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课程系统解剖学胚胎学总论2课件
大学课程系统解剖学胚胎学总论2课件
授课重点:
➢ 掌握三胚层的分化 ➢ 掌握胎膜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 掌握胎盘的结构与功能 ➢ 了解单卵孪生与双卵孪生 ➢ 名词:胎盘屏障/胎盘膜
(placental membrane/barrier)
胚胎学总论(二) Embryology
复习
5、6-12天
1-3天
4天
三胚层胚盘W3
(四)三胚层分化(第4-8周)
分泌
排尿
羊膜
羊水
胎儿
吸收
吞咽
异常情况
➢ 羊水过多:>2000ml 无脑畸形或食管闭锁
➢ 羊水过少:<500ml 无肾或尿道闭锁
羊水的功能
➢ 保护胎儿,缓冲外力 ➢ 利于骨骼和肌肉发育 ➢ 防止粘连 ➢ 产时扩张宫颈,冲洗产道
3. 卵黄囊 • 组成:内胚层 + 胚外中胚层
• 功能:
①尾侧内胚层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1.外胚层的分化 神经管形成
神经沟 神经管
前神经孔 后神经孔
不闭合
无脑畸形 脊髓裂
神经嵴出现
表面外胚层
神经管
神经外胚层
外胚层
神经嵴
中枢NS等 周围NS等
表面外胚层 表皮及其衍生结构
2.中胚层的分化
➢ 轴旁中胚层 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 侧中胚层
(1)轴旁中胚层
巩节(生骨节)----脊椎骨 生皮节 ----背侧真皮 生肌节 ----骨骼肌
•呼吸
➢羊膜囊
•排泄
➢脐带
•内分泌
1. 绒毛膜
组成:
合体滋养层 +
细胞滋养层 +
胚外中胚层
绒毛膜板
→→
绒毛膜的形成
初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干
分支
三级绒毛干 游离绒毛 绒毛间隙
绒毛膜的演变
丛密绒毛膜:朝向基蜕膜,绒毛密集 平滑绒毛膜:朝向包蜕膜,绒毛退化
2.羊膜:羊膜上皮+胚外中胚层
羊水循环
单卵孪生
双卵孪生
1.双卵孪生
双卵孪生
性别同或不同; 相貌和遗传特性
如同一般兄弟姐妹
2.单卵孪生
性别和相貌相同 血型和遗传基因相同
2.单卵孪生
一个受精卵→两个胚胎,
可在3个阶段形成: 卵裂阶段→两个胚泡 早期胚泡→两个内细胞群 二胚层胚盘阶段→两个原条
联体畸胎—两个原条靠得较近
腹部联体(手术前后)
②胚外中胚层→原始血细胞
4. 尿囊
➢形成: ➢功能: 胚外中胚层 尿囊动脉--脐动脉 尿囊静脉--脐静脉
5. 脐带
脐带的结构 外覆羊膜 内为粘液性结缔组织,含
脐V 1条 脐A 2条
脐带异常
过长→缠绕肢体或颈部 过短→胎盘早剥与出血
(二)胎盘
♦ 胎盘的结构 ♦ 胎盘的血液循环 ♦ 胎盘的功能
不对称
多胎
胚胎的发育及其特点
1.第1周 2.第2周 3.第3周 4.第4周 5.第8周
胚两盘人8周周(胚人人三泡胚胚周)
实验课考试:带学生证
(2)间介中胚层
泌尿、生殖器官的原基
(3)侧中胚层
体脏胚壁内中体胚腔层 →胸→腹消部→化和心呼四包吸肢腔的真、肌皮胸组、膜织骨腔、骼、血肌腹管、膜、骨腔结骼缔和组血织管、
胸膜胸、膜腹、膜腹、膜心、包心膜包的膜壁的层脏层
3.内胚层分化
原始消化管:原肠 ---前肠、中肠、后肠
消化、呼吸系统等器官的上皮组织
胎儿面:光滑,覆有羊膜,附有脐带 母体面:粗糙,15 - 30 个胎盘小叶
1.胎盘的结构
胎儿部:丛密绒毛膜 母体部:基蜕膜
三层结构: 1)绒毛膜板:胚外中胚层+滋养层 2)绒毛 + 绒毛间隙 3)基板:基蜕膜+细胞滋养层壳
2. 胎盘的血液循环
母体
螺旋 动脉
子宫 静脉
绒毛间隙
胎盘
屏障
绒毛内 毛细血管
脐动脉 脐静脉
胎儿
胎盘屏障 placental barrier
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
绒毛结缔组织 组成 细胞滋养层及其基膜
合体滋养层 功能
➢ 物质交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屏障保护
3.胎盘的功能
➢ 物质交换和防卫屏障 ➢ 内分泌功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胎盘催乳素 孕激素和雌激素
七、双胎、多胎和联胎
1.双胎
外
中
内
胚
胚
胚
层
层
层
三胚层分化示意图
(二)胚体形成
胚盘生长不平衡 头、尾、侧褶形成
胚体形成
卷折的结果
1)胚体表面包以外胚层; 2)内胚层卷入胚体内形成管状; 3)胚体凸入到羊膜腔内; 4)体蒂变细形成脐带,将胚胎
悬挂于羊膜腔中。
五、胎膜和胎盘
胎膜 胎盘
(一)胎膜
➢绒毛膜
•保护
➢卵黄囊
•营养
➢尿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