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末叶以来,考古工作者门在法国西南部的阿里埃,多尔多涅和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布连等地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旧石器时代晚起人类洞窟,其中保存看许多当事人们创作的艺术遗迹。
这些遗迹就文化史的分期来看,分别属于奥瑞纳、梭鲁特和马格德林三个文化阶段;从时间来看,不出公元前4万年至前2万年之前的范围。
这些作品不但具有真正意义美的形式和惊人的工艺技巧,而且亦清楚地反映了其时代的社会面貌。
P2-3欧洲陶工艺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6000-前4000年)。
在当时的各个文化圈里都出现过陶器的制作。
P6欧洲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前期:装饰纹样以三角形、交叉线和平行线等几何纹样为主。
后期东欧彩陶工艺较为先进。
器形以小口大腹形态的壶为主,三足式的鼎、鬲和高加索式的双耳瓶亦较流行。
P7日本最早的陶工艺出现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绳纹文化”时代早期,此期的陶器底部呈尖行或圆形,器壁上用篦尖刻画出精美的纹样。
P9工艺美术发展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有了人既有了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伴随着人的诞生而产生的,它早于其他任何造型艺术。
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便是在“不灭”和“再生”再生的宗教信念和“为了来世”的美学观念的培育之下而发展的。
P13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便是在“不灭”和“再生”的宗教信念和“为了来世”的美学观念的培育之下而发展的。
P31两河流域工艺美术启示:五、值得强调的是,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与当时人们生存环境的联系十分密切,不论在工艺制品的造型上,还是在其装饰纹样中,都离不开动物形态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创作办法,这种方法代表了整个古代世界,尤其是古代东方工艺美术创作的风格特征。
P44古代波斯工艺美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特质:P59一巨大的包容能力。
二强烈的造型意识。
三浓郁的装饰情趣。
四鲜明的形式美感。
五丰富的材质机理。
六浓厚的世俗气息。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端,面积约8620平方公里。
自古以来,扮演了地中海文明的重要角色,这里的文明不仅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也是希腊文明的前源。
P94(所以)克里特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能够广泛与地中海沿岸各地区的文化接触和贸易往来,涉及北非的埃及文明、西亚的腓尼基、安纳托利等文明的养料,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文化。
克里特人是历史上最早的海洋民族和海洋文明的创立者,克里特岛是航海术的摇篮。
P95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发展情况和艺术特色的特点:P102一、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构成了地中海文明的主体,而地中海文明有代表了人类古代文明中最重要、最辉煌的部分之一。
二、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是东方文明相融合的结晶,它不仅是表现在具体的工艺手段和加工技术方面,也反映在工艺美学和公益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体现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的最高成就。
三、由于地中海区域的特殊地理环境,沿海各地区和个海岛之间的文化交流异常活跃,导致了这一区域工艺文化风格和艺术特征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倾向。
