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园林病虫草害识别和防治任务3 钻蛀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本节知识点1. 天牛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2. 蠹虫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3. 木蠹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4.透翅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5.其它钻蛀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本节重点上述害虫的综合防除方案本节难点上述害虫的生活习性钻蛀性害虫:指在植物的枝干、茎、嫩梢及果实、种子内蛀食的昆虫,以幼虫或成虫匿居其中钻蛀危害。
园林植物枝干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的天牛、小蠹虫、吉丁虫、象甲,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螟蛾,膜翅目的树蜂、茎蜂等。
多数枝干害虫为“次期性害虫”,危害树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植物,以幼虫钻蛀树干,被称为“心腹之患”。
蛀干害虫的特点是:①生活隐蔽。
除成虫期营裸露生活外,其它各虫态均在韧皮部、木质部营隐蔽生活。
害虫危害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被害征兆,则已失去防治有利时机。
②虫口稳定。
枝干害虫大多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天敌少,虫口密度相对稳定。
③危害严重。
枝干害虫蛀食韧皮部、木质部等,影响输导系统传递养分、水分,导致树势衰弱或死亡,一旦受侵害后,植株很难恢复生机。
蛀干害虫的发生与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适地适树,加强抚育管理,合理修剪,适时灌水与施肥,促使植物健康生长,是预防次期性害虫大发生的根本途径。
4.3.1 天牛类天牛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
主要种类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双条合欢天牛r、菊小筒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合欢双条天牛、松褐天牛等。
一、天牛类主要害虫(一)星天牛1.分布与危害国内广泛分布,寄主广泛,可危害厚朴、梧桐、枇杷核桃、桃、李、杨、柳等植物。
2.形态特征(1)成虫:长27-40mm,壮硕。
体和前翅漆黑色具光泽,每个鞘翅上散生大小白斑约20个,基部有黑色小颗粒。
触角黑色。
(2)幼虫:老熟幼虫长38-60mm,乳白色至淡黄色。
头部褐色。
前胸背板黄褐色,骨化区呈“凸”字型。
气门9对,深褐色。
(3)蛹:纺锤形,长30-38mm。
(4)卵:长椭圆形,长5-6mm。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南方1年1代,北方2~3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
成虫5~7月羽化飞出,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咬食枝条嫩皮补充营养。
产卵时先咬一“T”形或“八”字形刻槽。
卵多产于树干基部和主侧枝下部,以树干基部向上10cm以内为多。
每一刻槽产一粒,产卵后分泌一种胶状物质封口,每雌可产卵23~32粒。
卵期9~15 d,初孵幼虫先取食表皮,1~2个月以后才蛀入木质部,11月初开始越冬。
与星天牛相似的种类有光肩星天牛。
(二)桑天牛1.分布于危害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杨、柳、榆、枫杨,油桐、山核桃、柞、柑桔、枇耙、苹果、犁、枣、海棠、樱花、无花果等园林树木。
幼虫蛀食枝干,轻则影响树体发育,叶小而薄,重则全株枯死;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降低工艺价值,严重受害时常整枝、整株枯死。
