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蛀干害虫的防治措施

蛀干害虫的防治措施

蛀干害虫的防治措施
蛀干害虫幼虫深入枝干内部,单一防治措施难以奏效,
需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人工捕杀、药剂防治、伐除病株和
树种改良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造林措施:优化树种结构,营造混交林,建立二代林网,增加免疫树种、目标树种和诱饵树。

(二)生物防治。

利用蛀干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每年 5
月中旬,天牛幼虫进入活动期后,按每个小蜂等虫道悬挂一
个卵卡(约 50-100枚卵)的比例释放虫卵。

卵卡应悬挂于虫道
附近,便于小蜂等天敌迅速找到天牛幼虫。

对第一次释放虫
卵后虫口密度仍然较大的地段,可于7月下旬前后按每株树释
放 6-8头成虫的比例,于下午 17: 00时后集中释放天敌成虫
进行补充防治。

(三)人工防治。

在蛀干害虫的成虫发生期,采取物理或
化学的方法诱集成虫,进行人工捕杀。

(四)药物防治。

在幼虫发生期,采取虫道注射杀虫剂后封堵虫道的方法杀灭幼虫。

在幼虫期,将杀虫毒签插入蛀孔中至木质部,然后用湿泥堵住杀虫毒签四周,再用注射器注射有机磷农药1:50到虫孔,用湿泥封住虫孔。

当幼虫爬出时,可以用50倍的
氧化乐果乳油喷雾。

成虫羽化期,采用黑光灯趋光性诱捕,成虫夜间活动比较频繁,可以在夜间用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杀螟松乳油150~3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喷雾。

(五)伐除病林。

对虫蛀严重,已经丧失防护和经济价值的树木,按规定办理采伐手续,及时伐除销毁。

对危害严重的树采取人工修枝或高杆截头,剪除虫瘿集中烧掉。

对已经砍伐的杨树木材要经过熏蒸处理,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蛀干害虫的危害特点让防治工作比较艰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做好防治工作,广场管理人员做好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工作,充分调动防治积极性,利用科学发展观科学治理、综合治理,努力减轻害虫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