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考试复习大纲

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考试复习大纲

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

资格评价考试复习大纲

1 第一部分 质量技术监督基础知识

一、质量技术监督法制工作

1、掌握以下概念: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2、熟悉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3、了解立法的体制和法的适用

4、熟悉行政执法行为的方式

5、掌握行政处罚的主要原则和行政处罚的种类

6、了解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掌握行政处罚的程序

7、了解行政执法监督知识

8、熟悉行政复议的原则,掌握行政复议范围

9、熟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掌握行政诉讼时效

10、熟悉行政赔偿范围、赔偿义务机关,掌握行政赔偿的时效

二、 质量管理

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产品、要求、顾客、质量特性、检验、质量监督等)

2、了解质量概念的沿革、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4、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5、了解国家以及省政府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

6、了解名牌战略的概念及实施

7、了解国家质量奖励制度。

8、掌握产品质量“三包”的概念、意义、“三包”制度的基本原则,了解“三包”纠纷解决途径

2 9、掌握缺陷和召回的定义,了解国家对有关产品的缺陷召回的规定,掌握缺陷召回的主要方式

10、了解工程设备监理制度和适用范围、法律法规依据,掌握设备工程监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制度

11、了解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依据、实施原则、质量专业资格等级分类、考试条件、考试机构与职责、考试课目与程序、证书及注册管理等知识。

12、了解教材介绍的五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推广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的措施

13、了解质量功能展开、正交试验设计和水平对比法的基本概念

14、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含义、发展过程、适用场合有关知识,掌握六西格玛管理常用的度量指标(包括:FTY、RTY、DPU、DPO、DPMO)的概念

15、熟悉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形式及组织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

16、熟悉六西格玛管理的项目策划与实施,掌握六西格玛的过程改进模式(DMAIC)和过程设计模式(DMADV)

17、掌握质量策划的内容和作用,掌握朱兰质量管理三步曲的概念

18、了解质量机能展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步骤

19、了解质量展开的基本步骤

20、了解用户质量要求的收集整理

21、熟悉质量计划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编制质量计划的要求

22、熟悉方针管理的概念及方针管理的应用步骤

23、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和意义、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

24、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25、掌握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

26、掌握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的术语和定义

27、掌握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

3 营结果的概念

28、熟悉组织卓越绩效评价的评价要求

29、熟悉组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实施指南

30、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实施指南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1、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图

32、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评分项分值表

33、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的评分项“要求”图例。

三、质量监督工作

1、掌握质量监督的基本概念、分类

2、掌握质量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熟悉质量监督的方针和工作原则、我国质量监督的管理体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的主要职责等概念

3、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方式及其特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实施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的处理等要求

4、掌握打假工作的政策和法律依据、打假工作的职能分工、打假工作程序、打假工作的主要措施等要求和知识

5、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分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地位与作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管理、我国入世对质检机构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知识和要求

6、掌握产品质量申诉处理的概念,了解处理产品质量申诉应当遵循的原则

7、掌握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的特点与实施

8、了解产品质量鉴定基本知识,掌握产品质量鉴定的特点和质量鉴定的受理、质量鉴定的实施、质量鉴定异议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四、标准化管理

1、掌握标准和标准化基本概念

2、了解标准的分类方法

4 3、掌握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和法律地位,掌握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4、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概念和编号方法

5、熟悉推荐性标准的概念

6、了解标准化的作用,熟悉标准化方法原理

7、掌握制定标准的工作程序和原则

8、了解实施标准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

9、熟悉标准实施监督的形式,掌握标准实施监督的重点

10、了解企业标准化的内涵、作用、任务和内容

11、掌握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

12、了解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方针、政策,熟悉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

13、熟悉农业标准化基本概念、范围与任务,了解农业标准化的特点与作用、制、修定等

14、了解服务标准化、信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15、了解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熟悉有关基本概念

16、熟悉WTO/TBT协议的主要原则

五、计量管理

1、了解计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熟练掌握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组成以及正确使用

3、掌握国际单位制及其构成,熟练掌握SI基本单位的名称、符号,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词头及其正确使用

4、了解计量工作的重要作用

5、了解计量器具的概念及其分类、熟悉计量基准的概念、掌握计量标准的考核

6、熟悉量值传递与溯源的概念、方法,掌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

7、掌握计量器具管理的环节与措施

8、掌握商品量计量监督的内容

5 9、熟悉计量授权、仲裁检定、计量调节的概念与内容

10、了解工业计量的作用及主要内容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1、掌握特种设备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安全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3、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制度和我国安全监察工作的建立和发展

4、熟悉特种设备生产安全监察五个环节(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的基本内容

5、了解特种设备在使用环节安全监察的基本内容

6、掌握特种设备事故分类及一般表现形式

七、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1、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

2、了解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现状

3、了解“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概念和表现

4、了解食品标签的作用

5、了解食品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哪些新问题

6、了解食品安全卫生控制的三个层面

7、熟悉风险分析的概念及风险评估的步骤

8、了解食品法典委员会的作用

9、了解世界主要食品贸易国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情况

10、掌握生物性危害的分类

11、熟悉致病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理

12、了解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13、掌握腐败微生物的分类

14、掌握病毒污染食物的主要途径

15、熟悉在畜、禽类产品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有哪些?

6 16、熟悉各种危害性微生物、寄生虫危害严重性的分类

17、掌握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主要有哪些

18、了解生物危害的来源

19、熟悉食品微生物的消长的概念

20、掌握控制食品腐败的措施

21、了解化学性危害的分类、来源及控制措施

22、了解物理性危害的来源及控制措施

23、掌握肉与禽类产品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及物理危害

24、掌握水产品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及物理危害

25、掌握蔬菜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及物理危害

26、掌握罐头类产品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及物理危害

27、掌握果蔬汁产品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及物理危害

28、掌握乳制品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及物理危害

29、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30、熟悉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条件

31、掌握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32、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

33、熟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概况

34、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八、认证认可工作

1、掌握我国认证认可管理组织的总体框架和“五统一”的要求

2、熟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监委各部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机构的主要职责

3、掌握产品认证的基本概念,熟悉产品认证机构的认可管理、产品认证机构的分类和管理、产品认证代理申办机构的管理、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等知识和要求

7 4、掌握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概念,熟悉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管理、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5、掌握实验室和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概念,熟悉CNAS在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认可方面的职责、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的依据、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的管理等知识和要求

6、掌握认证人员机构的认可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认证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注册管理依据,认可标志的使用管理,认证培训机构的认可及管理,认证咨询机构的认可及管理等知识和要求

7、掌握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管理体系的特点

8、掌握计量认证的基本概念,熟悉计量认证法律法规、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计量认证的管理、计量认证工作的一般程序等知识和要求

9、掌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审查验收和依法授权的基本概念,熟悉审查验收(依法授权)的法律依据、审查验收(依法授权)的内容、审查验收(依法授权)的管理、审查验收(依法授权)工作的一般程序等知识和要求

第二部分 抽样检验和数据处理

一、抽样检验

(一)抽样检验基础知识

1、了解抽样检验的含义、特点

2、掌握抽样检验适用场合及抽样检验类型

3、掌握抽样检验中的术语(如:不合格、不合格品、单位产品、抽样方案、过程平均、检验批、批量等)

4、熟悉批质量的表示方式

5、了解我国已颁布的常用抽样检验标准

6、了解抽样检验对批质量的判断过程

7、掌握抽样方案接收概率的计算、抽检特性曲线(OC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