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全册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备全册
(4).A图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神经元突起的末端相互联系,形成。
板书设计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发病部位及症状
脑颅内有肿瘤,压迫大脑,失明
腰部受伤,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腰部脊髓受伤,右下肢麻木、疼痛
可能的解释
2、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其中和
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发出的称为。
3、神经元又叫,包括和两部分。长的突起外表有一层鞘包围,组成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
3、制定实验方案(提示:可利用手电筒);
4、讨论和完善方案;
5、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反思实验得失。
学习任务四
1、自学教材: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理解近视的形成过程。
2、小组内交流,相互说一说近视的成因。
3、近视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4、结合教材中给提供的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和“四不看”)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用眼。
3、观看教材P79图,认识插图中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小组成员互相指认眼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4、展示学习成果,组与组之间相互提问。
5、尝试应用:
(1)同桌对视,观察眼球的结构。判断你所观察到的是眼球的什么结构。
(2)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珠”分别指的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3、思考: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是怎样转化成声音信息的。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在什么地方?
4、自学,回答:
(1)什么是噪声,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如何注意用耳卫生?
4、拓展反思:组成爱心小组,选择帮助对象,讨论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和帮助聋哑等残疾人。
三:尝试应用:
有人在乘车、乘船或乘飞机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试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原因。
三、知识梳理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1、结构:(1)细胞体;(2)突起
2、功能: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四、学习检测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反射弧B.脊髓C.神经元D.大脑
2.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脑神经B.脊髓和脊神经C.脑和脊髓D.脑神经和脊神经
四:当堂检测:
1、下面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表,请将适当内容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过小)
眼球前后直径(过长或过短)
物像位置(视网膜前或后)
纠正方法(佩戴凸透镜或凹透镜)
远视眼
近视眼
2、右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飞机发动机的声波引起()振动,其振动通过()(三块)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听觉。
3、掌握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4、了解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和预防措施
5、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球、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难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创设课堂情境:一学生在闭目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体。分析:为什么人不用眼看,用手摸也能知道某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课题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型
新授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2、了解近视的成因及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
3.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摇晃晃,这是因为酒精麻醉了:()
A.小脑B.大脑C.脊髓D.脑干
4.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A.脑神经B.脊神经C.脊髓 D.脑干
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D.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阅读教材的“观察与思考”整体感知人眼与照相机的结构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明确: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8.如果脊髓在胸部横断,会造成患者小便失禁,原因是()
A.脊髓中的排 尿中枢损坏了B.大脑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
C.大脑失去对排尿中枢的 控制D.膀胱缩小了
9、右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②。
(2)在长的外套有一层鞘,组成,它的末条。
学习任务五:认识和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
1、阅读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完成讨论题。
2、观看教材P84的插图,认识插图中耳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合作交流,小组成员互相指认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学习任务六: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
1、阅读教材听觉形成的过程,结合彩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互相交流,讨论表示的听觉形成过程的优劣。进行更正。
1、阅读教材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课件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过程,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2、反思:物像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视觉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
3、思考:失明有多少种可能的原因?
学习任务三:探究瞳孔对眼的调节作用
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
2、作出假设:学生根据提供的以下情境作出假设:从明处到暗处,和从暗处到明处的生活情境,以及猫的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型
新授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教学重、难点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二、预习讨论
1、阅读教材P87资料分析,讨论后完成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