还要去女方家“送日子”,即告诉女方定在哪一天结婚,在这之前男方每次去女方家都没“空过手”,这次也同样不能空手,要带1000元给女方。
这样算下来,婚姻还没办理之前,男方至少要花5000元钱。
而这一切都是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儿养大了就是别人家的了,因此在女儿出嫁之前一定要狠狠地“捞一把”。
而如果女儿出嫁不走这些过程,在别人看来,娘家人是很丢脸面的,是件很不光彩的事。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过程已基本不需要走,人们的观念也变得开放了,不再将女儿作为出嫁时的“摇钱树”,而是很理性的看待,认为只要他们小两口过得好就放心了。
而且让人欣喜的是,旅游结婚也在农村悄然兴起,走访的王大爷家就是这种情况。
王大爷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青岛工作,其女朋友是济南人。
两人在结婚前商量了一下,决定以旅游结婚的形式完成婚礼。
小两口把这个想法跟各自的父母说明后,双方都没有提出异议,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王大爷说做父母的一生都在为儿女奔波,儿女的想法只要不离谱,自己就能接受。
虽说这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父母都想儿女能在自己的身边走完一个完整的婚礼过程,但既然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就不再干涉。
(二)嫁妆在与刘大妈交谈的过程中,她说:“那会(指十年前)嫁妆要‘三转一扭’,‘三转’是自行车、录音机、缝纫机,‘一扭’是手表,还要六件衣服、六双鞋子、六双袜子。
我家里你小哥哥结婚时还兴那个,现在早就不兴了。
现在人家结婚都要电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电动车、有的还要电脑。
以前女方就要求有四间大屋就可以了,现在还要里面铺地面砖、买组合家具。
再说了,以前的嫁妆都是娘家人问她婆婆家要了钱买的,现在都是娘家自己陪送了。
”在与刘大妈的交谈中,我切实感觉到农村人的观念正在一步步转变。
但是现在农村办喜事嫁妆花费也并不少,如去年女儿刚出嫁的孙大妈家,她家的经济状况在村里属于中等层次,年收入在两万元左右。
她家女儿出嫁陪送的嫁妆有五、六千元,此外,为女儿买楼还花费六万元。
以前买房都是男方的事,现在由于许多年轻人到城里买楼房,而这笔费用如果只让男方来出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女方也会拿出一部分钱买楼,图得是女儿以后过的舒服。
(三)婚礼的形式如今农村办喜事的形式也越来越接近城市。
过去用两辆轿车接亲,现在最起码要用四辆轿车,有的用六辆,而且要求是名牌轿车,如奥迪、桑塔那等等。
在结婚前小两口还要拍全套的婚纱照,而且结婚时要全程录像,并制作成VCD或DVD,这在以前是想都没想过的,两人顶多在结婚当天拍几张照片,哪舍得花那么钱拍全套的婚纱照。
婚礼当天,新郎家派两个伴郎和两个伴娘去接新娘,同时新娘家也要派两男两女作为“送客”去送新娘,这些人都是有红包拿的。
在当地什么时辰让新娘子“过门(到婆家)”也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结过一次婚的新娘要在下午“过门”,而从未有过婚姻史的新娘要在正午12点之前“过门”;在以前听说正好相反,结过一次婚的新娘是在正午之前“过门”,而从未有过婚姻史的新娘则在下午“过门”,至于具体的原因这里的人们也并不清楚。
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新娘时,要在新娘家替新娘戴耳环、项链、戒指,帮新娘系红腰带、穿袜子、穿鞋,两人要一起吃长寿面,同时要由新娘的嫂子帮新娘梳头(现在多是在婚纱店盘头,因此大多只是拿梳子在头上表示一下)。
新娘在“过门”后,要先经过“一拜高堂、二拜来宾、夫妻对拜”的仪式。
在这之后新娘要当着众人的面向婆婆、公公叫出第一声“爸妈”,新娘金口一开也是有“改口费——红包”拿的。
之后新郎将新娘抱入洞房,两人还要一起吃一次长寿面,里面通常有红枣、板栗,喻早生贵子。
最后就是闹洞房了。
这些习俗与以前相比基本没变。
(四)礼尚往来“我家光摆酒宴就有接近二十桌,我那几天是每天都忙着做饭,一桌就算150块的话,大概花了3000块,结婚那天的酒席也得3000块,算下来结婚时光摆酒桌就要6000左右。
现在什么都贵了,油、菜、肉、鱼都涨价了,一百块钱都不是钱了,买不着多少东西。
”这是在与郭大妈的交谈中记录的一段话。
现在农村的经济状况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人情费”也随之水涨船高。
就拿办喜事来说,2006年郭大妈家的女儿出嫁,村里村外来送红包的还真不少,数量从50元到1000元不等。