四、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表现出浓郁的原始人文主义特征和世俗性,对于现实生活,工艺美术处于全面服务的地位,因而,工艺美术作品少有宗教思想的束缚和宗教文化的制约。
五、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创作,始终与当时的商业贸易活动紧密联系。
六、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体现了东方工艺美术相融合的优势,因此,这一区域的工艺美术制品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雅典在古代希腊是工商业城邦的典型代表,而斯巴达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奴隶制城邦的代表。
P106埃克西亚斯——黑纹式盛期最优秀的制作者和绘饰者之一。
他的创作活动在公元前6世纪末。
在10多件陶器上可以见到他的名字,其中有两件彩绘陶器上刻有铭文。
——代表作《阿钶琉斯uhe埃亚斯玩骰子》、《或奥尼索斯在船上》。
P112红纹式是在赤褐或黄褐色的陶壁上用黑色或深褐色作勾勒和装饰,然后再在形象以外的部分涂上黑色色料。
P114早期希腊金属工艺曾受到古代埃及的明显影响,多用圆、三角、折现、平行线等几何纹样装饰,即使动物和人物的造型,也都统一在以一种几何形式的样式之中,如人的上身、动物的颈、肩皆概括为三角形,臀部和股部则塑造为圆弧形,使得作品形式单纯、表现有力,增加了装饰性和观赏性。
P118铜镜是古希腊金属工艺制品的又一代表性,《狂舞的密涅》便是一件出色的作品。
镜背的画面主题是侍奉酒神的密涅,她以舞蹈形式出现,头部向后倾倒,两眼微闭,动作清雅。
在人物的外形轮廓内覆满银质装饰,然后施加线刻。
P119艾特鲁利亚人是极富装饰才能的,他们创造的各类工艺品,应该被看做是古罗马工艺美术的先声,因为古罗马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把欧洲古代工艺美术推向了极盛时期。
P126罗马赤陶是在初具规模的手工作坊中产生的。
多样的器型是由模型翻制的,造型十分规范。
其独特的朱红色泽,是在继承了希腊制陶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将干坯侵入含铁成分较高的泥浆中,拖挂一层薄薄的陶衣,晾干后在1000度左右的氧化焰陶窑中烧成。
这样,施挂器表的含铁量较高的陶衣在烧制时形成氧化铁,呈朱红色。
这种朱红色的陶器,几乎都有浮雕装饰,而且大致都是嵌花贴饰或模型翻印而成。
P134工艺美术的特征(艾特鲁利亚和古罗马工艺美术特征):一、在材质应用、造型设计、装饰纹样及制作技术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与发展,它们将古代工艺美术更为全面、完整地推上了一个台阶,并对齐后欧洲地区工艺美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神话、文学主题和风俗人物形象作为装饰的主体,使作品充满了人间情调,通过人像的表现,为工艺美术注入了浪漫的情趣和文化的内涵。
大量工艺美术作品的装饰纹样,皆以颂扬人、赞美人为主题,对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的体格和服饰、人的生活进行了具体的表现,反映了人的乐观情绪和生活态度。
这一点在古罗马工艺美术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三、充满了享乐主义气质。
工艺美术作品的材质选择、造型设计和装饰内容,皆以体现宫廷贵族的审美意识为最高准则。
豪华奢丽,精致细腻、刻意追求装饰性的表现,以及带有浓郁的宫廷艺术色彩为其重要特征。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古罗马的工艺美术中。
四、具备了显著的世俗特征,在大量工艺美术作品中反映了艾特鲁利亚和古罗马人的观世观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的世俗生活成为工艺美术中表现的主题,而宗教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微不足道的。
五、古罗马工艺美术即表现了强烈奔放、豪华奢丽的风貌,又体现出和谐典雅的美感,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艾特鲁利亚和古希腊工艺美术所确立的古典美的标准,为其后欧洲工艺美术的审美准则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六、强调立体的表现,善于在作品上进行附加的装饰是艾特鲁利亚和古罗马工艺美术的一大特征。
