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二生物与环境课时训练0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二生物与环境课时训练0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课时训练(三)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限时:40分钟)|基础达标|1.[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能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B.生态系统中,能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的只有生产者C.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大自然2.[2018·北京四中期中]如图K3-1表示某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积累的毒素最多B.②与③是竞争关系C.④是消费者D.③的数量最少图K3-13.[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列最能体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是( )A.表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B.表明这个生态系统中有三条食物链C.表示了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D.表示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4.[2019·朝阳一模]园博园是利用砂石垃圾回填坑为场址,以再生水净化为核心的人工湿地生态公园。

对以下改造操作及分析不合理的是( )A. 铺设减渗层,防止缺水干涸B.回填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及砂石,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C.园区内应只种植芦苇,避免多种水生植物之间的竞争D.引入鱼类等动物时,应考虑不同物种的数量及比例5.[2019·房山二模]图K3-2为房山区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3-2A.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C.构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减少D.图中的细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植物、虫、鸟都是真核生物6.[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处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下列各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是( )A.绿色植物→鼠→猫头鹰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7.[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散失主要是指( )A.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B.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过程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D.包括A、B、C三个过程8.[2019·延庆一模]位于延庆区的松山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

不仅有野兔、狐狸,还有黑鹳、金雕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护区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B.保护区内野兔→狐狸→金雕构成一条食物链C.黑鹳产卵行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D.金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9.[2019·怀柔一模]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中都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0.[2019·北京]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11.[2018·门头沟模拟]图K3-3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关系,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表示为( )图K3-3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丁→甲→乙→丙12.[2019·石景山二模]安徽某地建立了“牛-蚯蚓-水稻”循环农业模式,模式图如图K3-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K3-4A.在该生态系统中蚯蚓属于消费者B.有机肥可以为水稻提供无机盐C.蚯蚓以粪便为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牛食用水稻秸秆加速了物质循环13.[2018·北京四中期中]“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K3-5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图K3-5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能力提升|14.[2019·门头沟一模]鹫峰海拔450米,森林覆盖率达86%。

春天百花烂漫,夏天浓荫蔽日,秋天层林尽染,冬天松柏常青,是北京近郊深受人们喜爱的森林公园。

(1)鹫峰山下遍植杏树,花信时节,有“十里杏花一色红”的景象。

杏树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杏花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2)森林中长出的蘑菇能够将地下腐殖质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3)图K3-6是鹫峰森林生态系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猫头鹰与蛇属于关系。

图K3-6(4)鹫峰的杏花在春天盛开,野菊花在秋天开放,影响这两种植物开花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15.[2018·西城二模]2018年4月3日, 来自北京南海子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的47只麋鹿被野外放归鄱阳湖湿地公园,鄱阳湖区消失已久的麋鹿重新出现。

图K3-7(1)麋鹿俗称“四不像”,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放归前给麋鹿群中的部分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研究麋鹿群体的活动范围与行为习惯,其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2)鄱阳湖也是白鹤的越冬栖息地。

麋鹿和白鹤都喜食湿地植物芦苇,它们之间为关系。

作为消费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

(3)鄱阳湖滩地中腐生细菌和真菌丰富,它们利用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进行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4)鄱阳湖湿地公园物种丰富,生活在这里的470余种植物和780余种动物,构成了庞大的食物网,使其具有较强的能力,但该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外界干扰超过其限度,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

16.[2019·房山一模]拒马河水生动物保护区是以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的市级自然保护区。

图K3-8为黑鹳在该保护区某一时期的食物网,请回答:图K3-8 图K3-9(1)作为—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后者可以促进这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图K3-8所示的食物网中,黑鹳和蛇的关系包括。

(3)图K3-9中的a、b、c、d表示图K3-8中一条含螺的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则d表示的生物是。

(4)孑孓(jiéjué)是蚊子由卵发育至蛹的阶段,由此推断蚊子的发育类型属于。

(5)该生态系统中,当蛇遭到捕杀后,短期内黑鹳的数量会减少,蛙的数量会增加……一段时间后各类生物又会稳定在一定数量。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6)某研究团队对越冬期黑鹳取食活动集中时间进行了研究,观察期间黑鹳的数量为9~30只。

实验结果见表。

越冬黑鹳取食活动的时间分配/%时间7点—9点9点—11点11点—13点13点—15点15点—17点17点—19点1月 4.76 7.14 4.46 41.67 41.96 02月0 0 0 100 0 0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7.[2019·顺义一模]湿地堪称“地球之肾”,汉石桥湿地每天能处理大量生活污水。

经过净化后的水池中栽植了大量水葫芦、浮萍、水葱、芦苇、槐叶萍等植物。

由于净化后的污水中生长着大量“颤蚓”(摄食有机质)等小生物,湿地管理处便向水中放养了鲤、鲫、鲢、草等各种鱼苗。

每年冬季, 来这里栖息的野鸭、鸳鸯、黑鹤、天鹅等鸟类多达数千只。

现在的汉石桥湿地成为京郊一处独特的旅游风景区。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汉石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水葫芦、浮萍、水葱、芦苇、槐叶萍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2)我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汉石桥湿地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生物种类野鸭田螺河虾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田螺、河虾、水蚤水蚤、小球藻小球藻小球藻①请根据表中信息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水体中一些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能沿着食物链传递,在你所写的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河虾和野鸭的关系为。

②排入湿地的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据此可推测水体中肯定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来承担分解者的角色,上述材料中的生物也承担分解者的角色。

(3)汉石桥湿地之所以能形成这么优美的环境,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种多样, 能力强。

18.[2019·平谷一模]草原生态系统是由草原地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统一体,是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该系统在调节气候、防止土地风沙侵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系统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毒素的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1)图(一)所示食物网中,最低等的动物是,在动物分类中它属于纲。

(2)图(二)中的乙对应的生物是图(一)中的。

该生物在图(一)食物网中与狐之间是关系。

(3)图(三)中的A代表的是图(一)中的。

图(三)中某成分没有在图一中体现出来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它却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K3-10【参考答案】1.A2.D3.D4.C5.A [解析]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只有1条食物链,即植物→虫→鸟,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此过程中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而能量在各级生物体内都有损失,所以随能量的逐级消耗,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增加,C错误;图中的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而不是细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D错误。

6.A7.C8.D9.C [解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题干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

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10.C 11.C 12.A 13.C14.(1)生产者器官(2)物质循环(3)绿色植物→松毛虫→喜鹊→蛇→猫头鹰竞争和捕食(缺一不给分)(4)光照15.(1)B (2)竞争循环(3)呼吸(分解) 分解者(4)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16.(1)分解者(2)捕食和竞争(3)虾(4)完全变态发育(5)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6)越冬期黑鹳取食活动集中时间在13点—15点(或13点—17点,或下午),气温(或日照时间,或取食对象的活动时间)可能是影响黑鹳取食活动的重要因素[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来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