2.识别特征成虫的体与鞘翅都为黑色,密被黄褐色绒毛,一般背面呈青棕色,腹面棕黄色,深淡不一。
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占全翅1/4到1/3强的区域。
鞘翅中缝及侧缘、端缘通常有一条青灰色狭边。
翅内外端角有刺突。
幼虫体长60mm左右,圆筒形,乳白色。
第1胸节发达,背板后半部密生棕色颗粒小点。
其中央夹有3对尖叶状凹皱纹。
3.生活习性南方每年1代,江、浙等省2年一代;在北方2或3年完成1代,以未成熟幼虫在树干孔道中越冬。
成虫于6、7月间羽化后,一般晚间活动有假死性,喜吃新枝树皮、嫩叶及嫩芽。
被害伤痕边缘残留绒毛状纤维物,伤根呈不规则条块状。
卵多产在直径10~30mm粗的一年生枝条上。
先咬破树皮和木质部,成“U”字形伤口,然后产入卵粒。
卵经两周左右孵化,初孵幼虫即蛀入木质部,逐渐侵入内部,向下蛀食成直的孔道,老熟幼虫常在根部蛀食。
化蛹时,头向上方,以木屑填塞蛀道上、下两端。
二、天牛类的防治措施(一)适地适树,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对在天牛发生严重的绿化地,应针对天牛取食树种种类,选择抗性树种,避免其严重危害;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除古树名木外,伐除受害严重虫源树,合理修剪,及时清除园内枯立木、风折木等。
(二)人工防治。
①利用成虫羽化后在树冠活动(补充营养、交尾和产卵)的一段时间,人工捕杀成虫。
②寻找产卵刻槽,可用锤击、手剥等方法消灭其中的卵。
③用铁丝钩杀幼虫。
特别是当年新孵化后不久的小幼虫,此法更易操作。
(三)饵木诱杀。
对公园及其它风景区古树名木上的天牛,可采用饵木诱杀,并及时修补树洞,干基涂白等,以减少虫口密度,保证其观赏价值。
在泰山岱庙内,用侧柏木段做饵木,诱杀古柏上的双条杉天牛,每米段可诱到百余头。
(四)保护利用天敌。
如人工招引啄木鸟,利用天牛肿腿蜂、啮小蜂等。
(五)药剂防治。
在幼虫危害期,先用镊子或嫁接刀将有新鲜虫粪排出的排粪孔清理干净,然后塞入磷化铝片剂或磷化锌毒签,并用粘泥堵死其它排粪孔,或用注射器注射80%敌敌畏、50%杀螟松50倍液、或采用新型高压注射器,向树干内注射果树宝。
在成虫羽化前喷2.5%溴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
4.3.2 吉丁虫类4.3.3 小蠹类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为小型甲虫。
大多数种类侵入树皮下,种类不同,钻蛀坑道的形状也不同,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主要种类有松纵坑切梢小蠹、松横坑切梢小蠹、柏肤小蠹等。
一、小蠹类主要害虫(一)松纵坑切梢小蠹1.分布与危害属鞘翅目小蠹虫科。
分布广,我国南、北方松林均有分布。
主要危害马尾松、华山松、油松、赤松、樟子松等松类。
成虫补充营养时钻蛀松树顶梢,使被害梢头枯黄脱落,如同切梢一般,故得名。
成虫产卵时喜产在衰弱木上,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内蛀坑道,致使林木死亡。
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3.5~4.7mm,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泽,并密布刻点和灰黄色绒毛,前胸背板近梯形,上具清晰刻点和棕色细茸毛,前翅基部具锯齿。
前翅上点刻沟由大面清晰的刻点组成,排列整齐,列间部显著宽于刻点沟,上面具有小而尖的瘤起和竖起的绒毛。
前翅斜面上,第2列间部的瘤起和绒毛消失,光滑稍下凹。
3.生活习性 1年1代,以成虫越冬。
南方在枝梢内越冬,北方(辽宁、吉林、山东)大多数成虫从被害梢转到被害木干基周围土内越冬。
坑很短,外方残留木屑。
在辽宁、山东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蛰飞至新梢上补充营养,然后再侵入衰弱木、风倒木、风折木等。
成虫先咬侵入孔,交尾后再咬蛀与树干平行的母坑道,并将卵产在坑道两侧。
卵期9~11 d,幼虫孵化后,在母坑两侧横向蛀食,咬与树干略成垂直的子坑道。
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化蛹。
5~7月出现成虫,再侵入新梢蛀食,成虫有转梢危害习性,一头成虫能钻蛀几个新梢。
