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
( )1、率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 )2、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危机加剧,主要表现在①国门被打开,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中②农民和贫困市民起义不断③部分中下级武士和大名反抗幕府统治
④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3、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①废除旧体制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③倡导“文明开化”④建立新军队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4、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
D.军事实力的差异()5、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这从根本上说是
A.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外向型经济形态的需要
C.由于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D.建立皇军的必然结果
()6、有关明治维新后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
C.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D.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7、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大政奉还”
B.幕府统治被推翻
C.“废藩置县”
D.《日本帝国宪法》颁布()8、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有①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②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④改革前都面临着严
重的民族危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1分)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1)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

(1分)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

(3分)
(2)据材料二,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4分)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2)①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

(4分)
②特点:政府的保护和扶植;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率;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任答两点2分)
2、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在中加,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
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
外海之道。

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
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

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
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

……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
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统治落后保
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

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
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
幕。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回答:(1)材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3分)(1)有一定道理。

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

(2)依据两则材料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2分)
(2)转变原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
尊攘派认识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

3、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有日本学者认为:“明治维新维系天皇圣明,锐意革新,遂振日本国威,摒除内忧外患,立日本国典型和平、民主、富强之形象,实乃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


(1)简要归纳材料一中的观点。

(3分)
(1)材料一认为:明治维新只是天皇个人圣明的结果;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和平、民主、富强典型;明治维新是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4分)
(2)上述观点不正确。

(1分)
明治维新不是天皇个人作用,以中下级武士、商人、新兴地主和资本家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道路。

且中下级武士也是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

明治维新不能作为民主、和平典型改革后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规定天皇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无法说是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该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提出“明治中兴”(复兴)的解释。

请回答: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分)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4分)
4、答案: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胜利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1、答案:
(3)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②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③新政权顺应历史潮流,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

④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⑤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任四点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