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密码锁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1)掌握电子密码锁工作原理。
(2)熟悉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3)熟悉Protel/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设计任务(1)用电子器件设计制作一个密码锁,使之在输入正确的代码时开锁。
(2)在锁的控制电路中设一个可以修改的8位代码,当输入的代码和控制电路的代码一致时锁打开。
(3)用红灯亮、绿灯灭表示关锁,绿灯亮、红灯灭表示开锁。
(4)当开锁输入码与密码不一致时发出报警信号。
连续3次输入错误则进入自锁状态。
(5)其他功能可以自行扩展。
3、设计要求(1)合理的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的电路原理图;(2)选择常用的电器元件(说明电器元件选择的过程和依据);(3)进行数字电路仿真;(4)按照规范要求,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打印或手写),并完成相应答辩。
4、参考资料(1)毕满清主编.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胡奕涛主编.电子技术实践教程.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3)苏文平,等编着.电子技术实践与制作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电子密码锁设计报告目录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3)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3)电路设计的多种方案 (3)方案论证 (4)方案选择 (4)三.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 (5)开关编码电路 (5)密码存储及显示电路 (7)密码验证电路 (10)开关锁报警电路 (10)密码锁定电路 (12)四.总结及心得 (13)五.附录 (16)电路原理图 (16)元器件明细表 (17)六.参考文献 (18)一.设计任务和要求用电子器件设计制作一个数字密码锁,红灯亮、绿灯灭表示关锁,绿灯亮、红灯灭表示开锁。
具体要求如下:(1)在锁的控制电路中设一个可以修改的8位数字密码;(2)设置密码时指示灯不亮,也不会发出报警信号;设置完密码后密码锁处于关锁状态(即红灯亮,绿灯灭),此后输入正确密码时密码锁开锁且不报警,输入错误时密码锁保持关锁状态并报警;(3)连续3次输入错误时,密码锁立刻自动锁定30秒钟,即在30秒内输不进去密码,因此也开不了锁;30秒之后密码锁自动退出锁定状态,此时可以正常输入密码;(4)输入密码的过程中不会报警,只有在输入完成后,密码锁才会判断密码是否正确以及执行开/关锁和是否报警的操作。
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电路设计的多种方案设计制作数字电子密码锁,可以使用各种集成(译码器,555定时器,触发器),也可以采用单片机(如89C51)。
方案一:选用单片机作为核心元件,利用其灵活的编程设计和丰富的I/O端口,以及控制的准确性,实现丰富的密码锁功能。
在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外接输入键盘用于密码的输入和一些功能的控制,外接芯片用于密码的存储,外接LCD显示器用于显示作用。
当用户需要开锁时,先按键盘开锁键之后按键盘的数字键0-9输入密码。
密码输完后按下确认键,如果密码输入正确则开锁,不正确显示密码错误重新输入密码,当三次密码错误则发出报警信号。
除上述基本的密码锁功能外,还可以添加遥控功能。
方案二:选用各种集成芯片作为本设计的核心元件。
用逻辑开关及编码器组成密码输入部分;D触发器存储输入的密码和控制电路里设置好的密码;接成8进制计数器来对输入密码时密码的个数计数;接成3进制计数器,对重置密码的次数计数,在第3次重置密码时产生高电位的进位信号,触发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触发器产生30秒的触发信号控制密码锁输入部分一直置零,这时就输不进去密码了(即从第四次开始输不进去密码),从而实现了连续3次输入密码错误就锁定的功能。
方案论证采用单片机来设计,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功能很多,拓展方便,编程设计灵活多样以及I/O端口丰富,控制准确。
但是单片机要求知识广泛,需要对硬件有较好的认识,也要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再者,用单片机设计时需要用到的外围设备多,密码锁制作费用比较大。
用各种集成芯片及门电路来设计,优点是电路理解轻松,设计比较顺畅,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设计。
但是电路连线比较繁杂,需要一些逻辑器件,智能化大大降低,很容易出现故障,并且能拓展的功能也比较少。
方案选择论证完方案后反观自身,知识面不够广,电路设计经验不太多,专业基础也不是很扎实,这样的话采用单片机来设计电路可行性不是很高,短时间内有很大难度。
所以,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丰富电路设计制作的经验,在此次课程设计中,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我采用方案二来设计制作电子密码锁,并适当扩展了其功能。
其系统框图如下:/显示电路、密9低电位,用来控制编经过四输入的与非门后变成脉冲输出端的低电位。
当按下某一个数字键时,相应的开关下面两个端连接导通,编码器输出4个相应的的高低电位(而且至少有一个低电位),经过与非门之后形成脉冲输出端的高电位。
当松开数字键时编码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又都变成高电位,经过与非门之后脉冲输出端又恢复成低电位。
