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试卷分析
7.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c; 保留能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c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一、删减与弱化
删减
8. 能估计角的大小b; 9.了解垂线段最短a; 10. 会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b; 11.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a; 12.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及判定b. 13. 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c. 14. 掌握综合法 弱化
4.定义、命题、定理 (1)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由“c”
变为“b”; (2)“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由“b”变为“a”; (3)“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由“b”变为“a”; (4)“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
错误的”与“体会反证法的含义”由“b”变为“a”;
要求a类条目,相应知识只能出现在简单的填空、选择。 相似不在关键题出现 ? 往年以相似为主的压轴题不符合今年中考说明的要求 ?
一、删减与弱化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弱化
6.统计: (1)“计算加权平均数”由“b”变为“c”; (2)“体会不同抽样得到不同结果b”改为“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a”; (3)“能从三种统计图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c”改为“会制作扇形统计图b”; (4)“理解频数的概念b” 改为“通过实例了解频数的意义a”; (8)“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 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方差”由“c”变为“b”.
一、删减与弱化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弱化
5.图形的变化: (1)“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面积比等腰对应边比的平方c”改为“了解相 似多边形和相似比a,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 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a; (2)“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c”改为“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 定定理a”; (相3似)三“角利形用的图性形质相、似判解定决由一c些到简a! 单利问用题相”似解由决“简c”单变实为际“问b”题。由c降到b,删去“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 念”,只要通过具体实例认识相似。相似三角形大大弱化!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二、新增与强化
新增
a a 1. 知道 的含义( 表示有理数) a;
2.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a;
3.了解“最简分式”概念a。
4.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c;
5.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c;
利用轴对称作图要求降低,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像作图不要求. 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性质要求还是c,综合题可以涉及.
2010年市中考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一、删减与弱化
删减
16.统计与概率: (1)从实例中指出总体、个体、样本a; (2)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b; (3 )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折线图及其应用c; (4)能用概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c; (5)由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b。
只要求频数分布直方图 概率的应用题不做要求
一、删减与弱化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弱化
1.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由c到b; 2. “会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
由c变为b;
3.“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由c变为b;“直线 与圆的位置关系”由探索并了解c变为了解a;
一、删减与弱化
•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考试卷在体现时代特色,情景题、应用题等方面有所突破. • 这些问题或情景大部分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浓缩”. 这些真实的问题符合实际,贴近生活,
对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增强应用数学、理解数学都有很好的帮助。
⑴研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方向
• 《新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教学的方向,《新课程标准》对每个知识 点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都有明确的阐述。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准确把握知识点,切 不要擅自删减内容,增加学生的负担。特别是2015版新课标中删除及淡化的知识,教师要心 中有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试卷分析
• 一是保持稳定; • 二是试题简约而不简单.
今年试卷主要特点
• 数与代数约占46.7%(约70分); • 空间与图形约占36%(约54分); • 统计与概率约占8%(约12分); • 实践与综合运用(课题学习)约占9.3%(约14分)。
• 市中考数学试卷,内容与教学中的各部分内容比例相适宜,知识覆盖全面,考查重点突出。 试题的难度分布、分数设置、题型选择在以往中考试题传统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核心知识以 及数学本质,整体难度与去年相当,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考素质、试潜能,整体设计重素养、轻题海,有利于未来教学之导向。用十二个字概括是: 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创新。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一、删减与弱化
删减
1.了解有效数字a; 2.有理数的估计: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
解释和判断b; 3.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b; 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a;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b; 6.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b;
• 与以往相比,试卷结构正在向“简单、合理,题量适中,给考生留有一定思考时间的方向发展”。
• 试卷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开放式问题、探究式问题等新题型较以往明显增多,需要考生动手操作 的试题也出现在试卷中。
• 试卷中题型的种类比较丰富,包括传统的计算题、论证题、作图题、综合题、应用题、PISA题, 以及近几年出现的阅读理解题、推理判断题、新定义题、尺规作图题、开放性试题、实验探究题 和动手操作题以及教材作业本改编题等。
步步有据c;
综合证明过程可以简化
考试目标与2014版对比变化明显
一、删减与弱化
删减
15.图形的变化: (1)探索简单图形间的轴对称关系,并指出它们
的对称轴c; (2)能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c; (3 )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b; (4)了解黄金分割a; (5)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