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手术室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术前访视的整体化护理,缓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恐惧、焦虑心理,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安全手术。
方法巡廻护士术前1d去病区探访患者,收集资料,与患者沟通交流,心理疏导。
结果患者在手术期间有安全感,从而平稳度过手术关,并增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结论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以及知识水平。
标签:手术室;术前访视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中、后的整体护理已得到临床重视。
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
有研究资料显示,大多数择期手术和病情稳定的患者及家属在术前都有明显的顾虑,会对手术都会产生紧张、惧怕、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心理问题尤其突出。
开展术前访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程度。
另一方面,手术室护士在临床整体护理中的参与为完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病房与手术室各环节的连续性起到积极作用,使手术患者得到完整、系统、连续的护理[2]。
1方法
由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廻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手术前1d前往病房探视患者。
1.1访视程序查阅病历,全面了解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背景、术前诊断、拟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进行个体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1.2访视内容
1.2.1自我介绍,让患者明白你将对他(她)的手术实施全程护理。
1.2.2向患者简单介绍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室的环境,减少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从而降低其对新环境的恐惧。
根据患者要求还可简单介绍一些麻醉方式,手术切口部位,手术中的一些特殊体位以及特殊部位手术前的皮肤准备等。
1.2.3饮食指导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正确指导。
如成人术前12h开始禁食,术前6h开始禁饮,讲明术前应常规排空胃,以免术中发生胃内容物返流及呕吐现象的严重性。
1.2.4卫生指导手术前1d尽量洗澡,当日、术前排空大小便
1.2.5患者的注意事项去除义齿,身上不要带钱、手机、首饰等贵重物品进入手术室,不化妆,不涂口红,以免掩盖病情变化,影响观察效果。
1.2.6訪视中注意加强心理护理,保护患者的隐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态度和蔼,举止大方。
2体会
2.1术前访视是在手术前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并同时了解患者的感受,探知患者的想法,并给予澄清一些错误的概念,最终达到与患者建立和睦信任的护患关系[3]。
可以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加强医护患之间的合作,对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2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它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只讲究配合技巧训练和手术制度的落实,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更好地做好术前准备,还可从护理角度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2.3进行术前访视,护士要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同时还要了解患者即将采取的手术方案,麻醉方式,然后制定一个护理配合方案,对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2.4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标志,因此不可敷衍了事,拘泥于形式,要确实让患者在术前得到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等多层面的护理,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
3结论
3.1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及手术室环境有了初步认识,缓解了恐惧心理,能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4]。
3.2 通过术前访视使手术护士从以前的被动配合改变为主动配合,护士可以掌握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并能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5]。
参考文献:
[1]丁敏.手术室患者访视工作的开展意义[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4).
[2]冯小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现代医学卫生,2001,17(2).
[3]刘素芳.对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3,9(1).
[4]王朝松.流程管理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1,1(37). [5]陈雲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思考[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