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在看完电影《邹碧华》回家的路上,我还在为刚刚的故事感到震撼。

邹碧华是上海司法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民的好法官、全国政法战线的优秀代表、全国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满屋的书。

当时在观影现场的我就惊叹了一句“这么多书!”而他的母亲在他离世后抚摸着儿子的书说:“你买了这么多书,好歹看完了再走啊。

”令人泪奔。

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

因为在北京大学读博,甚至没能亲自迎接儿子的降生;因为工作忙,不能陪儿子过生日,只能在匆匆离去的车里探出头,为儿子说声“生日快乐!”对于儿子来说,他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以至于在他去世后儿子才发现“出了这个家门,我真的对我爸一无所知……”
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

富有智慧,观察入微,平等待人。

他对于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对每一位员工的关心都在行动里。

作为领导,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鼓励团队。

他是一个满腹才华的学者。

一篇著名的文章《法官应当如何应对律师》在律师界广为传颂。

他出版的《要案审判九步法》一书曾被断言“可被视为对法官裁判方法进行研究的第三种进路——实证方法。

”他还把中文的法律文书翻译成英文,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向外传递中国法律的声音。

细细回想,他无疑是一位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共产党员,他以高标准严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他人、鼓励他人,同时也影响了作为党员的我,更应该做好事情,勇为模范,敢为人先。

邹碧华不愧是时代先锋,我辈楷模。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

死不是悲剧,亦非喜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路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人生的终止符划在何处。

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树枯了有再发的时候,可我们从有生的那一刻起就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没有回头路可走。

死亡正如生存的一面镜子,反射着生存的意义,正因为它的横亘,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的珍贵,我们身处死地,只能向死而生。

换言之,人终有一死,你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才不负韶光?邹碧华同志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他就像黑暗中的灯火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向我们传递了法治的思想、人生的信念和理想的力量!
久在平凡的岗位,即为不平凡;做好简单的事情,即为不简单;接受日常的挑战,即为不服输;愿以党员的身份,勇往直前,成为一个不平凡、不简单、不服输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