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3篇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3篇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3篇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一: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一、培养对象唐立伟,男,汉族,39岁,本科,学士,西南科技大学在读研,自动控制副教授,湖南省高校电工学会理事,娄底市机电类产品评标专家,娄底市劳动局维修电工考证培训班主讲教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带头人,院机械研究所核心成员,机电工程系电气实训室负责人,院电气协会创办人兼指导老师。

该同志自1991年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微机原理》、《电机与拖动》、《机床电气控制》、《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操作与编程》等课程的教学,是一位师德素质优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教研水平高的教师,对本专业建设、团队建设等均能起到把关或带头作用。

XX年被聘为学院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是08年省级机电一体化技术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建设项目的核心成员。

近年来,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个,主持院级教改科研课题3个,参与省级和院级课题共5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5篇;参编公开出版发行教材2本,主编校本教材3本;承担横向课题1项。

在中山添利线路板厂生产部和涟源钢铁厂挂职锻炼一年多,为同仁电子厂等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数十次。

二、培养目标与措施1、总体目标经过两年的重点培养,使唐立伟同志全面达到“省级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省级专业带头人”称号;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研教改、校本教材开发、应用技术推广与研究等方面起带头和把关作用;在同层次院校中自动化专业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知名度。

2、内容及措施1)提升学历。

在建设周期内使唐立伟同志获得研究生学历。

2)提高双师素质。

一方面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和考证,取得高级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另一方面安排到企业自动化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半年,力争达到现场工程师的技能水平。

3)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达到较高水准。

一方面通过参加高水平的课改专题研讨会、研修班,或到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观摩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主持教研课题和精品专业或精品课程,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4)技术研发。

①资助唐立伟同志完成主持的院重点课题“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综合控制系统的研制”,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②每年参加1次以上新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③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与调研,为地方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同时与华达等相关企业进行横向专项技术研究,提升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能力,推出具有实用价值与行业影响的科研成果。

三、培养计划及经费预算四、培养保障措施1、切实加强领导。

学院成立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教务处、财务处、各教学系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

主要职责是:负责省级专业带头人建设具体建设事项决策与组织协调、计划落实、经费保障。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人事处,具体负责专业带头人培养日常事项。

为建设省级专业带头人提供组织保证。

2、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学院在制定专业带头人队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详细制定具体到人的培养计划,确保专业带头人培养有计划、按步骤实施,如期实现培养目标。

(1814字)一、培训专业名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二、培训对象专业带头人。

三、培训时间XX年4月 XX年4月。

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培养项目工作小组为确保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特成立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各方面协调工作等,其组成情况如下。

组长:副组长:成员:五、培养目标通过对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进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和手段、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培训,使参训人员达到以下培训目标:1.更新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课程开发能力;2.通过培训,使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具备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及时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3.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水平,比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成为该专业建设的指导者和领路人;4.培养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能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指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带领本专业团队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研发,提升专业团队整体教学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5.通过企业实践,丰富专业带头人的实践经验,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形成该专业改革的主动意识。

6.培养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能力。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模式、方法和手段,努力投身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努力打造高水平精品课程。

六、培养要求通过专业建设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参训学员具备专业带头人应该掌握的电子电器类专业建设的特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知识、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方法与实施能力。

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质量管理、过程管理、时间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遵循以下原则:(2962字)为了提高我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我校主体专业的建设步伐,提升我校的办学能力,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中级技能型人才,经学校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切实加强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校级专业带头人,以促进各专业健康发展。

一、培养背景1、校级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促进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校承担的教育科研任务越来越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新生的数量成倍增长,迫切需要加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校级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速我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

目前,我校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青教师多,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专业带头人,是我校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按照敬业奉献、理论扎实、技能突出、锐意创新、钻研市场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的专业带头人队伍,推动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三、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按照个人申报,专业组推荐,学校审批的原则,从今年开始,在重点专业和主体专业确定2 3名、一般专业确定1 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力争通过3 5年培训,达到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

(二)培养任务1、通过培养培训,使专业带头人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强。

2、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

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历;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中级职称,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3、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

要求培养对象较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年度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实践累计时间要求达到一年以上。

4、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

要求培养对象从事本专业教学三年以上,能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并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主持1-2项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每年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篇以上。

5、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

培养对象要能不断吸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由学校组织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培养对象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要开展市场调研1次,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4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3次,教案要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

四、培养措施(一)加强领导1、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卢次之副组长:邬继金成员:金义淼皮业书周乾静宋智杨硕周奇志王承松杨绍华黎正云2、成立培养工作班子。

工作班子名单如下:组长:金义淼副组长:周乾静成员:廖可山胡定松文继志毛彩东胡军张愈忠肖世菊宋贤宏唐玉莲肖世菊陈莹燕周平谭云曹谦李和清汤忠平张华唐志莲杨进军戴述栋陈晓波(二)具体措施1、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

对照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年度、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切实加强对各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2、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

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

3、强化队伍管理。

学校将对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

4、开展带教活动。

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

专业带头人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

为此,在校内坚持结对子的活动,切实抓好带教,让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为体现校内的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成果,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赛课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