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必修(三)复习要求:1、重点复习篇目:《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琶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2、默写篇目:《蜀道难》《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琵琶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
【现代文和诗歌部分】一、掌握下列文学知识。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文学家。
他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大官僚家庭,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将自己的生活作为素材,以毕生的精力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集大成,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家(荣国府)为中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书中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憎恶“仕途经济”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精细处不让凤姐”的探春,“装愚守拙,随分从时”的薛宝钗,“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晴雯等。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朝人(高鄂)所续。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线索人物是林黛玉。
2、《祝福》选自鲁迅的《彷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四婶、卫老婆子等。
小说以倒叙的手法,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小说《老人与海》的主人公老渔夫桑地亚哥是一个“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这一形象象征了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其它作品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等。
4、《蜀道难》:乐府旧题诗,选自《李太白全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主要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等,与杜甫并称李杜。
5、《杜甫诗三首》: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极其精练。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6、《琵琶行》: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选自《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一起在诗坛上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
7、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二、掌握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阜.盛湮.没纨绔..骐骥..少不更.事唾.弃盥.沐监.生鱼鳖.敛.声屏.气呜咽.间.或钝.响洿.池咀嚼.赏鉴戏谑.蹙.眉行.伍间.或陈抟.老祖宫绦.句读.朱拓.诡.秘隳.名城乞.丐悚.然踌躕..俨.然捺.上花冠钗钏..惴.惴剥.豆瓦楞.皮开肉绽.炮烙..蹂躏..渣滓.船艄.撒手人寰.嗜.杀桅.杆蹒跚..靛.青觥筹..交错吞噬.榫.头嚼.蜡聒.噪锲.而不舍夙.愿狗彘.璀璨..颤栗..刨.根问底反馈.污秽.栅栏..鸡豚.金石可镂.模.糊搁.置踝.节边塞.功亏一篑.浩瀚.畏葸.偏裨.鱼凫.比权量.力猿猱.扪参..抚膺.巉.岩万乘.之势曳.兵吮.吸饿莩.黔.首剑拔弩.张飞湍.喧豗.砯.崖跬.步锄耰.棘矜.逡.巡宵柝.万壑.跂.而望瓮牖..绳枢暮砧. 爪.牙 迁谪. 庠.序 不及中.人 拨弦. 孝悌. 迸.开 数罟.. 度.长絜.大 红绡. 钿.头 琵琶.. 经传. 假舆.马者三、根据拼音写汉字。
ch ì 造 c ǔn 度 笑y è b èi 懒杜zhu àn 寒xu ān 商g ǔ 舟j í作y ī 膏y ú n ú 马 s ī 打zh àn 道 m ěng 懂 xi á 想 默q ì端n í 反ku ì ni è 障 青zh ǒng x ī 闹 须y ú 烟ǎi p ìn 礼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行为偏僻..性乖张..2、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3、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4、疯疯颠颠说了些不经之谈....5、身量苗条,体格风骚..6、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 7、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2、 ,一夫当关, 。
所守或匪亲, 。
3、青泥何盘盘 , 。
, 。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枯松倒挂倚绝壁。
, 。
其险也如此, !5、尔来四万八千岁, 。
6、江间波浪兼天涌, 。
, 。
寒衣处处催刀尺, 。
7、,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画图省识春风面, 。
,。
8、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9、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10、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1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12、别有幽愁暗恨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13、浔阳江头夜送客,。
醉不成欢惨将别,。
1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15、,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16、,,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
18、王无罪岁,。
君子生非异也,。
19、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21、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2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3、,,用心躁也。
24、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威振四海。
2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6、于是废先王之道,,。
27、据亿丈之城,,以为固。
,。
28、蹑足行伍之间,,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29、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30、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3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文言文部分】一、《寡人之于国也》: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向以譬喻和雄辩著称。
一、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是以走也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丧死无憾也古义:今义:保养身体。
1、是使民养生..2、河内凶.古义:今义:凶恶,厉害。
食肉矣古义: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3、七十者可以..4、弃甲曳兵而走.古义:今义:行,走路。
5、河.内凶古义:今义:泛指河流。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8、请.以战喻不入污池9、或.百步而后止10、数罟..11、邻国之民不加.少。
1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3、直.不百步耳14、非我也,岁.也四、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于寡人之于.国也之填然鼓之.移其民于.河东王道之.始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数数.罟不入污池以请以.战喻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范增数.目项王以.时入山林媒人去数.日申之以.孝悌之义识盈虚之有数.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非我也,岁也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二、《劝学》: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人性本恶”。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所著,说理透彻、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一、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学问渊博。
1、君子博学..2、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黄金。
3、假.舆马者古义:今义:与“真”相对。
之利,筋骨之强古义: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4、蚓无爪牙..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其曲中.规2、吾尝跂.而望矣省乎己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君子博学而日参..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至千里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7、无以..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0、声非加疾.也..四、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于取之于.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青于.蓝以为妙.绝善假于.物佛印绝.类弥勒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三、《过秦论》: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
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一、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约从.离衡2、始皇既没.3、倔.起阡陌之中4、赢粮而景.从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以致天下之士古义:今义:连词,用在表结果的下半句的..开头。
2、才能不及中人古义: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的人。
..3、流血漂橹.古义:今义:划船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