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单元第5课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案2.doc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单元第5课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案2.doc

第 5 课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学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4、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导入设计有一位作家说过:我们华人,在心灵上有宋词的入心、元曲的安身、唐诗的永久慰藉,这是幸运的。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中国古典文学又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呢?又有什么样的时代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推进新课一、从《诗经》到唐诗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在劳作或生活时,为了提高效率和减轻疲劳,或表达喜怒哀乐的心情,常常发出有节奏的呼声,最初的诗歌就诞生在这些劳动号子之中。

后来诗歌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1.《诗经》课件展示材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学习探究:这些诗你熟悉吗?它们出自于何处?什么内容?文字表达有什么特点?怎样的地位?《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诗歌 305 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1)内容共有《风》《雅》《颂》三部分。

《风》: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直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雅》: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主要是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2)特点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极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3)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石。

延伸思考: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真实的社会写照。

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请你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私田的出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所有制和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宗子维城。

”(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2.楚辞课件展示材料: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学习探究:欣赏《离骚》名句,简介屈原,并分析楚辞概况、特点和价值。

屈原,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

名平,字原,出身楚国贵族。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

因遭贵族谗害去职。

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国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

所作《离骚》《九章》《九歌》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除贤能的种种罪行。

1953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赛 ?马蒂(古巴诗人)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含义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 ,又称“ 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共 373 句。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据统计有66 种说法。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班固认为:“离,犹遭也。

骚,忧也。

明已遭忧作辞也。

”即离骚,遭忧,抒写愁怨之作。

(2)特点《诗经》特点《楚辞》特点四言为主句子参差不齐重章叠句比较自由活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学习探究:结合链接阅读,谈谈《离骚》中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和情怀?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3)情感《离骚》表达了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课件展示材料:“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刘勰《文心雕龙 ?诠赋》学习探究:什么是赋?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佳作是什么?(1)含义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

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韵文)半文(散文)的综合文体。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不能歌唱,只能朗诵。

不歌而诵谓之赋。

诗多抒情,赋多记事、写物。

汉赋的主要内容一是渲染宫殿、都城、山泽、物产;二是描写帝王游猎、宴饮。

因此,篇幅结构阔大宏丽,客观上反映了汉代国力强盛和大一统的气势声威,反映了汉代繁荣发达的景象。

(2)特点辞藻华丽,讲究对仗。

汉初国力较弱,思想上无为,文学崇尚简朴,赋体文学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到汉武帝时,赋体文学才兴旺发达,成了汉代的正统文学。

由于汉帝国(特别是汉武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汉武帝尤其喜欢辞赋,文学之士投其所好,以写赋、献赋而得官,如西汉的司马相如、东方朔、杨雄等),使文人士大夫争相以写赋为能事,汉赋遂成为汉代400 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

(3)代表西汉: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杨雄等:代表作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子虚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

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总的来看都是张扬大国风采、帝王气象。

“子虚乌有”的出处。

此赋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东汉:代表作家有张衡、班固,张衡的《两都赋》《二京赋》最为有名。

东汉后期的赋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清新活泼。

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当属唐代,经过了历史的大浪淘沙,唐代流传下来2000 多位诗人,近 5 万首唐诗。

(1)以三大诗人为代表。

①“诗仙”李白风格特点及原因:“诗仙”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风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他所抒发的“行路难” “多歧路”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唐代社会崇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风气有关;其歌咏祖国的壮美山水,名篇名句迭出,这与当时文人学士漫游天下的风气有关。

代表作:主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静夜思》等②“诗圣”杜甫风格特点:诗风具有凝重与沉郁,充满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等特点;同时还具相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特点。

原因: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

代表作:《三吏》《三别》、五律《春望》等。

③白居易风格特点: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反映时事,也就是《秦中吟序》所谓“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 。

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也就是《与元九书》所谓“裨补时阙” 。

反映的事情不一定是时事,但目的是为了现实。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面对现实、讽谕时事的作品,但他没有提出为时事而作的主张。

白居易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中唐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一大贡献。

代表作:《卖炭翁》等。

学习探究:师生共同分析唐诗繁盛的原因。

(2)唐诗繁荣的原因①政治强盛(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② 经济繁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文化昌隆(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以取士)二、宋词和元曲1.宋你能出知道宋朝的一些著名人?他各有怎的世之作?文学作品不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展代文化特征的窗。

取、李清照的代表各一首。

件展示材料:大江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

故西,人道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多少豪杰。

⋯⋯——《念奴 ?赤壁古》, 冷泠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寒候, 最将息。

三杯两淡酒 , 怎他 , 晚来急?——李清照《声声慢》学探究:作品中反映了怎的代特点或作者情?分属于什么流派?《念奴 ?赤壁古》表达的是作者古代英雄的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而《声声慢》反映了作者低迷感的情和国破家亡的愁苦悲凉。

(1)特点句子短不,更便于抒感情。

(2)两大流派——婉派与豪放派婉,即婉含蓄。

婉派写景以抒情主。

婉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欧阳修、李清照等。

豪放“豪放” 。

豪放派以事理主。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辛弃疾作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3)宋繁荣的原因①两宋城市手工、商的繁荣,是宋盛的物基。

②市民的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文学家用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知拓展:、、曲的关系。

( 主要是指句和律 ) 究格的格律,句式整,仗工整,用韵范。

句子短参差,更便于抒感情和演唱。

曲可庄可,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更生活。

、曲都是从展演来的一种新的歌体裁。

2.元曲元曲,与唐、宋被誉中国高峰的三明珠。

“ 庄媚曲俗”,元曲以其清新活的格和近生活的表内容而一新耳目。

广的元曲包括散曲和两大。

件展示材料:枯藤老昏,小流水人家。

古道西瘦,夕阳西下,断人在天涯。

——致《天沙 ?秋思》⋯⋯地也,你不分好歹何地?天也,你勘愚枉做天!——关卿《娥冤》学探究:欣以下两段作品,着判断它各属哪一?散曲和元的特点是什么?(1)含散曲:音和用韵自由,句子短不,言灵活通俗,是体的一次解放。

它包括篇幅短小的小令和套数 ( 套曲、散套或大令 ) 两种主要形式。

:属于,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形式。

(2)代表作关卿《娥冤》、致《秋思》及云石( 吾族 ) 《清江引》。

(3)元曲生的代背景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矛盾尖;科取士制度被除;元代人地位低下 ( “八娼九儒十丐” ) ;政治,社会黑暗。

些因素使元曲放射出极目的斗的光彩,透射出反抗的情,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指“人皆嫌命窘,不”的世。

三、明清小说“ 江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大浪淘沙始金。

明清期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入到小的野,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你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为什么?课件展示:1.代表作四大名著。

作品作者成书时间内容特点体裁特点和价值叙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政最早的长篇章回历史《三国演罗贯中元末明初治军事斗争,塑造了许多不同演义小说义》性格的典型人物描写北宋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斗争精神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以民间唐僧取经故事为题材,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西游记》吴承恩明朝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神魔小说统思想束缚的精神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剧为主线,塑造了众多栩栩如说生的人物形象,通过贵族家庭《红楼梦》曹雪芹清朝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封建社会败落的历史命运2.明清小说繁荣的时代背景(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2)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例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资本主义的萌芽 ,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