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篇一: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汇总1.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前者假设人总以利已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完全信息"假设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馆况具备完全的信息。
2. 实证分析与实证经济学,规范分析与规范经济学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 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3. 生产可能性曲线将生产契约曲线转换到以商品为坐标量的平面直角图上便可得到转换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情况下,生产产品x 与Y 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曲线上的每一点必会满足MRTSCLK二MRTSDLK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如下特征:(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负;(2)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曲线自上而下变得越来越陡峭;(3)边际产品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4. 个人需求个人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 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5.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两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由所有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6. 市场需求曲线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总和。
由于消费者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所以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向右下方倾斜。
同时在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消费者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上选择获得最大的满足程度的需求量,因而在市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上,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7.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消费者的平均收入,市场规模,相关物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偏好,特殊因素)中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8. 需求法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9.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面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Ed=-A Qd/ △ P*P/Q。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Ed=-dQ/dP*P/Q)10. 需求弹性的种类①若Ed= o,为完全无弹性。
②若0 11.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它表示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EM=-A Q/△M*M/Q。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EM=dQ/Dm*m/Q)12. (个人)供给个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特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 其所愿提供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13. 市场供给市场供给是指一种物品在同一时间及同一市场区域内各个经济单位供给的水平相加之和。
14.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价格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这里特指的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各点的变动;而供给的变动指的是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投入品价格和技术进步,相关物品的价格,政府政策,特殊因素)发生改变而导致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15. 供给法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同方向变化,及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即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16. 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指某商品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其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表示该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Es=A Q/ △ P*P/Q。
点弹性:Es二-dQ/dP*P/Q)17. 均衡价格市场均衡就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量拾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均衡点。
均衡价格就是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时的价格18. 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由于商品短缺,政府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限定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但这时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投机现象。
19.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者的两个基本概念就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如总效用函数为TU=F(Q,)则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 =△TU/A Q2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1.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人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基数效用论者那里,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这一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P1X1 二P2X2 ;Mu1 /P1= Mu2/P2=入22. 消费者剩余: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市场总价值之间的差额。
23.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F(X1,X2),其中XI和X2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篇二: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1. 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 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 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7.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18.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19.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20. 互补品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21.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2.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23. 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24. 基数效用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