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酸碱滴定法(ⅰ)课件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4
4.1.1 酸碱质子理论
1. 酸碱的含义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举例: 酸
HAc
H2CO3 HCO3- NH4+ H6Y2+ (CH2)6N4H+
碱
质子
Ac-
+ H+
HCO3- +
H+
CO32-
+
H+
NH3
+ H+
H5Y+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9
3. 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其常数
➢ 定义:
• 发生在溶剂间的质子转移→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s →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 H2O 既能接受质子又能给出质子→两性物质 • 发生在水分子间的质子转移→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溶液中: H2O + H2O
H3O+ + OH –
平衡浓度:指平衡状态时,在溶液中存在的每种型体的
浓度,用符号[ ]表示。
分布分数:指在弱酸(或弱碱)溶液中,酸(碱)以各种形
式(型体)存在的平衡浓度与其分析浓度的 比值,通常以δ表示。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5
4.2.2 一元酸溶液
HA
A- + H+
∵ c[HA][A]
∴ H A[H cA ][H A [H ] A []A ]1[[1 H A A ]]1[1 H K a ][H [ H ] ]K a A[A c][H A []A []A][HK ] aK a
水的离子积: K s K w [ H ] [ O H ] 1 .0 1 0 1 4
pHpO H14.00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0
4.1.2 酸碱离解平衡
✓ 酸定碱性的强度:
➢ 给质子能力↑强,酸的强度↑ 得质子能力↑强,碱的强度↑
✓ 酸定碱量的离解常数:
HA + H2O
H3O+ + A-
H3O+ + NH3
共轭酸碱对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7
✓ NaAc的水解(相当于Ac-弱碱的离解)
Ac- + H2O
OH- + HAc
共轭酸碱对
➢ 醋酸与氨在水溶液中的中和反应
HAc + NH3
NH4+ + Ac-
共轭酸碱对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8
小结 !!!
➢ 酸碱半反应不可能单独发生 ➢ 酸碱反应是两对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的结果 ➢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 ➢ 质子的转移是通过溶剂合质子来实现的
HA A 1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6
讨论
✓ Ka一定时,δHA和δA与pH有关 ✓ pH↓,δHA↑,δA-↓
pH < pKa,HAc为主 pH = pKa,[HAc] = [Ac-] pH > pKa时,Ac-为主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7
例:计算pH=5.0时,HOAc溶液(0.10mol/L)中
HOAc和OAc-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
解: H O A cK a [ H [ H ] ] 1 .7 8 1 1 0 .0 5 1 0 1 .0 5 1 0 5 0 .3 6
O A c10.360.64
[ H O A c ] c H A c 0 . 1 0 0 0 0 . 3 6 0 . 0 3 6 m o l / L
酸的解离常数:
Ka
[H3O ][A] [HA]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1
A- + H2O
OH- + HA
碱的解离常数:
[OH ][HA]
Kb [A]
讨论:
➢ Ka↑,给质子能力↑强,酸的强度↑ Kb↑,得质子能力↑强,碱的强度↑
➢ 共轭酸碱对HA和A- 有如下关系
KaKb Kw
第5 讲
共轭酸碱对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6
✓ 氨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NH3(碱1)+ H+
半反应2
H2O(酸2)
NH3(碱1) + H2O (酸2)
NH4+(酸1) OH-(碱2)+ H+ OH- (碱2) + NH4+ (酸1)
共轭酸碱对
✓ NH4Cl的水解 (相当于NH4+弱酸的离解)
NH4+ + H2O
[ O A c ] c O A c 0 . 1 0 0 0 0 . 6 4 0 . 0 6 4 m o l / L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8
4.2.3 二元酸溶液
H2C2O4 HC2O4-
HC2O4-+ H+ C2O42- + H+
K a 1 K b 3 K a 2 K b 2 K a 3 K b 1 K w 1 . 0 1 0 1 4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3
§4-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 分布情况——分布曲线
4.2.1 几个基本概念 4.2.2 一元酸溶液 4.2.3 二元酸溶液 4.2.4 多元酸溶液
+
H+
(CH2)6N4 +
H+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5
2. 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半反应: 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 醋酸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HAc(酸1)
半反应2
H+ + H2O(碱2)
HAc(酸1) + H2O (碱2)
Ac- (碱1) + H+ H3O+(酸2)
H3O+(酸2) + Ac- (碱1)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4-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4-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
分布情况——分布曲线 §4-3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4-4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4-5 一元酸碱的滴定 §4-6 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4-7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4-8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9 酸碱滴定法结果计算示例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2
讨论:
Ka1 H2PO4-
Kb3
➢ 多元酸碱在水中
HPO42- + H+ 逐级离解,强度逐
Ka2
Kb2
级递减
HPO42Ka3
PO43- + H+ Kb1
Ka1 Ka2 Ka3
Kb1 Kb2 Kb3
➢ 形成的多元共轭酸碱对中最强酸的解离常数Ka1对 应最弱共轭碱的解离常数Kb3
第5 讲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5-14
4.2.1 几个基本概念
酸度:指溶液中H+的浓度或活度,常用pH表示 酸的浓度: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酸的物质的量
(mol),又叫酸的分析浓度
分析浓度:指溶液体系达平衡后,溶质的各种型体的平
衡浓度之和,亦称总浓度。通常以摩尔/升 (mol·L-1或mol·dm-3)为单位,用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