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质分析仪原理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电解质分析仪原理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Page 10
2、血清钠(Na+)测定及意 义
正常人体中钠约为40-44 mmol/kg 体重,其在细胞外液中占总钠量的 44%,细胞内液中占9%,骨髓中占 47%。体内钠有交换性钠和非交换 性钠,交换性的占75%,非交换性
(1)血清钠降低
① 钠的丢失,如自肠胃道丢失(呕吐、腹泻、肠瘘管等) 。 ② 高血糖,如糖尿病,因高糖浓度使血浆渗透压增高,细胞内的水向细胞外移
势,因而使膜面间的电位发生变化,在测量电极与参比
电极间产生一个D YOUR TITLE
测量过程:离子选择式电极,电极内含有已知离子浓度的电极液,通过离 子选择电极膜与样本中相应离子相互渗透,从而在膜的两边产生膜电位, 样本中离子浓度不同,产生的电位信号的大小也不同,通过测量电位信号 大小就可以测知样本中离子的浓度。 电极内液与样本之间的离子浓度差使电极膜产生电化学电位,这个电位可 由电极取出,输往放大器的输入端,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参比电极连 接并接地,电极电压可进一步放大。形成电压差,决定着被测样本的离子 浓度。
Page 9
Diagram
④ 大量组织损伤、急性血管内溶血, 可导致高血钾。这是细胞内K+大量 逸至血液中所致。
(3).注意事项 ①标本不能溶血,否则结果偏高。
②标本应及时分离血清,时间过长, 红细胞内钾外逸,使结果偏高。
③输入葡萄糖液后所取标本常可能 使结果偏低,因K+可随葡萄糖移 入细胞内。
⑤ 输入大量库存血,因库存血 时间越久,红细胞内钾逸出越多, 这是因为离体红细胞能量消耗, Na+—K+泵活性渐减弱,红细胞膜 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大量钾逸入血 浆中。
Page 7
Diagram
② 钾的不正常丢失,如 频繁呕吐、腹泻、消化 道内瘘管、胃肠道引流 等丧失大量消化液,使 钾丢失;又如长期使用 利尿剂,钾自尿中大量 排泄而致血清钾降低。
④ 酸碱平衡失调。
③ 激素的影响,如原发性和继发性 醛固酮增多症、柯兴综合征,或应 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或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使肾脏滞, 排钾,使钾排泄增多,血清钾降低。
Page 5
Diagram
IMS-972系列电解质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是建立在离子选择电极的 Nernst响应基础上,被测量离子活度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可用 Nernst公式表示:E=E0+(RT/NF)LNAX
E=离子选择电极在测量溶液中的电位 R=气体常数 T=气体
常数
T=绝对温度
F=法拉第常数
AX=溶液中被
Page 4
Diagram ADD YOUR TITLE
目前生产钠钾氯离子电极分析仪的厂家很多,电极基本相同,钠多 采用硅酸锂铝玻璃电极膜制成,,钾电极多采用结页氨霉素膜制成。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仪内的主要组成部分Na+、K+、Cl-电极都有规 定的寿命,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情况下,经多次保养电极,且保证 管道畅通,多次定标仍不能通过的电极,就需更换此电极 。 观察这些极损的电极,发现其报损的原因是电极内的电极液面低于 银针面。在测量样本时,测得的电位差无法通过银针传送给参比电 极,以做下一步的放大及测定。
4。血清总钙测定 (1)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2)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 (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Page 2
Diagram
5。血清离子钙测定 普遍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T
I
二。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极分析原理
T
L
溶液中被测离子接触电极时,在离子选择电极基质的含
E
水层内发生离子迁移。迁移的离子的电荷改变存在着电
电解质分析仪原理 及临床应用
鄂钢医院检验科 熊钻
一。电解质的常用检测方法
1。血清钾钠测定: (1)离子选择电极法 (2)火焰光度法 (3)酶法 2。血清氯化物测定: (1)离子选择电极法 (2)电量分析法 (3)硫氰酸汞比色法 (4)硝酸汞滴定法 3。血清(浆)碳酸氢根测定: (1)酶法 (2)电极法 (3)滴定法
测离子的活度
N=被测量离子的电荷数
从Nernst公式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电极电位与被测离 子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因此,只要通过测量电极电位就可以求 得被测离子活度。
Page 6
Diagram
三。血清电解质 分析的临床意义
1.血清钾(K+)测定及意义
血清钾浓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钾的平衡情况,但并 不完全一致,有时血清钾浓度较高,而细胞内可能低钾;反之, 慢性体内低钾时,血清钾却可在正常范围内。故判断结果时应 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及其他资料(如心电图)。 (1)血清钾减少 ① 钾供应不足,如长期禁食、幽门梗阻、厌食等,钾摄入量不足, 而肾脏对钾的保留作用差,尿中几乎仍照常排钾,致使血钾降低 。
(2)血清钠增高
① 体液容量减少,如脱水。
② 肾脏疾病,如急性和慢性肾小球 性肾炎.
③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或继发性 醛固酮增多症出现高血钠;柯兴 综合征可能有轻度血清钠升高, 或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 小管钠重吸收亢进,而致血清钠 偏高.
⑤ 周期性麻痹,发作期间血清K+ 明显降低。
⑥ 血液透析,也可能引 起低钾血症。
Page 8
Diagram
(2)血清钾增加 ① 肾功能不全,尤其在少尿或无尿情况下,排钾功能障碍可导 致血钾增高,若同时又未限制钾的摄入量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这种情况在急性肾功能不全尤易发生。 ②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发生高血钾,但很少增高至钾中毒 的情况;醛固酮缺乏或应用抗醛固酮药物时,因排钠滞钾而致 血钾增高的趋势。 ③ 酸中毒,由于H+进入细胞内,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引 起高血钾。
行,血浆稀释,钠被稀释而降低。 ③ 高温并大汗,可丢失钠,但血清钠常呈正常范围,这与同时有失水、细胞外
液浓缩有关。 ④ 高脂血症,由于血清中脂质多,钠浓度下降,血清水分被大量疏水分子所占
据,实质上,总体钠并不减少。 ⑤ 急性严重感染,可出现低血钠,其原因可能系体液和电解质调节不全;慢性
感染,如肺结核也可现低血钠,这可能 因细胞代谢障碍,Na+进入细胞而发生 轻度低血钠。 ⑥ 慢性肾功能不全 ⑦ 内分泌疾病 ⑧ 肝硬化 ,常有低钠血症 ⑨ 脑部疾病 ⑩ 心血管疾病 Page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