这种在三次元的立体物品上再进行立体的装饰或带有浮雕装饰的工艺制品不胜枚举。
不论是金属工艺、玻璃工艺、陶工艺、象牙工艺、还是玉石工艺的装饰技法,都是围绕立体表现而展开的。
这一特质,在之后的整个欧洲艺术发展中一直被延续下来。
P136白地多彩釉陶器,就是将白色泥釉拖挂在红褐色坯胎上,再用铅釉系的铜绿釉和铁褐釉描绘纹样,白地衬托出绿色和黄褐色纹样,类似中国的“唐三彩”。
有时在白色地釉上撒绿釉,产生新颖奇特的装饰效果,这一时期的器型以钵、盘为主,还有壶和碗。
——代表作品《白釉黄褐彩三提环陶壶》。
P140伊斯兰玻璃制品,玻璃灯具上:这些灯具多为清真寺专用的油灯,造型十分独特,一般皆为敞口束腰,大腹小足的形制,富有线条变化和节奏感。
P152伊斯兰工艺美术在艺术形式法则上注重:(1)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2)弧线与直线的统一。
(3)简洁与繁缛的统一。
(4)造型与装饰的统一。
(5)文字与形象的统一。
P153绳纹后期,陶器转向平面:表现特征是施纹方法以磨消手法为主,就是将器壁上绳纹的一部分磨消而形成纹样带。
器形开始小型化,渐渐发展成名利而充满韵律的纹样,开始有了涂上红色涂料的装饰手法,已经能制作出相当完美的陶器工艺品了。
P157 埴轮埴轮式古代的附属物,也可以说是贵族阶层的东西。
P158埴轮在日本各地均有发现。
埴轮按其形式和风格特征可分为“圆筒埴轮”和“形象埴轮”两大类型。
P158圆筒埴轮的基本特征是器物上呈圆筒状,类似器座,是一种抽象性很强的陶塑纪念物,被作为丧葬用品。
另有类似壶形,上端敞口、呈牵牛花状的埴轮,也颇具特色。
形象埴轮的形制非常丰富,它可以表现与人们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为其特征,是一种具象性很强的陶制纪念品物。
奈良时代,“唐三彩”的色釉来烧制的陶器,正仓院藏有一批“彩陶”,皆属此类。
P159江户时代:日本陶瓷工艺发生巨大变化的另一个标志便是陶器的出现。
P161绞缬染法成为染织工艺的主流。
P176友禅染的出项,是印染技术上的一场革命,这种技法可表现作者的想表现的内容。
江户时代中期,由于这种友禅染的出现,是近代日本的主要服饰小袖的装饰手法,也完全转变为染的形式,形成了崭新而美妙的艺术效果。
P176平安时代,日本工艺美术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完成了由“唐风”向“和风”的过渡。
P1771957年出土的伊费赤陶头像,是13世纪伊费王国艺术极盛期的作品。
P 184日本工艺美术受到禅宗及中国宋元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寂静而典雅的风格特征。
P177扎伊尔工艺美术:发现了不少釉陶制品,包括日用器具和陶塑。
带有雕饰的葫芦、编篮和斜纹席,、、、、、P191面具艺术在非洲具有悠久的历史、、、、、P194鲍勒人擅长有力而概括地制作各种面具,有多彩动物面具,象牙海岸,、、、、P200古代非洲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和意义归纳:P201一、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古代非洲工艺美术保持了一定的原始特征。
二、古代工艺美术带有显著的宗教性。
三、由于非洲幅员辽阔,部族繁多,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鲜明民族特征和地域风格。
、、、四、带有原始的自然主义风格或抽象风格。
五、古代非洲工艺美术的大量作品虽然是古老的,但在造型、装饰、和色彩等形式因素上,表现出浓郁的现代气息。
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人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和木器。
会铸造铜器及接近青铜器的器具,如小刀等,但在生产上很少使用。
P204印加文明产生在以今秘鲁为中心的安第斯山区。
P205今玻利维亚境内客客湖以南的蒂亚瓦纳科文化繁荣起来,最著名“太阳门”重达五吨的巨石雕成。
P205奥尔梅克文化则是新石期晚期的代表。
P206卡利马型的黄金细工以饰物和配饰品居多。
制作手段以锻金和雕金为主。
作品以流线型的轮廓构成了机器简括而新奇的造型,带有浓郁的现代审美情趣。
P214树皮画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至今仍流行的独特工艺。
P238大洋洲的器物装饰可根据其内容和风格特征归纳为4类:1几何图形2动物图案3植物纹样4人物图形P242剔刻装饰陶器:拜占庭出现了一种新型陶工艺,其制作方法是:先用赤褐色黏土制作坯体,然后拖挂白色化妆土,再进行剔刻装饰,使纹样产生红白对比,最后侵罩透明铅釉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