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现场急救与防护知识

事故现场急救与防护知识


可引起常见
• 内外伤、骨折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 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冒顶 片帮、透水、爆破伤害、瓦斯爆炸、火药 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 烧伤:灼烫 、火灾 、触电 • 心跳呼吸骤停:触电 、淹溺 • 窒息 :透水 、中毒和窒息
伤员检伤分类
危重伤员:如无心跳; 重伤员:如脑外伤、开放骨折; 轻伤员:如皮肤软组织挫伤。
压住
包住 塞住 绑住
止血點
包扎
包扎的目的: 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保护内脏、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结构。
一、伤口判断 1、伤口深浅; 2、胸部有无气胸; 3、腹部有无脏器损伤; 4、肢体有无骨折;
包扎
二、包扎材料 无条件情况下,毛巾、领带、围巾、床单、 衣物等。
包扎
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CPR)
第三大步骤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7、判断循环体征:触摸颈动脉; 8、胸外心脏挤压(15:2)。
心外按摩方式
C:心外按摩(成人)
• 让病人平躺硬板上; • 找到按摩位置:兩乳头间胸骨上(胸骨下
半段); • 双手掌根重叠放在胸骨上,以掌根施力; • 手肘绷直,以身休重量垂直下压4-5cm; • 维持平稳力气与速率(每分钟100次); • 放松时不可用力,掌根不可离开胸骨。
事故类型危险、危害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
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
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爆破伤害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心肺复苏(CPR)
有条件的情况下实施第四步D(Defiberillator): 除颤
有数据表明:猝死病人心跳停止前室颤发生 率为72~89.9%。
恢复姿势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复苏成功与复苏时间的关系
()
100
复 苏
80
成 功
60
率 40
% 20
0 123456789
复苏时间(分钟)
心肺复苏常见错误
抢救顺序:危重伤员 重伤员
轻伤员
伤员分类与救护分区
伤员分类: Ⅰ、 危重伤 —红色 Ⅱ、中重伤—黄色 Ⅲ、轻伤—绿色 0 致命伤—黑色。
救护分区: 四类伤员抢救区分别插相应颜色彩旗。
急救一般注意事項(一)
• 指挥镇定有序; • 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 迅速寻求医疗资源; • 確定安全无误; • 尽量不移动伤患; • 快速評估伤患; • 决定处理优先顺序 • 迅速急救
定位不准; 肘关节弯曲; 冲击式按压; 按压不连续; 着力点不在手掌; 吹气量过大或不足(700-1100ml)。
生命之链
120 CPR AED BLS
止血技术
基础知识: 一、人体血量:占体重的8%。
成年男性6000~8000毫升, 女性4000~6000毫升。
止血技术
二、出血判断: 1、出血<5%: 无明显症状,身体可自动代偿; 2、出血>20%:
急救目的
挽救生命;
现代救护: 事发现场对病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护。
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 "救星" 现场提供救护之人。
现场救护的原则
• “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CPR。
意 识 状况
意识分四級
• 意识清醒; • 对叫唤有反应; • 对痛有反应; • 意识昏迷。
现场救援的常用技术
(1)心肺复苏(CPR); (2)骨折固定; (3)止血; (4)包扎; (4)搬运; (5)中毒救护; (6)触电; (7)烧伤;
心肺复苏(CPR)
•定义:结合人工呼吸与心外挤压二种技術, 对生命危急之病患所采取的急救方式。
出现休克症状,面白,肢凉,出冷汗,血压下降。 3、出血>40%: 躁动或冷漠,心慌呼吸快,脉搏测不到,
出血的种类
•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隨心跳自伤口喷出; •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出 • 微血管出血:由伤口渗出,常能自然止血。
止血的方法
• 1、指压止血法; • 2、加压包扎法; • 3、堵塞止血法; • 4、止血带止血法。
现场紧急救护
现场救护的重要性(一)
意外伤害已成为青壮年人群的第一杀手 (WHO报告:44岁以下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 其中:
即刻死亡(数秒-数分)占50%; 早期死亡(2-3小时)占30%; 后期死亡(伤后数周内)20%。
现场救护的重要性(二)
发生地点: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创伤死亡 则更多地发生在事故现场。
急救一般注意事項(二)
• 伤患置正確姿势 • 减轻伤患焦虑 • 预防休克 • 隨時观察伤患生命指征 • 保持环境安靜
打紧急电話要说明的事项
1. 地—清楚地址 2. 物—明显目标 3. 人—伤患状况 4. 事—已做处理 5. 时—发生时间
切 勿先挂 断电话
120/999
伤患的初步評估
• 意识状况 • 呼吸道/颈椎 • 呼吸状况 • 循环征象/出血
•目的:为恢復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 •适应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或/及心脏
活动停止。
心肺复苏(CPR)
三大步骤ABC(8小步): 第一大步骤、A(airway):打开气道 1、确定意识状况; 2、呼救; 3、抢救体位; 4、畅通呼吸道;
A:打开呼吸道
心肺复苏(CPR)
第二大步骤B(Breathing):人工呼吸
5、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 6、人工呼吸;
判断 呼 吸
耳朵靠近伤员口鼻
• 看-胸部起伏 • 听-吐气声 • 感觉-气吹到脸上
时间不可超过10秒
B:人工呼吸
1.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子; 2.口对口或口对面罩; 3.平稳吹气约2秒钟; 4.吹气量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如无法通气,重新打开呼吸道, 再做一次人工呼吸
绷带包扎法(五种) 环形法、螺旋、8字、回返、螺旋反折。
三角巾包扎法(二十六种) 头部: 肩部: 胸腹部: 臀部: 四肢:
包扎注意事项
先检查后包扎; 先盖后包; 不冲洗,不上药,不对嵌有异物的伤口直接 包扎。
特殊情况的包扎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