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

(完整)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 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 2 个磁极,分别叫南极( S)和北极( 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 N 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 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 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 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2、能量变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直流电动机:( 1)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2)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⑶换向器的作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让磁感线穿入手心(手心对准 N 极,手背对准 S 极),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原理】:当你把磁铁的磁感线和电流的磁感线都画出来的时候,两种磁感线交织在一起,按照向量加法,磁铁和电流的磁感线方向相同的地方,磁感线变得密集;方向相反的地方,磁感线变得稀疏。

磁感线有一个特性就是,每一条同向的磁感线互相排斥!磁感线密集的地方“压力大”,磁感线稀疏的地方“压力小”。

于是电流两侧的压力不同,把电流压向一边。

拇指的方向就是这个压力的方向。

【适用情况】: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⑴ 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按原来的方向持续转动下去。

(平衡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

)⑵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⑶改变直流电动机转速:改变电流大小或改变磁体的强度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磁体的磁性太弱、接触不良等七、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磁生电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产生感应电压的条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路可以断开)3、感应电流方向影响因素: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4、电磁感应中能量变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①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②磁体的强度③切割导线的条数(线圈匝数)④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5.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 秒、频率是50 赫。

八、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比较:(都包括定子和转子)比较项目电动机发电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磁感应现象构造磁铁、线圈、换向器、电刷磁铁、线圈、滑环、电刷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线圈内部电流交流电交流电线圈外部电流直流电交流电外部电路元件直流电源用电器(电流表)九、家庭电路:1、组成:由进户线、电能表、断路器、插座、灯座和开关等组成。

(前三个安装顺序不能颠倒)2、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值为220 伏,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值为0。

( 1)、用笔辨火和零:笔的构:笔尖金属体、大阻(1000 千欧)、管、簧、笔尾金属体使用方法:手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被判方法:触火管光——火;触零管不光——零量原理 : 火、笔、人体、大地构成一个通路,小流通管使之光。

3、能表:量用消耗能多少(即功)的表。

表上“ 220V、 5(20)A ”的含: 220V 正常工作;5A 正常工作流(定流);20A 表示干路中允通的最大流是能表的数:最后一位小数,前后两次示数的差即某段消耗的能4、熔断器(内装保):封管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保的作用:当流大保自熔断,切断路,起保作用。

保的材料:熔点低、阻率大的合金制成用保的原:使保的定流等于或稍大于路中的正常工作流。

保熔断的原因:路(路中功率大)或短路(即火和零相碰、插座短路、灯座短路等)使路中流大造成的。

保的接:串在干路(火)上;5、断路器:当路或短路使路中流大,能自切断路,从而起到保作用。

可手合上或切断。

相当刀开关和熔断器两个原件的作用。

断路器的接法:串接在火上。

工作原理: A、流不是很大,路正常;B、当路生短路或,路中的流大,双金属片被大流度加,两金属片受膨,但由于膨程度不同,造成金属片弯曲,撞簧装置,在簧力作用下,接触断开,路切断。

6、插座:两孔插座:一个孔接零,一个孔接火把家用器上的插插在插座里,家用器就入路三孔插座:上接地、左零、右火,与接地插孔相的插脚是接用器金属外壳。

接地的作用:防止金属外壳漏而造成人体触。

十、安全用:1、安全:≤36V;在潮湿境中,安全在24 伏甚至 12 伏以下。

2、四种触形式:触、双触、高弧触、跨步触3、安全用的原:不接触低体,不靠近高体。

4、触急救:首先要立即切断源或用体挑开⋯⋯5、安全用常:特警惕的是本来不的物体了,本来是的物体的却不了。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梳理1】一、模型与符号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 )、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4 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1)、分子由原子构成。

(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 2)间隔----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 Ne、氩气 Ar 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 P、硫 S、硅 Si 等)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 CO2、氮气 N2、氢气 H2、二氧化硫 SO2五氧化二磷 P2O5、一氧化碳 CO、甲烷 CH4、氧气 O2、蔗糖、酒精等4、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5、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6、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7、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四、分子与原子的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分子微粒;运动;有化学反应中能再分构成物质原子质量;有间隔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1: 8。

原子是化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等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 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3、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六、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 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O)、硅(Si )、铝( Al )、铁( Fe)( 2)、海水中的元素: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还含有氯元素、钠元素等(3)、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氧、碳、氢、氮(介绍人体中各元素的作用)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1、同位素原子: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氘、氚。

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 、→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4、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5、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在离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

6、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 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