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拓普康自动安平水准仪AT-G6系列使用手册

拓普康自动安平水准仪AT-G6系列使用手册

4) 最后,一边观察锤球对中和架头水平,一边将每条 架腿踩入地面内固紧。
5) 略微松开三脚架中心螺旋,在架头上轻轻移动仪 器,使锤球正好对准给定点,然后将三脚架中心螺 旋旋紧。
11
1.4 仪器整平
通过圆水准镜,可以显示圆水准器气泡的位置。 1)转动离圆水准器最远的两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 泡位于和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的垂线上,如图所 示。 2)然后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如果气泡尚未精确居中,重复以上操作。
注意:
在整平的过程中不要转动望远镜。
1.5 目镜调节
在测量操作之前,必须根据操作员的视力对望远镜目镜 进行调节。
12
1) 首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目镜调节环,此时十字 丝可能变的模糊不清。
2) 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慢慢旋转目镜环,直到十字 丝清晰可见。 在装入目镜环时不可进行目镜调焦。
不会松弛掉下来。将三脚架安置在给定点上,张开 三脚架,使其间距为约一米或脚架张角能保证三脚 架稳定,先固定一个脚架腿,再动其他两个腿使脚 架头大致水平,如有必要可再伸缩三脚架腿的长 度。 3) 将三脚架腿踩入地面,确保三脚架稳固。
9
1.2 将仪器安装到三脚架上
从仪器箱内小心取出仪器并安置到三脚架头上。 1)将三脚架中心螺旋对准仪器底座上的中心点,然后
4
标准配置
A 仪器 AT-G6
1个
B 塑料仪器箱
1个
C 物镜罩
1个
D 使用说明书
1本
E 六角扳手
1个
5
任选附件
1. 球面铝制三角架 2. E 型铝制三角架 3. 锤球
6
仪器各部件名称
1)瞄准器 2)物镜 3)圆水准器观察镜 4)目镜 5)圆水准器 6)水平度盘
7
7)目镜盖 8)基座 9)调焦螺旋 10) 水平微动螺旋 11) 整平脚螺旋
14
2 测量操作
2.1 水准测量或高差测定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主要用途就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 目的是测定一个点的高程或两个点之间的高差。因为适 当安置好自动安平水准仪,则望远镜视线就是水平的, 因此由水平视线测量结果即可确定高差。
1)把仪器安置在两点(例如 A 点,B 点)的中间。 2)通过望远镜照准立在 A 点上的标尺 1,读数并
3
仪器特性
*自动安平作用快速稳定 AT-G 系列内装有磁阻尼补偿器,它不受微小摆动的影 响,具有十分稳定的精度,从而大大加快了自动安平的 作用,使水准测量操作速度快、精度高。 四根特殊的塑料袋用来悬挂磁阻尼补偿器系统,因而不 会受到磁场的影响。 *防水望远镜结构 仪器上的望远镜是完全防水的,因此适用于各种潮湿环 境下的测量操作,如下小雨或者在隧道内,望远镜内装 有干燥气体(氮气),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气凝结在透镜 表面。 *无制动装置的水平微动螺旋 无需制动即可在 360°(400g)圆弧上的任一点处转动 水平微动螺旋,因而加快了照准速度,水平微动螺旋可 在其左、右端转动旋钮,使用方便,照准目标调节快。 *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的刻划是从 0°到 360°(0g 到 400g),每 1 °(1g)一划分,每 10°(10g)注记一个角度值。 *快速仪器安置 由于基座除了可以固定在标准的平面三脚架上之外,还 可以固定在球面三脚架上,如拓普康球顶面铝制三脚 架,因此可以加快仪器安置速度。
8
1 基本操作步骤
1.1 安置三脚架
应使用中心连接螺丝直径为 5/8 英寸,每英寸 11 条螺 纹的三脚架,按照 J.I.S.B 标准,如拓普康 E 型铝制三 脚架或宽框木制三脚架和球面铝制三脚架。 1) 首先,将三脚架打开,伸到适当高度,并拧紧脚架
中部的固定螺丝。 2) 固定三脚架侧面的六角固定螺旋,从而使三脚架腿
记录。(此时,视线相对于起始点是向后的,称 为“后视”,设该标尺的读数为 bA。) 3)然后,通过望远镜照准立在 B 点上的标尺 2,
15
读数并记录。(另外,视线相对于起始点是向前 的,称为“前视”,设该标尺的读数为 fB。) 4)由于望远镜的前后视线均为水平视线,因此标 尺的读数之差就是两点的高差(h),则: 从基准面(水平面)起算的高程可按如下公式 求得:
1.3 将仪器对准地面点
当仪器用于测角定线,则必须用锤球精确安置在给定点 上。 1) 将锤球钩挂在三脚架中心螺旋的锤球架上。 2) 然后将锤球线挂到锤球上,用滑动装置调节线的长
度使锤球位于合适的高度上。
10
3) 如果仪器未对准给定点,可将仪器平移到该点上, 而不须改变三脚架腿与架头之间的角度,直到锤球 偏离该点约在 1cm 以内。握住三脚架的两条腿,相 对于第三条腿进行调节,使架头水平、高度适当, 架脚张开合适,这是可将这两条脚着地。
拓普康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手册
AUTO LEVEL INSTRUCTION MANUAL
AT-G6
前言
感谢您购买拓普康公司的自动安平水准仪 AT-G 系列, 我们确信本仪器会很好地投入使用,并使您在随后的许 多年里感到称心如意。 AT-G 系列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是精密的仪器,必须按照 本使用手册介绍的方法进行操作。即使您已具有使用拓 普康仪器的一些经验,建议您还是要在野外使用本仪器 前,先仔细阅读这本使用手册。 本手册不仅介绍了仪器的操作方法,而且还提供了仪器 的结构和仪器校用效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年限。 为了改进仪器,AT-G 系列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设计与技 术指标可能会未经预告而改变。
英寸,每英寸 11 条螺纹的三脚架。
(9) 不可拆卸望远镜或者旋转仪器的其他部件,如果
您认为仪器需要修理,请与附近的有经验且设备
良好的仪器修理厂联系。
2
目录
前 言..........................................................................1 注意事项............................................................................2 目 录............................................................................3 仪器特性............................................................................4 标准配置............................................................................5 任选附件............................................................................6 仪器各部件名称................................................................7 1 基本操作步骤................................................................9 1.1 安置三脚架.................................................................9 1.2 将仪器安装到三脚架上...........................................10 1.3 将仪器对准地面点...................................................10 1.4 仪器整平....................................................................12 1.5 目镜调节...................................................................12 1.6 照准与调焦...............................................................13 2 测量操作......................................................................15 2.1 水准测量或高差测定...............................................15 2.2 水平角的测量...........................................................16 2.3 视距测量...................................................................18 3 仪器校正......................................................................19 3.1 圆水准器的校正.......................................................19 3.2 仪器的视准轴误差...................................................21 4 可选附件......................................................................24 4.1 E型铝制三脚架........................................................24 4.2 球面铝制三脚架......................................................24 4.3 锤球..........................................................................25 5 技术指标......................................................................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