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计划表范文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计划表写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核心,不断深化幼教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幼教现代化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探索适合本园的园本课程和研究,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内部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的教育,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潜移默化幼儿,真正做到教师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全身心地投入幼教工作,有效的将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2、建议教师经常翻阅《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等幼儿杂志,加强对园本课程的研究。
鼓励教师经常上教育网,不断吸收新信息。
二、加强教科研工作,积极搞好园本研究 1、教科研是教育的先导,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也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根本的保证。
扎扎实实抓教科研,在“研“字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
要进一步分解落实,明确目标和任务,带领教师学习和探索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制定措施、按方案计划进行有效的测试工作,做好各种资料收集,保质保量进行课题实施。
2、继续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积极构建体现园本特色并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要求教师人人参加教改,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观摩、调研、研讨活动,定期交流教改经验,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争取机会组织教师参观先进幼儿园,扩大教师的视野,抓住到各园的听课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积极参加优秀教育活动案例评比活动。
平时班与班之间进行互相听课评课活动。
期初,教师制定专题研究题目,课间认真观察与探索,时常对自己的备课、上课、听课等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期末写一篇有质量的专题总结或教学笔记,并进行交流。
5、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新教师实施跟踪听课,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和调研。
利用每周二下午放学后一小时,对幼儿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业务培训。
要使研究有所成效,首先,要区分日常性,一般教研和专题性教研。
对全园幼儿开展了“八个一”活动等实验课题。
每次教研活动,通研教材、舞蹈、音乐、普通话、风琴、听音记谱、写字、画画等业务知识。
每学期记业务笔记10000千字,幼儿教师师每周记教育叙事笔记一次。
你可以通过分析幼儿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做出方案计划。
更多可查询红袋鼠快乐学习平台进行专业方面的了解大家知道幼儿是在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大环境影响下成长的。
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家庭和幼儿园对儿童影响力最大。
《中共中央 __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家庭、学习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园携手合作形成1+1>2的强大合力,对于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及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要使家园形成合力,首先,相互沟通是十分必要的,沟通与共育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合作关系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第三,教师应将实现家园共育的实现方法扎扎实实地运用到工作中去。
我想,只要能做到以上所述就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正文:大家知道幼儿是在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大环境影响下成长的。
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家庭和幼儿园对儿童影响力度最大。
《中共中央 __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家庭、学习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园携手合作形成1+1>2的强大合力,对于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及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要使家园形成合力,相互沟通是十分必要的,沟通与共育是密切相关的。
一、沟通是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步受到人们关注并已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表明,沟通是双向的,但老师应更主动的、经常的与家长沟通。
家长和教师要围绕孩子的发展,将孩子在家、在园的情况相互沟通,共商对策,密切配合,共同育儿。
此外,还要在对孩子的认识上,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交换看法,以便取得共识,促进家园教育的一致。
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二、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合作关系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长期以来受狭隘教育观的影响,教师只把家长看成是完成幼儿园教育计划的配合者,是幼儿园旨意的执行着,将家长工作目的看成是教育家长,从而导致家长的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形不成教育孩子上的双向互动,也不可能使家园共育取得良好结果。
