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教学设计
商洛市小学 刘印武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而设计的教学过程,根据课改下提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游戏形式使学生掌握连续跳跃障碍的能力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遵规守纪,互相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跳跃是人体最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小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也是小学生基本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学习跳跃的方法和提高下肢力量,发展弹跳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本节课中充分利用学生主体,把学生用活,采用游戏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合作精神,达到教学效果。为今后学生学习各种助跑的跳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跳跃能力及下肢力量还较差。本节课采用游戏的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跳跃的动作要领,享受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乐趣。使他们在不同的跳跃游戏中体会跳跃动作,寓乐于教学之中,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力量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四、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连续跳跃障碍的能力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2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3、通过情景游戏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其兴趣和合作意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练习 。
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连续跳跃障碍的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情景游戏法、分组轮换法
学法:学练法
七、教学流程
踏石过河单脚跨跃→双脚正面跳→双脚侧面跳→左右脚轮换连续跳→分组轮换高弹腿跳跃→双脚左右跳跃→双脚前后跳跃→左右脚轮换连续跳→单脚侧向移动跳跃→游戏石头剪刀布趣味练习→阶梯跳跃→放松激趣游戏
八、教案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教案
年级:四年级 任课教师: 刘印武 授课人数: 12人
课题 1、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2、游戏:立柱子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练习 。
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连续跳跃障碍的能力 。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连续跳跃障碍的能力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2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情景游戏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其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材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顺序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组织与要求 设计意图 时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强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基本部分
20`
~
25`
一、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1.分组单脚跨越
2.踏石过河-单、双脚跳跃练习
3.双脚正面、侧面连续跳跃练习
4.、轮换高弹腿跳跃练习
5.双脚前后、左右连续跳跃练习
6.单脚侧向移动连续跳跃
7.阶梯跳跃:更远距离的双脚跳练习
8、有高度和远度的练习
9、轮换进行各种方法的单、双脚跳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
、纠正指导、语言激励、分组、评价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落地轻盈.
2、巡视并选优生示范
3、引导学生集体练习尝试声音不同的区别
4、落地屈膝缓冲
5、引导学生大字格练习
6、引导学生归纳,并提示各种方法跳跃都要屈膝缓冲
7、引导学生加大远度跳跃练习,并提问:有什么困难?
8、验收各种练习方法
9、提高难度,有高度和远度的练习
学法:观察模仿、分组练习、自主体验探究、自评互评
1、自主练习
2、优生示范
3、集体各种方法练习
4、学生回答尝试不同方式跳跃练习
5、尝试大字格练习
6、明白各种跳跃方法都要落地屈膝缓冲
7、尝试有远度跳跃练习,并思考问题并总结要用力起跳
8、观察、理解
9、学生练习并体会
11、集体展示
组织:
★
☆ ☆ ☆ ☆
★ 教师
☆ 第一组学生
第二组学生
要求:体验、探究,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安全练习
1.本阶段的设计体现了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练中乐、乐中学、学中悟,从而逐步体会动作。
2. 本次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既是学习者又在学练过程中担任着体育器材的作用;在他充当器材与同学合作练习的同时,他是观察者也是教师随时提醒练习者动作要点,并积极配合同学完成练习;轮换时身体可以以充沛的体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练习。
3.教师的教法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巧妙地融进了指导、纠正、评价等方法。评价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舞台,结合同伴互助、互评,培养了团结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发展。
6
~
大
☆ ★
☆
☆
☆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游戏:
1、躲避食蚁兽
快速运垫子到躲避老师的追击
2、小蚂蚁搬家
集体大搬家,要求不能掉落食物 1、组织学生布置场地,并示范讲解规则及方法,引导学生分工
2、组织比赛
3、语言鼓励、评价 1、在教师的指挥下布置场地,观察、理解游戏方法
2、尝试、探讨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
3、竞赛
4、体验团队合作的快感 组织:
★
要求:团结协作,注意安全、遵守规则
3
~
小
~
器材
心
律
曲
线
图 心率( 次/分 )
170
150
130
110
90
70
0 5 10 15 20 25 35 时间(分)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52%;最高心率:170次/分;
平均心率:12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