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m2
位置:深红色,大部分位 于腹腔的右上部. 左叶
胆管 (运输胆汁进入小肠)
(贮存胆汁) 胆囊 右叶
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 进脂肪的消化. 2.具有解毒的作用. 3.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 起着重要作用
4.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由肝细胞不断生成, 肝管流出, 经胆总管排入十二 指肠, 或由肝管转入胆囊管而储存在胆囊内, 消化时再 由胆囊排出。 正常成人:800~1000ml/日
内因子
VB12
红细胞
恶性贫血
相对分子量为5.3万的糖蛋白
盐酸
来源
作用
壁细胞主动分泌
胃蛋白酶原
来源 主细胞分泌(主要) 作用 分解蛋白
特点
内因子
胃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 作用 : 增强胃内压,有助于胃液渗入食
物和促进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和 位置,不致出现胃下垂。
形式
容受性舒张
作用: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防食糜 过早排入十二指肠。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
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对食 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
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
胃 液 : 胃 腺 细 胞 分 泌 的 混 合 物 , 无 色 透 明 , 酸 性
(pH0.9-1.5),每日分泌1.5-2.5L。
主要成分:盐酸(胃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 分解的过程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
唾液腺 肝
分泌唾液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胃液
消化腺
胰腺 肠腺 胃腺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 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胆汁的作用
胰脏内有两种腺细胞
位置与毗邻
分部 头、体、尾 胰液的排泌
5.胰液的分泌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无机物 有机物
碳酸氢盐(中和胃酸) 消化酶
6.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内腺体: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
小肠液性质:碱性、PH7.6,
1~3L/日
对进入
小肠上皮细胞内和刷状缘上:多种寡肽酶和肽酶,
主要成分:为粘液和碳酸氢盐 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润滑大便������ 大肠的运动:蠕动,自上而下顺序收缩 和舒张的运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 前推进。
消 化 过 程 示 意 总 汇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哪种吃饭方式好?为什么?
什么是消化?
1 2 3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4
5 6 7
大肠 肛门
1
唾液腺
2 3 4 5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消化: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 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 消化的形式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 肠的蠕动等
二、吸收的定义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不能被直接
吸收的,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 化才能被吸收。
吸收: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
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食物的消化吸收
1.口腔内消化
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唾液:湿润口腔、溶解食物
清洁、保护、杀菌消炎 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分解淀粉
唾液腺导管开口
蠕动
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研磨。
几 种 营 养 物 质3厘米,以 此可计算出小肠的外 表面积大约是0.67平 方米,然而小肠的内 表面积则有200平方米 以上。小肠的内外表 面积为什么差异这么 大?
探究小肠适于消化 吸收的结构特点
小肠结构
小肠绒毛
皱襞
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 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密切相关。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放大
比较一下,哪条裙子更费布?
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正是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 小肠内表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内表面 积达到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 的面积。
增加小肠表面积的三种机制:
舌
牙
唇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 化?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2.
食团进入胃后,胃部的肌肉收缩、蠕动, 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在胃蛋白酶 的作用下,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分解。食物 在胃内被消化为食糜。随胃的蠕动,进入小肠。
细胞的营养物质继续消化
小肠液的作用
小肠的运动
1.紧张性收缩:对肠内容物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是分节运动和蠕动 的基础。 2.分节运动: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作用:利消化、利吸收、 助血循、推食糜。 3.蠕动: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作用:使经过分节运动 的食糜向前推进。
8. 大肠液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