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区汾东文体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1.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1.1.2施工承包合同及投标文件;1.1.3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1.1.4相关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1.5国家相关质量验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太原市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主要目录如下)(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9)《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2工程概况:1.2.1工程简介:本项目为汾东文体中心工程,工程位于太原市小店区,东距大运路300m,北距康宁街260m,南临昌盛街,西临真武路,由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建设单位为太原市小店区城市建设投资发展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为山西律创监理公司。
1.2.2建筑特征:本项目主要由妇幼儿童发展中心(5层)、会议中心(1层)、档案存储中心(5层)、健身活动中心(2层)、文化活动中心(3层)、会展中心(5层)、图书阅览中心(3层)、老年活动中心(2层)组成,整体布置为“口”型,各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呈独立单元。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4450m2,地下建筑面积为6110 m2,地上建筑面积为18340 m2。
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库及储藏室。
地下一层层高为3.3m;一~五层层高为3.9m;室内外高差为0.9m。
总建筑高度为22.50m。
本建筑群±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高程776.60m。
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采用钢筋砼墙和防水材料配合,第一道采用刚性自防水采用钢筋防水砼,第二道采用在地下室基础底板下、外墙外做一道1.5厚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防水,防水4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主体屋面采用内外排水结合方式,为一道 1.5厚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一道40厚C20防水细石混凝土,内配ф4@150*150钢筋网片刚性防水层。
1.3节能工程:本工程为公共建筑,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主要有:1.3.1建筑工程外墙采用3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保温材料采用30mm厚挤塑聚苯板(其中每层防火隔离带400范围内挂30mm厚岩棉板),屋面隔热材料采用50mm厚挤塑聚苯板,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房间隔墙与楼板为25mm挤塑板,PA断桥铝窗户空气层厚度为12mm。
1.3.2电气照明系统:办公室照明功率密度为8~10W/m2,照明光源均采用节能灯管T5管。
1.4结构特征:本工程所含的八个中心项目结构形式主要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筏板基础。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抗震等级:地下一层及以上为二级、地下二层为三级。
建筑防火分类:一类;建筑耐火等级:地上、地下均为一级。
地下水水位埋深在2.38~2.85m,稳定水位在2.45~2.90m。
砼强度等级见下表:钢筋:本工程采用 HPB235级、HRB335级。
钢板、钢套管采用Q235-B、Q345-B。
框柱、基础梁、框梁等部位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基础板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隔墙,填充墙:± 0.000以下砌体采用MU10粉煤灰烧结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A5.0,加气混凝土,MU5.0粉煤灰烧结空心砖,M5混合砂浆砌筑。
1.5安装特征1.5.1给排水、消防、喷淋工程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等施工内容。
本工程生活给水系统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给水管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布置为下行上给式。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和外排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水量、水压由市政给水管网保证,在红线内设生活、消防合用的室外低压给水环状管网,在该环管上设2套室外地下式消火栓,火灾时供城市消防车吸水,向着火点加压供水灭火。
给水支管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热熔连接,热水支管采用XJL(PE-RT)耐热增强聚乙烯给水管,热熔连接。
(2)生活给水热水干管及立管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卡环连接,工作压力1.0MPa。
水泵房内生活给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法兰连接。
卫生间污水支管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专用胶粘接,排水立管及干管采用抗震柔性接口离心排水铸铁管,承插法兰盘连接。
地下一层集水坑内与潜污泵连接的压力废水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DN<100mm者,丝扣连接,DN≥100mm者,法兰连接。
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钢制87型雨水斗,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法兰连接。
消火栓系统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接口。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DN<100mm者丝扣连接,DN≥100mm以上者沟槽连接。
