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苎萝山》年代:唐作者: 李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作品赏析历来咏西施的诗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不少,李白的这首《西施》显得寂寂无名,连同时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也知名于它。
但我还是要讲它,由它我们可以知道大诗人李白对人生的一些态度。
照例列诗如下: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本是越国乡村平凡农家人的女儿,但她天生丽姿,“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从古到今,所有的美丽女子和她比起来都要逊色,她的美貌令清艳的荷花都愧羞不如,“沉鱼之容”是谓西施也。
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
一个“弄”字把女儿家戏水的娇柔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闲”字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细心的读者大可以展开联想,碧水见手如柔荑浮,清波见眼如秋波横。
古人以“语不露齿、笑不露齿”为美,哪怕牙再皓白细碎整齐,这种“皓齿信难开”是一种含蓄之美。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比上句更美,因为它情韵更动人。
西施为什么“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呢?其实,这两句是承接上两句而来的,场景同一,还在碧水清波里,西施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于是以水为镜,浅窝含笑,对着水中的“碧云”“沉吟”,自我陶醉起来,一定要注意“碧云”,说明云在水里。
这样,一幅少女浣纱弄水,后来顾“镜”自怜的图景便飘在眼前了。
一个“吟”说尽了“正当最好年龄的女子”无限心事,此字最妙,喜悦之上似有淡淡的愁绪飘着,叫人又爱又怜了。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西施从一个“越溪女”成为“吴宫妃”的过程一笔带过,“绝艳”“扬蛾”再次表现了西施之美。
这两句比较平庸。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在文采上依然平庸,但隐约透露出诗人渴望的人生追求境界,诗人才华卓绝,建功立业理所当然,“杳渺讵可攀”说明李白希望追求的政治成绩不是一般的,而是大的作为,是超出一般的“讵可攀”的作为。
希望高,而失望多,李白一生痛苦皆由政治期望太高所致。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承接上两句,再次透露出李白强烈的政治述求。
从全诗,我们不妨把西施的美貌看作诗人才华的自况、自比,西施终于“一破夫差国”,而诗人在政治上一事无成,“千秋竟不还”既有对西施历史功绩的赞赏,也有自叹自伤的袅袅愁绪升腾。
全诗最有文采的是“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四句。
李白又诗云:“两人对坐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最后一杯是斟酌给山花的,李白与大自然是无隔离的,故能把景写活。
--雪浪花2《寄人》年代:唐作者: 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作品赏析【注解】:1、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2、多情两句:指梦后所见。
【韵译】: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评析】:??这是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
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
前二句是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是埋怨伊人无情,鱼沉雁杳。
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
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从这诗深情宛转的内容看来,诗人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
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
在封建宗法社会的“礼教”阻隔下,既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到底能够了解自己。
这是题为《寄人》的原因。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
“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
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
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
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
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象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
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
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
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
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
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
“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
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
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刘逸生)3《落花》年代:宋作者: 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作品赏析[注释](1)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
(2)青帝:掌管春天的神。
(3)谴:让,使。
[译文]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4《竹枝词》年代:唐作者: 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竹枝词》含思宛转,清新活泼,音节和谐,语语可歌。
特别是把比兴揉而为一,此诗兴中有比,比中有兴,颇富情韵。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
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
当她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的时候,这种藏在心头的感情顿被触发,因而托物起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描绘出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
山桃遍布山头,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花开之盛。
一眼望去,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而山下呢,一江春水拍山流过,一个“拍”字,写出了水对山的依恋。
这两句写景,却又不单纯写景,景中蕴涵着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意。
但这种托物起兴,用意隐微,不易看出,于是诗人又在兴的基础上进而设喻,使这种情意由隐而显。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少女的心绪。
“花红易衰似郎意”照应第一句,写她的担心。
一个“红”字,说明鲜花盛开,正如小伙子那颗热烈的心,让人高兴;但小伙子的爱情是否也象这红花一样易谢呢?“水流无限似侬愁”,照应第二句,写少女的烦忧。
既相恋,又怕他变心,这一缕淡淡的清愁。
就象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诗所表现的是初恋少女微妙、细腻而又复杂的心理,十分传神。
诗的格调也明朗、自然,就象所描绘的红花绿水一样明媚动人。
而诗的情境的创造、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却恰恰是靠了这个最明显、最巧妙的手法──比兴。
(张燕瑾)5《生查子》年代:唐作者: 牛希济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擘桃穰,人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6《汉广》年代:先秦作者: 诗经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译文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赏析一位砍柴的樵夫,路遇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子,顿生爱慕之情。
他明知这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单相思,便以一首山歌唱出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
这当中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性爱总是自私的,并且常常是功利的。
男子见到漂亮女子总会动心,女子见到英俊男子也会动情。
由动心、动情想到占有、嫁娶婚姻,这便是功利的态度。
再进一步,当得知自己所倾慕的人将为或已为别人占用时,便会妒忌,吃醋,甚至采取行动做出蠢事来。
单相思的心境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对象当作审美对象;摆脱功利的目的和眼光,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她或他,不也是一种选择吗?单相思的失望和所谓痛苦,实际上是功利欲求遭到否定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一方在事实上不可能把对方拒为己有,自己的欲求注定了不可能实现,在心理上遭受了挫折,于是便以某种方式来作心理上的转移和排遣。
凡胎肉身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很难在两性关系中完全摆脱功利目的的左右,很难采用一种纯粹的、无关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另一方。
男女双方,要么是情人、恋人、夫妻,要么是陌生人、仇人、敌人。
是私欲使恋爱中的人变得狭隘、自私,甚至心理变态。
这大概也是两性关系固有的特点?是的,谁都不愿去培植不开花、不结果的植物。
耕耘是为了有所收获。
为耕耘之后一无所获而哀歌,完全值得同情。
况且,这种哀歌有时竟会很动人,很伟大。
7《关雎》年代:先秦作者: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作品赏析【注释】:雎鸠:水鸟名,即鱼鹰。
传说它们情意专一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荇菜:水草名寤:睡醒,寐:睡眠[1]:音帽,有选择之意《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