当然,幼儿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在新的教育理论及新的教育方法等方面比家长较为丰富;但家长从孩子出世,对孩子的了解要比教师要深刻的多,并且有不少家长不仅有教高的文化层次和阅历,还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只有建立良好的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互相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局面,达到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三、家园共育的实现方法为实现家园共育,教育要具备与家长沟通,组织家长参与教育,提高家长育儿水平的技能。
1、家园沟通方法平时,家长与班级教师接触较多,所以教师应制定学期家长工作计划,做好家园沟通。
其中沟通方法有: (1)做好家访及学期初、期末家长会,做到全面了解幼儿。
开学前半个月对幼儿进行家访,请家长做好入园准备,做好家访记录并对家访情况做初步分析。
在学期初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概况,学期教育教学计划,选举家长代表,并与家长作双向沟通,增进了解;期末家长会向家长汇报本期的各项工作实施情况,提出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的建议并征求家长对班级工作___。
(2)教师与家长做到及时沟通利用晨间接待与家长简短交谈,快速、准确的了解当日幼儿身体和情绪状态,以便在一日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实施个别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离园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便于家长配合教育。
(3)加强反馈工作每周周末,教师填写《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反映幼儿一周学习生活情况。
请家长填写幼儿在家情况及意见建议;及时更换每周教学活动计划表,切合实际填写家长工作,使家长心中有数,以便家园配合,保证教育结果。
(4)家长开放日幼儿园设开放日是家园沟通的方式之一,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在开放日活动中,让家长通过参加、观摩,直接具体的了解幼儿在班集体中的各种行为表现,从而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长、兴趣等。
对家园共育有了清楚的认识。
2、家长参与方法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增强了家园互相了解的透明度。
要注意,不能让家长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家长这重要的作用。
家长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参观、郊游、家园同乐运动会、游戏活动等。
通过家长的参与,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并且使家长也了解老师的辛苦和情怀,对老师更尊重体贴,配合工作就更加主动了。
3、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的方法《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
”幼儿园应在家长有了一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地促进家园联系,帮助家长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幼儿园信息。
可以设立“教育经验”、“大家谈”等栏目。
让家长现身说法,交流知识和经验,以达到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通过上述,我们应了解到,实现家园共育不仅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园教育的和谐一致,促进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的提高。
为幼儿园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及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我们要极为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
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一日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育幼儿的需要,还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
而幼儿进入大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接触面的拓宽,各方能力都有了发展和提高,如动手动脑能力等都高于中小班水平,因此我根据大班幼儿需要制定了以下一日活动安排。
一、晨检及区域活动1.教师来园热情迎接幼儿,接待家长,幼儿能礼貌地向老师及同伴问好,向爸爸妈妈说“再见”。
2.幼儿接受晨检,不带危险物品及玩具来幼儿园,教师要了解幼儿身体状况及情绪状态。
3.加强对患病儿和体弱儿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
4.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在区域中幼儿能认真专注地进行操作,教师要巡回观察幼儿,适时的对幼儿进行引导。
区域活动结束幼儿能自己好材料,按老师的指令收放区域材料,并做到物归原处。
每周五为户外区域大活动。
二、早操(集体活动)1.幼儿随音乐排好纵队,并能随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做操时幼儿要认真遵守纪律、不说话、按节拍做动作,动作要协调。
2.排队有秩序地上厕所,男孩去男厕所,女孩去女厕所。
3.如厕完洗手、洗手时要用肥皂,洗后在洗脸池内甩水,之后用小毛巾擦干4.喝水时提醒有秩序不拥挤,喝完后水杯放回原处。
三、教室集合点名回教室后,集合点名要求幼儿保持安静,认真听老师点名,点到名字的孩子要声音洪亮干脆的答“到”。
四、教育活动1.请小朋友坐好,活动前转入安静状态。
2.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有问题举手。
别人回答问题时别乱说话,养成倾听的习惯。
3.教育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上厕所、洗手、喝水.五、区域自由活动1.大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为满足幼儿的需要,我班经常开展一些动手操作方面的活动,例如捏东西、折纸、粘东西、编东西、缝织东西等,我们很好的利用了我们浮来山镇的乡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绿色教育,每次开展此类活动幼儿积极性都很高,学得也非常的认真、投入,教师随时为幼儿提供帮助。
2.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材料弄乱,能及时调整活动材料。
3.将制作好的作品摆放到区域,美化教室环境,供幼儿观赏玩耍,实用性很强4.活动完毕、提醒幼儿洗手、喝水后放学。
六、午餐、散步1.午餐之前如厕、洗手,不乱跑,不大声喧哗。
洗手时要注意把袖子挽起来,洗手六步法要掌握,洗好以后必须把水甩在池子里,然后用有小手绢擦干净,做好餐前准备。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吃饭前要提醒,保持安静,不乱说话,注意不把菜掉到桌子上,不把馒头放在桌子上,不可以挑食。
3.要把碗放在桌子上用手扶着碗吃饭。
4.吃完饭要用毛巾擦嘴、漱口、并把餐具放到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