10月上、中旬开始越冬。
(二)柏肤小蠹1.分布与危害又名侧柏小蠹。
分布于山东、江西、河北、甘肃、四川、河南、陕西、台湾等省。
主要危害侧柏、桧柏、柳杉等。
以成虫蛀食枝梢补充营养,常将枝梢蛀空,遇风即折断,发生严重时,常见树下有成堆的被咬折断的枝梢。
繁殖期主要危害枝、干韧皮部,造成枯枝或树木死亡。
2.识别特征成虫体长2.1~3.0mm,赤褐或黑褐色,无光泽。
鞘翅上各有9条纵纹,鞘翅斜面具凹面,雄虫鞘翅斜面有栉齿状突起。
3.生活习性在山东泰安一年1代,以成虫在柏树枝梢越冬。
翌年3~4月份陆续飞出,寻找树势弱的侧柏、桧柏蛀圆形孔侵入皮下,交尾后雌虫向上咬筑单纵母坑道,并沿坑道两侧产卵,4月中旬初孵幼虫出现,主要在韧皮部构筑坑道危害。
5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化蛹。
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飞至健康柏树或其它寄主上咬蛀新梢补充营养,成虫至10份中旬开始越冬。
二、小蠹虫类的防治措施(一)园林技术防治。
加强抚育管理,适时、合理的修枝、间伐,改善园内卫生状况,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本身的抗虫能力。
伐除被害木,及时运出园外,并对虫害进行剥皮处理,减少虫源。
(二)诱杀成虫。
根据小蠹虫的发生特点,可在成虫羽化前或早春设置饵木,以带枝饵木引诱引诱成虫潜入,并经常检查饵木内的小蠹虫的发育情况并及时处理。
(三)化学防治。
利用成虫在树干根际越冬的习性(如松纵坑切梢小蠹等),于早春3月下旬,在根际撒辛硫磷等粉剂,然后干基培土,高4~5cm,杀虫率达90%以上。
在成虫羽化盛期或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3 000倍液。
4.3.4 透翅蛾类危害园林植物的蛀干类害虫除了前面介绍的几类外,重要的还有鳞翅目辉蛾科的蔗扁蛾、透翅蛾科的白杨透翅蛾、葡萄透翅蛾、蝙蝠蛾科的柳蝙蛾等。
一、以白杨透翅蛾为例(一)分布与危害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危害杨柳科植物。
以幼虫钻蛀树干和顶芽,抑制顶芽生长,徒生侧枝,形成秃梢,蛀入树干后,被害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因此易造成枯萎或风折。
(二)形态特征(三)生活习性: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
翌年4月开始活动取食,5月上,中旬开始化蛹,6月初开始羽化成虫,盛期在6月下旬,羽化时蛹皮有2/3伸出孔外,并遗留在孔外经久不掉,极易识别。
成虫飞翔力很强,且极为迅速,白天活动,交尾产卵,夜晚静止于枝叶上不动。
卵多产于1~2年生幼树叶柄基部、有绒毛的枝干上、旧虫孔内、伤口及树干缝隙处。
幼虫孵化后爬行迅速,寻找适宜的侵入部位,在嫩芽上,幼虫能穿破整个组织,使嫩芽枯萎脱落;如在侧枝或主干上,即钻入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围绕枝干,钻蛀虫道,被害处形成虫瘿。
近9月下旬,幼虫停止取食,在虫道末端吐丝作薄茧越冬。
二、透翅蛾类的防治措施(一)消灭越冬幼虫。
可结合修剪将受害严重且藏有幼虫的枝蔓剪除,或用解剖刀等将虫瘤剖开,杀死幼虫。
6、7月份经常检查嫩梢,发现有虫粪或枯萎的枝条及时剪除。
如果被害枝条较多,不宜全部剪除时,可用铁丝从蛀孔处刺入,杀死初龄幼虫。
(二)可从蛀孔处蛀入80%敌敌畏乳油20~30倍液或用棉球蕉敌敌畏药液塞入孔口内。
(三)可在成虫羽化盛期,喷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以杀死成虫。
课后作业1.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钻蛀害虫的形态特点、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
2. 分组分别对校园、人民公园、东苑公园、涨面河内园林植物进行调查,调查钻蛀害虫的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3. 结合生产和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对校园内植物钻蛀害虫作出综合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