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姓名文化

中国姓名文化

中国姓名文化
姓名:专业:
一、前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历史让我们民族闪耀着文明之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姓名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作为别婚姻,明贵贱的重要工具,从诞生伊始,就随着文明的进步亦随之进化,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姓名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名在当代,越来越自由化,许多人的姓名只是简单的继承了父姓或者母姓,随后在姓名后面亦随便加以名便了事。

可以说当代人对我国姓名文化缺失相当严重,本综述将对中国姓名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分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姓名文化。

二、姓名的由来
(一)姓氏的创建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所以很多姓都有女字旁,对于姓氏创建,三皇之首伏羲氏贡献最大,“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正是伏羲氏制定了同姓不婚的嫁娶制度,
从而避免了近亲结婚,这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二)姓氏的形成
大家都知道是因为汉族之姓多处于黄帝、炎帝之后,故我们经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另,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母系社会,原为族号。

因此很多姓都有女字旁或底。

姓氏的形成大抵有以下几种:(一)部落的名称或首领的名字。

(二)以居住地为姓,
如姜姓,是因居于姜水之旁,以姜姓。

(三)部落首领之子也可得姓。

(四)祝融之
后,己、董、彭、秃、妘、曹、斟、芈(mǐ)等八姓。

(五)以动植物为姓。

(六)
以封国,官名,爵位为姓。

还有很多,这里暂不一一列举。

三、姓氏的发展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

因此,姓,是起源于母系社会时期,氏,起源于父氏社会。

二者有明显的前后
区分,直至三代之后,姓氏才合二为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贵族是姓氏
都有的,而作为贱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

四、中国人的名、字、号
(一)名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百日时行命名礼。

古人对名是很讲究的,商人崇尚以天干为名,周人以礼节为名,战国贵族则占卜为名。

到了秦汉,则讲究“五则”和“六不”。

当代
人则大多蕴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等。

(二)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
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
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字的命名比较复杂,这里不做表述。

(三)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

又分为自号和赠号。

自号: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

如五柳先生、青莲居士、东坡居士。

赠号: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

如谪仙人、贺梅子、张三影。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她将随着中华民族的脚步,不断的进化,将继续在中华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虽说,现代社会中姓名已经从复杂到简单化,但我们应当了解其的起源与发展,将我们的文化继承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