关系近的,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给的就多一些,关系远的,经济状况差的给的少一些。
而以前人们大多是送饼干,有的也给十元八块的钱。
“唉,这些都是‘人情债’啊,以后都要还的,而且一般还的时候都要多还一点。
也有的人家干脆就不办了,顶多落得一个‘不办人事’的名声。
”言谈中,郭大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表情。
这些人情事项难道必须靠不断提高的人情花费来维持吗?调查还发现,农村中相互攀比的现象依然存在,办喜事讲排场的也大有人在。
就拿前面提到的陪送嫁妆来说,许多女儿要求有“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却不曾考虑父母辛苦劳作一生所积攒的血汗钱已所剩无几,更不曾考虑这是在花费父母的养老钱。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前生活水平没有现在好,人们也不会考虑到办喜事要讲排场。
三、浅析农村婚姻办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婚姻办理越来越向城市接近,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改变,以前的那些繁琐过程正在一点点被摈弃。
但是在我们为农村婚姻办理的形式越来越健康而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婚姻办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存在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心理。
因此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婚姻办理的状况,使其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继续下大力度抓好教育工作。
只有教育发展了,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了,观念才能改变,封建思想残余才会从人们的思想中消除,人们才能真正接受新的、健康的婚姻办理形式,改变农村婚姻的现状。
第二,要始终不遗余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使农村妇女走出家门,改变其没有经济自主权的状况,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以此来促进其对自身形成正确认识,不使自己的婚姻成为变相的“买卖关系”。
第三,应大力宣传婚姻从简的健康方式。
试图改变那种昂贵的礼尚往来形式,不应该把钱浪费在互相请客吃饭的过程当中。
农村可将结婚不铺张列在宣传标语中,比如:“结婚讲排场,婚后拉饥荒”、“红白喜事莫攀比,铺张浪费害自己”等。
第四,要相信榜样的力量。
这里简单的描述一下简办喜事节约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事迹。
蚶江镇莲塘村为支持该村山前自然村的改旧建新,该自然村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莲塘村老人会山前自然村老人分会代表共同制定了《山前自然村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节约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村民代表蔡第尾认为,以制定村规民约的形式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将进一步推动该自然村改旧建新工作的开展。
在新制定的《山前自然村村规民约》中要求村民们在给老人做寿时禁止大摆宴席,禁止分发“口灶份”,并号召人们将节俭下的资金捐献给老人会或者用于支持该村的公益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日正式发布《山前自然村村规民约》时,曾担任过村支书、现任山前自然村老人分会负责人蔡科湖就主动表示,将儿孙孝敬自己用于其80大寿的3万元捐献给村里用于新农村改旧建新工作,而其儿孙们对此举也表示理解并支持。
莲塘村党支部书记蔡扬峰告诉记者,莲塘村山前自然村的改旧建新工作获得2008“石狮市村容村貌整治二等奖”,并获得20万元的奖金,这更激发了全体村民,村民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如今,村里的改旧建新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