所以每次输入一个数字时(按相应的数字键,按下又松开),该电路脉冲输出端还产生一个脉冲,将此脉冲发送给密码存储单元,可触发其状态发生改变,进行密码存储。
表1二---十进制优先编码器74HC147特性表由于需要存储由8个数字组成的一串密码,所以此电路由8个D触发器和8个七段数码管构成,每个触发器负责存储和输出一个数字,每个数码管负责显示一个数字。
数码管显示的数字由对应的D触发器输出。
电路图如下:图3密码存储及显示电路图图中的触发器都是74HC175,其功能特性和普通的单输入触发器类似,唯一的不同就是74HC175有4个D输入端和4个Q输出端。
所以理论上每个触发器都可以存储十进制数0—15之内的任何一个数。
8个触发器的脉冲输入端互相连在一起,置零端(低位有效)也互相连在一起,脉冲输入端和置零端分别受统一的脉冲信号和置零触发信号控制。
8个触发器依次级联,前一个触发器的输出端接后一个触发器的输入端,构成一个四位串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
表2单输入D触发器特性表器输出,由第一个数码管显示出来,并存储在第二个触发器中;输入的第二个数字还是由第一个触发器输出,由第一个数码管显示出来,并存储在第二个触发器中;之前存储在第二个触发器中的数字此时已经输出,由第二个数码管显示出来,并存储在第三个触发器中。
输入过程中第一个数码管总是显示最后输入的数字,第二个数码管显示输入的前一个数字。
以此类推,输入完8个数字后,数码管依次显示每个数字,从左往右看时,最后一个数码管显示输入的第一个数字,第一个数码管显示输入的最后一个数字。
这样在效果上就形成了一个串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
当需要重置密码时,让触发器的置零端有效即可(即使置零端为低电位),此时触发器的输出端Q端均为0。
在密码锁电路设计过程中两次用到此单元电路,分别用来存储设置的密码和输入的密码。
下图就是由开关编码电路和密码存储/显示电路连接而成的密码输入及设置电路,并显示有仿真结果。
图4密码输入及设置电路图中上边的电路用来存储和显示输入的密码,下边的电路负责存储和显示设置的密码,而左边部分是开关编码电路。
另外此图中由空格键控制的开关负责使输入密码存储电路置零,因为按下空格键时,此开关下方导通,接低电位到密码存储电路中D触发器的置零端(低电位有效),则D触发器都置零。
开关B负责控制电路进入密码设置状态和输入密码状态。
当B打开时接高电位,此时可以开始设置密码,在开关编码电路中按下相应的数字键后触发的脉冲经过与门传送给设置密码存储电路的脉冲输入端,这时电路就可以存储设置的密码了。
当B闭合时接低电位,经过与门后必然也输出低电位,此时开关编码电路产生的脉冲传输不到设置密码存储电路的脉冲输入端,因此设置密码存储电路将保持状态不变,即电路退出了设置密码的状态。
此时应该注意的是,开关B输出端的电位还接到一个三态门的控制端上,而此三态门又可以控制开关编码电路产生的脉冲是否输入到输入密码存储电路的脉冲触发端。
也就是在B闭合时,电路退出了设置密码的状态,此时三态门导通,脉冲可以传到输入密码存储电路中,则此时电路进入了输入密码的状态;而当B 打开时,电路进入设置密码的状态,此时三态门截止,脉冲传输不到输入密码存储电路中,将保持状态不变,也即不能存储输入密码,电路退出了输入密码的状态。
而开关A和空格键控制的开关类似,它是负责使设置密码存储电路置零,因为其输出端与设置密码存储电路中的置零端相连。
密码验证电路此电路由8个4位数值比较器组成,它们相互级联,用来比较输入的密码和设置的密码,只有两者完全一致时电路输出端才会产生高电位。
其中每个比较器负责比较一对数字,所以此电路可验证8位数字密码是否正确。
图5密码验证电路开关锁报警电路此电路主要由计数器、开关锁指示灯、报警装置以及控制开关和一些门电路组成。
电路如图5所示。
图中绿灯模拟开锁状态,红灯模拟关锁状态,而蜂鸣器用来报警。
当输入密码正确时,密码验证电路输出高电位,电路进入开锁状态;不正确时密码验证电路输出低电位,电路保持关锁状态,并报警。
图6开关锁报警电路打开开关B可控制密码锁进入密码设置状态,此时开关锁指示灯不亮,也不会报警(实际上此状态下密码锁也不需要报警)。
密码设置完成后退出此状态(即闭合开关B)。
此时密码验证电路必然输出低电位,经过非门后又变为高电位。
然后可通过闭合开关D来控制密码锁进入关锁状态(绿灯亮、红灯灭)。
此时只有输入8位正确的数字密码后,才能进入开锁状态(红灯亮、绿灯灭)。
因此需要在密码输入过程中对输入的数字进行计数。
又因为输入的是8位密码,所以只需要8进制的计数器即可。
此电路是通过置数法将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接成8进制计数器。
表3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的特性表可知,每输入一个数字,电路均会产生一个脉冲。
在此脉冲触发下,计数器开始计数。
但需要注意的是,计数器开始计数时的初始状态应该是输出0000,如果不是的话需要通过空格键或逻辑开关C使计数器置零。
此外空格键也用来控制输入密码存储电路置零。
等到输入完8位密码以后,计数器也进行了8次计数,并且产生了进位信号。
它和密码验证电路的输出信号共同控制密码锁开锁和报警,而在开关B 和D 都闭合的情况下,密码验证电路的输出信号单独控制密码锁是否退出关锁状态。
密码锁定电路此电路主要采用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和555定时器。
分别把十进制计数器接成四进制,把555定时器接成单稳态触发器。
图7密码锁定电路根据设计要求,电路需要实现连续3次输入错误时密码锁自锁30秒钟的功能,因此必然要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本设计电路中计数器是对重置输入密码的操作次数计数(即按空格键的次数),当输入密码连续错误三次时重置密码的次数也为三次,此时计数器产生高电位的进位信号,触发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触发器产生30秒的高电位触发信号,经过非门后变为低电位,控制密码输入部分一直置零,因此从这时开始就输不进去密码了(即从第4次开始就输不进去密码了),实现了3次密码错误就锁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