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呼吸法
第一种 呼吸 吸 停 呼
第二种 吸呼 停
思想清净 精神乐观 意志坚强 性格开朗 调和情志 调节生活
劳动 散步或跑步 导引 自我按摩 面壁蹲墙法 简易气功法
饮食清淡 有节 有时 正确对待特殊嗜好(烟、酒、茶)
顺应四时 慎起居
保养肾精
节制性欲
摩耳 浴面 摩腹 搓手脚 擦肾俞 擦涌泉
揉太阳 擦风池
简易气功法
◎练功的基本原则 *松、静、自然 *意气合一 *练养相兼(练功与休息、动静结合) *循序渐进 ◎练功的方法 *内养功和养气功六字诀 内养功的练功方法 *姿式:侧卧、仰卧式、坐式、壮式 *分呼吸法和意守法:
整体观念
人是有机的整体 人和自然的关系
整体护理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辨证
施护
一、整体观念
内容:
人是有机整体;人是身心相互作用的整体; 人与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人是不断发展的整体; 人是独特的整体。
一、整体观念
(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脏与腑之间 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
生理、病理
(二)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三)整体护理
20
第一节 中医学的思维特点
一、比较 二、演绎 三、类比 四、探讨 五、以表知里 六、由果析因
第一节 中医学的思维特点
一、比较:通过比西较医来区护别理常人的和思患维者;方鉴法别病?证的阴阳、表里、
注寒重热局、虚部实器;划官分五与脏功六腑能功的能的病异同理。变化,从 细二、胞演、绎:分能用子和共病性水理的变理化论平等推探。断个讨别、疾未病知事的物发。人生体结、构发、脏展腑规功
养生:保养生命之意 养生时间: 胚胎----寿终
孙思邈认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 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 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不泄, 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超过 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
养生的方法
具体内容
调摄精神情志
运动养生
饮食养生 生活起居与四季养生
二、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内容,即“辨 证”和“施护”。辨证就是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加 以分析归纳,辨别病证的主要病位、属性。施 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护 理措施。
三、整体护理
*中医护理源于中国,而中国护理同仁未有将其 发扬光大。中医护理中的望、闻、问、切,四
西诊医合整参是体一护个理动以态评过估程、; 诊断、计划、实 施和评价组成,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 整*中体证医为护护总理理纲以。、病脏证腑为辨经证,为以基证础型的为辨纬证;方以法八;纲辨
第三章 中医护理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 通用、辨证施护的概念 掌握三因制宜的护理、中医护理的原则内容 和特点 熟悉中医学的思维特点、整体护理的理念和 中医学的预防思想
第三章 中医护理原则和特点
第一节 中医学的思维特点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正护法:正护法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护理个体的客
观和主观资料的收集、归纳、总结所得的结果与 其病的本质相一致所施的护理方法。
反护法:反护法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护理个体的客
观和主观资料的收集、归纳、总结所得的结果与 其病的本质相反所施的护理方法。
正护法: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反护法:
热因热用 寒因寒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律,并了解人体结构及其生理学内容
(三、体类液比、:用氧六合气对、自感然觉现象、的神影响经推运论动对人,体内的影分响泌。等)。
四、探讨:相当于治疗性诊断。
五、以表知里:脏象学说的运用。
六、由果析因:先知结果再推论原因。如耳聋耳鸣如补肾有好转即 是肾虚引起的。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同病异护:相同的病证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异病同护:不同的病证用相同的护理方法。
六、三因制宜
*因时 *因地 *因人
七、预防为主
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七、预防为主
*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1.顺应自然
与自然环境相应、与社会环境相应 2.养性调神 3.护肾保精 4.锻炼体魄 5.调摄饮食 6.劳逸结合
体治疗和护理所首先施行的护理手段。
(二)缓则护其本:指在病势缓和、病情不急情况下,护理上从
疾病的本质着手,采用培补正气、增强体质所施行的护理手段。
(三)标本同护:指病证的标本俱急,时间和条件上不允许仅采
用单一的护理手段,必须护标护本同时进行的护理方法。
五、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指在病证护理过程中,不着眼于病证的异 同,而着眼于证型的区别,相同的证型采用相同 的护理方法;相同的病证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 护理方法。
护理应做到
第一,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作适 当的医疗体育运动。
第二,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志变化,设法消 除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的因素。
第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一些补益 的药物。
二、调整阴阳
(一 )损其偏盛 (二)补其偏衰
三、护病求本
“护病求本”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抓 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的一种护理法则。
原则
一、扶正祛邪:
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 气,使护理个体向康复方向转化。
扶正:使用扶助正气的各种治疗与护理手段。
祛邪:消除病邪(包括生物-社会-心理)。
如何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先扶正后祛邪----正虚邪不甚 先祛邪后扶正----邪盛正虚 祛邪扶正同时进行----正虚邪实 单纯扶正----正虚无外邪 单纯祛邪----有邪而正虚不明显
四逆汤
附子 干姜 甘草
白虎汤
石膏知母 甘草粳米
理中汤 大承气汤
党参干姜 白术 甘草
大黄芒硝 枳实厚朴
四、标本缓急
指急则治(护)标,缓则治(护)本是在复杂 多变的病证中,由于标本主次不同而采取先后缓 急的次序。
内容:
急则护其标
缓则护其本 标本同护
标本缓急内容的含义
(一)急则护其标:指由于标病甚急,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总
*中医护理有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为特点;
*中医护理重视起居、情志和饮食护理。
3
第三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原则的含义 ☆内容
3
中医护理原则的含义: 根据护理个体不同的病证的辨
证结果制订出各种不同的护理法则。
原则
内容
一、扶正祛邪
二、调整阴阳
三、护病求本 四、标本缓急 五、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六、三因制宜 七、预防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