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高清视频系统技术规范》-2012

《数字高清视频系统技术规范》-2012

ICS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247 —2012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Digital High-Definition & Visual Surveillance System2012 – 05 - 04 发布 2012 - 08 - 05 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41 范围--------------------------------------------52 规范性引用文件----------------------------------5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64 系统设计原则------------------------------------95 系统管理---------------------------------------106 系统技术参数-----------------------------------107 系统设计---------------------------------------138 施工-------------------------------------------169 方案论证、工程检测、竣工验收要求---------------1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备选器材的技术要求----------252前言本标准是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通用技术规范,可作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的参考依据,也是保证我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维护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在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福建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和福建省公安厅关于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本着从实际出发,以高清、网络、数字及智能的技术特点为基本原则,结合当前的软件、网络、通信以及安防器材的发展,针对我省安防领域,制定了措施得当、管理到位、引导正确、切实有效的地方标准。

本标准对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基本的技术和系统配置要求,制定了系统的功能设计、工程施工和验收以及管理应遵循的规定。

本标准所指的数字高清视频监控原则上要求建设、使用720P及以上产品与系统,但可兼容已经建设的分辨率720P以下的数字或模拟系统。

本标准由福建省公安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公安厅科技通信处、福建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罗普特(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天马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东升、阮星、陈佑、陈奋忠、黄文、陈延安、李满生、郑维宏、赖齐、翁玉官、林毅坚、林新章。

本标准由福建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办公室负责条文的解释。

3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是进行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系统检验、竣工验收等通用性规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669.1-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669.2-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2部分:安全技术要求GA/T 669.3-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3部分:前端信息采集技术要求4GA/T 669.4-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 4 部分: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A/T 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5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T 669.6-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 6 部分: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技术要求GA/T 669.7-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 7 部分:管理平台技术要求GA/T 669.8-2009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 8 部分:传输网技术要求GA/T 669.9-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 9 部分:卡口信息识别、比对、监测系统技术要求GA/T 669.10-2009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0部分:无线视音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 793-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合格评定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GB 50348-2004、GB 50395-2007、GB 50174-2008、GA/T 75-1994、GA/T 669.1~GA/T 669.10、GA 793-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Digital High-Definition & Visual Surveillance System5利用数字高清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1.2监控中心 surveillance & control centre安全防范系统的中央控制室。

安全管理系统在此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人员或子系统。

3.1.3监控平台 monitoring platform对联网系统内的监控资源进行集成和处理,对设备、用户、网络、安全、业务等进行综合管理,提供相关信息服务的平台。

用户通过调用监控平台的服务来进行监控管理、业务处理和指挥调度等应用。

3.1.4用户终端 user terminal是监控系统的使用者。

用户登录到监控平台,使用平台提供的视频资源和服务,并进行监控管理和业务处理。

主要包括用户终端和应用系统。

用户终端是指监控系统客户端,应用系统可以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管理系统等。

3.1.5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video integate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由多级监控平台联网组成,将全省范围内的各类监控资源进行统一的汇聚和管理,并且向各类用户以及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图像资源服务。

63.1.6卡口监控系统 toll-gate system卡口监控系统除了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利用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通信等技术对经过该路段的车辆图像和车辆信息进行全天候实时采集、识别、记录、比对、监测的系统。

利用该系统可完成布/撤控、报警、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3.1.7SIP 协议 SIP protocol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制定的,用于多方多媒体通信的框架协议。

它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

如无特殊说明,本标准中的SIP协议,指由《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标准第五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T 669.5-2008)中规定的SIP协议和相应技术规范。

3.1.8高清视频 high definition video指视频经过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720P(含)以上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为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 (1080P/i)等。

3.1.9视频内容分析 Video Content Analysis指能够识别和标记出视频内容中特定的特征,进行智能化搜索,并对人体的特定特征进行识别和分析,如智能动作检测、人数统计、摄像机篡改检测、触发区检测等。

7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VR 数字硬盘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NVR 网络视频录像机(Network Video Recorder)SIP 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VAC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urveillance Video and Audio Coding)4 系统设计原则系统除应满足GB 50348-2004中3.1条的要求外,还应遵从以下原则:4.1数字高清监控系统的音频、视频和数据信号从信源采集、编码、调制、接收、处理和显示的全流程均采用数字高清技术,且监控中心通常只进行数字信号的控制处理和存储。

4.2规定基于 IP 网络的数字高清监控系统应统一采用 SIP 协议,非 SIP 协议的设备或监控网络通过 SIP网关转换连接。

视频压缩编解码采用 H.264/MPEG-4/SVAC、音频编解码采用G..711/G..723.1/G..729/SVAC标准。

4.3 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系统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

4.4系统宜采用运动目标检测、轨迹跟踪、行为分析、目标识别、快速图像检索、多元信息融合分析等智能化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84.5本标准提出的技术参数 A 级指标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场合,B 级指标是最低要求。

5 系统管理5.1系统建设应纳入相关单位或部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其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设规模,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和竣工验收。

5.2系统由福建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指导实施,将省、市、县际间的治安卡口及社区、单位建设的涉及公共安全的视频监控信息与公安机关联网。

6 系统技术参数6.1图像质量实时图像质量不低于5级(五级损伤制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回放图像质量不低于4级(五级损伤制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6.2图像灰度等级实时图像灰度等级≥10级;回放图像灰度等级≥9 级。

6.3图像分辨率A级:实时图像分辨率≥1920×1080(1080P);B级:实时图像分辨率≥1280×720(720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