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解析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提示与建议:要学生探究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和平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的含义、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原因及中国政府的主张。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认识战后和平局面、正确认识发展问题,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能使学生结合现实国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事例,分析国际形势,理解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做法。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问题。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主张的和平崛起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对当今国际形势做了认真分析之后作出的正确决策,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中国的发展富强,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1、本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有三目内容
第一目讲: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引出人类渴望和平,关注谋求发展
第二目讲:“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此目的逻辑顺序为:和平问题的含义—→为什么维护和平—→和平问题成为时代主题—→战后世界和平局面——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发展问题的含义——为什么要重视发展——发展问题成为时代主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现状
和平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第三目讲:“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此目的逻辑为:
解决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努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总之,本框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和平、发展的含义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现状及主要障碍;三是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2、本框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的含义、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原因及中国政府的主张。
难点:认识战后和平局面、正确认识发展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采用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老师提出课题,创造问题情境,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如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教学活动过程】
[讲授新课]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多媒体显示课题)
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多媒体显示)
(播放影片)影片1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后果
影片2联合国关于发展问题的探索
通过两个影片引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二、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多媒体显示)
展示伊拉克小女孩《祷告和平》催生学生共鸣。
引出和平问题
展示教材关于和平问题的四个知识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完成3个问题(有学生回答)(一)和平问题(政治问题)
1、和平问题的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为什么要维护和平?
(1)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什么叫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4、如何正确认识战后世界的和平局面
展示4幅幻灯片
幻灯片1、《战争-贫穷-疾病-死亡》让学生感悟战争的残酷
幻灯片2、展示伊拉克战争时期各国的发展游行,让学生感悟人们渴望和平
幻灯片3、展示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让学生认识到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更不会随意使用核武器。
幻灯片4、展示经济的发展,各国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利益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有利防止战争的发生。
学生总结:二战后世界维持总体和平的原因
•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展示4幻灯片
幻灯片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和平
幻灯片2、播放《局部战争》影视材料
幻灯片3、播放影片9、11恐怖袭击
幻灯片4、展示爱滋病流行图片材料
通过展示感受让学生总结出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具体表现是: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些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②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③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疾病等问题更加突出。
通过对战后世界和平局面的认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过渡:展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卡片材料。
引出发展问题
(二)发展问题(经济问题)
学生自我阅读完成以下两个问题(学生回答)
(1)含义:
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A、含义:
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B、原因:
•战后50多年来,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
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均为罕见。
•世界经济发展从追求数量增长转为质量提高,重视知
识经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示两幅幻灯片:
幻灯片1、《饥饿的苏丹》照片,震撼人心
幻灯片2、苦难的非洲图片,
引出:(3)世界经济形势依严峻
表现: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还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C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困和饥饿现象
D、落后、贫困、危机、债务仍然与人类相伴随
实质: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南北问题。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展示南北差距地图及相关数据图左证发展问题的严峻性。
(三)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系(展示识记)
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而又互相影响的,是相辅相成的。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2)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过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需要我们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示幻灯片:思考三个问题
A、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霸权主义是指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
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径。
(2)强权政治是指超级大国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
意宰割别国人民,侵害他国利益的政策和活动。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强权就是真理
C、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
揭示出解决世界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解决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建立国际新秩序
(1)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和目的
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是做到四个保障,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见教材104页小字)3、光明的前途,曲折的道路[课堂小结]:
国际新秩序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法国埃维昂南北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讲话.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这是因为()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胡锦涛指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特征.经济全球化使市场更加开放,资金、技术、人才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为加强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经济全球化又使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
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二、综合探究
以“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参考内容(自主搜集材料)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背景
2、中国和平道路的内涵及其实现的条件
3、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困难
4、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