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德育分评定细则(试行)德育分由个人品行积分和素质性拓展积分组成,以下是各积分的细则:
(一)个人品行成绩总分为D=D1-D2
其中: D1为学年品行加分 D2为学年品行扣分
(1)学年品行加分D1
②学生干部兼任多个职务的,计分方法为:只计最高职位分。
③对系里学生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同学酌情加分。
④对全体团总支学生会成员进行评分制度:主席团成员由老师打分,各主任、部长和各班班长团支书由老师和主席团成员打分,各部干事由所在部口的部长打分。
⑤在工作期间由于自身原因,以致对数学与统计学院造成不良影响的部口或同学,老师与主席团成员将根据影响程度对其酌情扣分。
3.学生活动加分
①礼仪每人每学期基础分为2分,每正式出一次礼仪加1分,非正式每次加0.5分。
②布置会场抬桌子加0.5分(来回,由办公室监督)
4.运动会加分
①报名参加校级训练并坚持下来者加3分;报名参加系级训练并坚持下来者加1.5分,参加校运动方队的加1分
②参加校级比赛加3分;参加系级比赛加1.5分
③校级运动会中前3名每人加15分,4-6名加12分,7-8名加8分;系级运动会中前3名每人加7分,4-6名加5分,7-8名加3分;
注:①②两项不冲突,可累计加分;②③不累计加分
5、练字得A者每次加1分,校军训先进个人加4分,校运动会方阵没人加0.5分,文明宿舍或明星宿舍成员加2分,参加敬老院活动加1分,参加春训、冬训体育训练表现优秀者加1.5分,献血加2分。
院系级各部口主办的活动酌情加分
(2)学年品行扣分D2
①迟到、旷课、早退(学校、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按照上课对待)分别扣1分/次、2分/节、1分/次,跑操不积极者每次扣2分。
②被宿舍管理科通报,相关责任人扣2-10分,使用违章电器被查到者每人扣10分,同寝室其他人扣2分。
③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记过以上扣20分,严重警告扣15分,警告扣10分,通报批评扣8分,院(系)通报批评扣5分。
④班长团支书及学生会成员无辜旷例会者每人每次扣1分。
⑤各活动啦啦队规定到场但未到场者每人每次扣0.5分。
⑥检查食堂,打扫文明路段,站文明岗态度,抬版面不认真不积极者不负责任每人每次扣1分。
⑦损坏公物、破坏正常的各种校园秩序、浏览传播不良信息等视情节严重酌情扣分。
⑧报名参加比赛无故不到者每人次扣2分。
(二)拓展性素质积分计算方法
1.在省级文化、艺术演出、展览、各种竞赛、体育竞技等活动中获奖的,一等奖加13分,二等奖加10分,三等奖加8分,优秀奖酌情加分。
2.在校级文化、艺术演出、展览、各种竞赛、体育竞技等活动中获奖的,一等奖加9分,二等奖加6分,三等奖加4分,优秀奖酌情加分。
报名参加者每人加0.5分,进入复赛加1分,进入决赛加2分。
3.在院(系)举行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各种竞赛、体育竞技等活动中获奖的,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优秀奖酌情加分。
报名参加者每人加0.5分,主持人每人次加2分。
4.若评奖是名次,按第一名为一等奖,第2、3、4名为二等奖,第5、6、7、8名为三等奖。
5.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获得国家金奖加25分,银奖加20分,铜奖加15分,获省级一等奖加20分,二等奖加15分,三等奖加10分。
6.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分别加4分和6分。
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省级加3分,国家二级加3分,国家三级加5分,国家四级加7分。
7.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省级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加15分;其他报刊(具有国家正式刊号)上发表理论论文章加5-10分。
(非理论文章分值减半,2000字以下减半;合作成果减半)在校报发表文章加3分,在广播站、各院(系)刊物上发表加2分,同一论文多处发表不累计加分,不同论文可累积加
分。
8.在国内核心期刊(以《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为准)发表学术文章:第一作者加15分,第二作者加10分,第三及后序作者加8分;其他期刊(具有国家正式刊号):第一作者加5分,第二作者加4分,第三及后序作者加3分。
同一论文多处发表不累计加分,不同论文可累积加分。
9.参加数学建模获得国家奖的加15分,省级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加5分。
注:①如果是同一奖励只记取最高奖励,不累计加分。
②如出现以上未涉及的情况,酌情加分。
注:文中校级荣誉指证书由校级颁发或个别比赛、竞赛为校级别,证书由承办院系颁发。
例如:校级模范团干部、文明大学生、校奖学金、优秀实习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优秀共青团员、党课优秀学员、军训先进个人等。
校级活动(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竞赛、体育竞技等活动)只由校级承办或校主办其他院系承办的活动。
例如:“寝室一家亲”活动、主持人大赛、科普知识竞赛、诚信校园行活动、“DIY-T恤”大赛等。
院系活动(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竞赛、体育竞技等活动)只由院系主办及承办的活动,例如:“假如生于辛亥革命时期”征文活动、党团知识竞答等。
数学与统计学院
团总支学生会
2010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