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2015年度第一批项目袁冲暗涵工程2017年度防洪度汛方案审批:校核:编制: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2015年度第一批项目袁冲暗涵工程项目部二〇一七年二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工程总体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地质条件 (4)1.3水文、气象条件 (3)二、编制说明 (1)2.1 编制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编制依据 (1)2.3 安全度汛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防汛标准及防汛任务 (4)3.1 防汛时段及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防汛风险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防汛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防洪度汛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组织指挥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职责 (8)六、防洪度汛方案及措施 (13)6.1 防洪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汛前检查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发生超标准洪水应急度汛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防汛物资、设备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防洪预警机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水文预报及通信 (18)9.2 防洪预警 (19)十、应急响应及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措施 (23)10.2 现场处置 (23)10.3 应急结束 (23)十一、防洪演练 (23)十二、防汛纪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避免和减轻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对鄂北工程二标段建设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及其影响范围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5)《水库防洪应急预案导则》;(6)《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7)《水库防洪抢险应急方案编制大纲》;(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9)《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1)《防洪标准》(GB 50201-2014)。
(12)《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2017 年度防洪度汛报告(设计部分)(丹襄部》(13)《鄂北局2017年度汛方案编制要求及要点》。
(14)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文件。
(15)目前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及工地设备配置;1.3.编制原则(1) 防洪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2) 以人为本,科学防汛的原则,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洪度汛方案》编制的出发点和首要目标。
(3) 度汛措施紧密结合工程现状,因地制宜,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修订。
(4) 在安全度汛实施过程中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分级实施的原则。
(5) 为有效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订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
(6) 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做到早宣传、早组织、早落实。
确保工程以及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7) 做好施工范围内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1.4.适用条件本方案适用于2017年鄂北工程二标段工程范围区内的防洪度汛工作,防洪重点为暗涵与红腰河、李湾河2条河流相交,在桩号11+925、13+970分别下穿红腰河和李湾河,防洪度汛时段为5~10月的汛期。
第二章基本情况2.1工程概况袁冲暗涵(9+850~18+700)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长8.85km,设计流量38m ³/s,起端接纪洪隧洞,地面高程171.0~148.0m,挖深较大,线路下穿李湾河,经过古城水库库尾,线路向东偏南延伸,在大周营村东侧南下,最后与孟楼明渠相接,暗涵最大埋深22.5m,平均埋深8.6m,基础均为粘土地基。
本标段范围为袁冲暗涵(10+350~14+850),长4.5km,工程规模为Ⅱ等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
暗涵埋深大、占线长,最大埋深16.5m,平均埋深7.7m,地面高程165~148m,开挖深度达24.6m。
暗涵结构型式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设计流量38m³/s,设计纵坡1∶8000,采用双孔箱涵结构,渠底高程141.31~140.74m,设计水位145.64~145.09m;过流净断面尺寸为2×4.5×5.5m(孔数×宽×高),净空率为21%。
箱涵纵向每15m设永久缝,缝宽2cm,缝间设紫铜止水,缝面填充闭孔聚乙烯泡沫板。
基础底面设10cm厚C15砼垫层。
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396.63万m³,土方回填359.29万m³,箱涵C25混凝土18.54万m³,竖井C25混凝土454m³,垫层C15混凝土5232m³,钢筋20840t,铜片止水10271m。
该工程于2015年9月15日公开招标,中标价为336448097.00元,合同工期790日历天,于2015年10月16日与我方(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我方于2015年9月26日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场。
本工程已于2015年10月28日开工,计划完工日期:2017年11月25日。
2.2区域地形地貌我标段范围主要为波状起伏的岗波状平原,地势变化平缓、开阔,起伏较小,总体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差一般小于20m。
工程范围内水系不太发育,与我方暗涵交叉的中型河流有两条,分别为桩号11+925处的红腰河和13+970处的李湾河,13+970处李湾河河道宽仅约9m,但其两岸共约600m长暗涵均位于古城水库库尾内。
2.3水文气象老河口市属副热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
根据老河口气象站资料统计,项目区为湖北省降雨低值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831.3mm,实测年最小降水量为471.5mm,最大日降雨量 242.9mm,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
多年平均气温 15.3℃,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7.2℃,多年平均蒸发量 1222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6%,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840.7h,多年平均风速1.3m/s,历年最大风速17.7m/s,相应风向 NE。
老河口站的气象特性见表1-1。
表1-1 老河口气象站气象特征统计表1)设计暴雨本次设计暴雨采用分片计算方式,袁冲暗涵标段位于唐西片,其暴雨成果见表1-2。
本标段范围内涉及的交叉河流红腰河和李湾河,其不同频率分期洪水成果见表1-3。
表1-3 交叉河流不同频率分期洪水成果2.4工程地质袁冲暗涵主要为岗、波状平原地貌,地面高程172~148m,暗涵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上更新统琚湾组冲积层(Q3jal)粘土,厚度一般大于45.0m,沿线普遍分布;全新统冲积层(Q4al)粘土,厚度约1m,主要分布在杨庄河、李湾河河床部位;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s)粘土为主,局部含碎块石、混凝土块、砖渣等建筑材料,厚度2.0~5.0m,主要分布在人工台渠、渠堤及路基部位。
该段地层岩性除杨庄河及李湾河附近分布第四系全新统粘土外,其余均为上更新统琚湾组粘土,该土层具弱膨胀性,具微至极微透水性,储水性及导水性极差,其地下水类型属包气带水,局部有上层滞水,地下水总体具活动弱、运移慢、含水低等特点,接收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或向地势低洼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