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的教材体系
本课程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所以,本课程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课程教材就是根据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精髓为一条红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科学地构成了本课程教材的教材体系。
本课程教材在体系结构上共分十四章,第一章、第二章与后十二章自然地形成了纲和目的关系,纲举目张。
第一章与第二章是全书的总纲,统领全书,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全书,而以后的十二章则是在这条红线的指导下,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逐一展开。
因此,首先,要掌握好全书的指导思想。
学习好第一章、第二章的基本内容,是学习好本课程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它们的精髓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书的灵魂。
其次,要掌握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后十二章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容依次展开。
第三章是阐
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指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是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任务、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发展战略,这是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理论。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是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四大建设。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是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问题: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是阐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这是历史的结论。
由此可见,全书各章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