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左右。
(三)考核标准
学生应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规定的二级乙等水平。
口语表达考核标准参照相关课程要求。
(四)考核办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每学期进行一次,一般要求学生在第六学期参加测试。
测试合格者者发相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口语表达技能结合相关课程进行考核。
二、汉字书写
(一)训练目标
1、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达到书写规范正确、笔画清楚,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水平。
(1)熟悉《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2)会读、会写、会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字。
(3)掌握常用字的笔画和笔顺。
(4)自觉纠正错别字,掌握容易写错的字、容易写别的字、多音多义的字。
2、以提高硬笔、毛笔的楷书书写技能为主,兼顾行书。
(1)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匀称美观。
(2)掌握执笔、运笔的正确方法。
(3)掌握汉字笔画的书写,间架结构的安排,纠正书写毛病。
(4)掌握书写款式,卷面干净,留有天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
(5)掌握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培养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训练方法
开设书写规范汉字课程。
注重汉字书写能力的日常训练。
拟大一至大三每学期每周一、三晚组织学生开展集中练写汉字,教师适时指导,时间半小时左右。
(三)考核标准
参照相关课程考核要求。
(四)考核办法
每学期进行一次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考试、汉字规范化考试在内的测试。
一般要求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参加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总表,并对成绩合格者发单项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三、常用文体写作
(一)训练目标
1、掌握学术论文、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申请报告、调查报告等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和技能。
2、掌握常用文体的语言特点。
3、掌握常见语病的类型和改正方法。
4、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
惯。
(二)训练方法
开设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课程。
(三)考核标准
参照相关课程考核要求。
(四)考核办法
结合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课程考核开展。
四、音乐
(一)训练目标:
1、唱歌:学生自选歌曲一首,有感情地演唱,发声方法正确,气息通畅,吐字清楚(可伴奏)。
2、器乐:会弹奏钢琴,能进行简单的自弹自唱。
除此以外能演奏
一种常见简易乐器。
(二)训练方法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
开设相应的课程,注重日常训练。
以练琴为例,要求学生大一至大二每周练琴不少于五小时。
(三)考核标准
参照相关课程的考核要求。
(四)考核方法
定期开展音乐技能测试,一般要求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参加测试。
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总表,并对成绩合格者发单项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五、美术
(一)训练目标
1、美术字。
会写黑体、仿宋两种美术字,并有一定速度。
2、简笔画。
在规定时间内画出10种以上的简笔画(含动物类、植物类、日常用具类);运用色块画法,自行设计、绘制黑板报报头。
(二)训练方法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
开设相应的课程,注重日常训练。
(三)考核标准
参照相关课程的考核要求。
(四)考核方法
定期开展美术技能测试,一般要求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参加测试。
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总表,并对成绩合格者发单项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六、教学技能
1、说课
说课技能训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
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的一种技能训练形式。
“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通常说一节课15—20分钟。
(一)训练目标
使学生通过说课技能的训练,具有初步把握教材能力和教学能力。
力求做到: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教学意图;说“清”练习层次。
(二)训练方法
结合日常教学论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说课技能训练。
(三)考核标准
参照相关课程的考核要求。
(四)考核方法
每个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后、毕业之前进行不少于6次的说课训练。
系(院)由学科教学论教师主导负责,并安排一定数量教师进行指导与考核。
同时做记录、备案,给予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不同等次的评价,记入学生成绩总表,并对成绩合格者发单项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2、课堂教学
教学技能训练是指教师设计学期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技能的训练。
教学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技能训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
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的技能及教学研究的技能。
(一)训练目标
1、教学设计
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通过训练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课后能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
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能够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3、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
了解课外教学活动的特点、方法、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够组织和指导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
4、使用教学媒体
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及其软件编制的方法。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及简易教具。
5、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
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
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训练方法
结合教学论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教学技能训练。
定期开展模拟课堂活动。
(三)考核标准
参照相关课程考核要求。
(四)考核方法
成绩考核结合各专业教学论课程进行,注重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对成绩合格者发单项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指小学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班主任工作技能主要包括集体的组建和教育技能、个体的教育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
(一)训练目标
1、集体的组建和教育
了解建设班集体的几个重要环节,掌握组建班集体的主要方法;了解在中学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能组织各种活动;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个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