建筑外墙以外的埋地管采用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转换接头在室内),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
1.5.2电气工程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本工程利用室外配电室供电,供电电源由室外的配电室引来。
低压电源进建筑物的位置及电源等级为380/220V.低压系统采用TN-C-S系统。
二级负荷应由双回路供电,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及树干式供电,对客梯、消防风机、消防泵等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自投方式为双电源自投不自复;其余电力负荷为单回路。
干线沿金属桥架敷设,暗配管为焊接钢管。
防雷接地系统屋顶采用%%C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屋顶避雷带连接线网格小于20mX20m或24mX16m。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C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主筋中的两根通长焊接、绑扎形成的基础接地网并连接室外人工接地装置组成。
室外接地极距建筑物大于3m,距室外地面1.0m。
用40X4热镀锌扁钢连接成水平接地装置,垂直接地极为L50X50X5,长2.5m,每5m 设一根。
1.5.3采暖、通风工程:采暖热源由小区内的热交换站提供。
本工程采暖系统为一个区、八个系统,用双管下供下回同程式系统,干管敷设在地下室,系统定压及补水在热交换站设计考虑。
采暖系统的干、立、支管均采用焊接钢管,管径小于或等于DN32mm螺纹连接;管径大于DN32mm,采用焊接,焊缝不得设在支架处。
散热器采用铜铝复合铁散热器。
地下一层及地上部分内走道、地下一层自行车库、会议室设机械排烟系统。
所有通风机的进出口必须用柔性短管与风管连接,柔性连接短管应采用不燃烧的软性材料制作。
地下一层自行车库设机械通风系统,风机采用双速风机平时排风着火时排烟。
本建筑会议室空调采用全空气系统。
空调机组风管上的送回风口应与室内建筑装修配合安装。
1.6工程管理目标:1.6.1质量目标:认真贯彻我公司“至诚奉献建筑精品,精心塑雕时代丰碑”的质量方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基础及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合格,确保单位工程质量合格,争创太原市优良工程。
1.6.2工期目标:开工日期以开工报告日期开始计算,且工地必须具备三通一平,总工期共计540日历天,依此工期目标作为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总控制目标。
1.6.3安全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13‰以内,文明施工,确保施工现场达“太原市安全质量标化工地”。
1.6.4工程成本造价控制目标站在业主的角度,树立工程全局观念,通过人财物的合理投入,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实施精细的计划管理、严格控制、精心组织协调,使本工程成本和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同业主、设计院、监理和工程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优化和深化设计图纸,使工程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加强“过程”、“程序”和“环节”控制,追求“过程精品”,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工序交接,采取切实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拆改、浪费,最大限度地节省工程成本和造价,使业主的投资发挥最佳的效益和效果。
2施工准备工作计划2.1施工准备:2.1.1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熟悉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参加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编制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及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配置设计图纸要求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图集的现行有效版本和作业指导书;依据甲方指定的水准点和坐标点,做好测量放线工作;组织项目部相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的技术交底;编制预算,并提出半成品、成品加工计划和材料需用量计划。
2.1.2施工现场及道路:严格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太原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要求进行施工现场布置,保证道路畅通,做好施工现场及排水工作。
施工现场内对钢筋加工厂区、模板加工区及砂、石材料等堆放场地采用150mm厚C20混凝土硬化,对厂区内施工通道经机械碾压后铺设炉渣等进行处理。
2.1.3现场用水:临时用水管线依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埋地(埋地深≥0.8m)敷设,预留水口,满足施工消防用水要求;现场并设钢制水箱贮水,设35m高扬程泵一台,用DN32钢管引伸到各上部楼层,每楼座预留至少两水口,满足楼层施工用水要求。
2.1.4现场临时用电电源引入到配电室,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二次用电线路敷设,严格按照埋地线设电缆(加PVC套管),并编制专项的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2.1.5临建办公区、宿舍区、食堂、厕所、现场钢筋加工棚、搅拌机操作棚等的搭设及有关图表的布置应按照公司《建筑文明施工标准图集》要求进行搭设及布置。
2.1.6现场配备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各1台,并配套预算、资料、制图、办公等工程有关软件,应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现场管理,信息反馈及时,为项目部生产、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制定、进度管理、成本核算提供决策依据,实施施工管理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