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服管理条例》解读
《军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条例》针对新时期军服管理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国情军情,在制度设计上,坚持从严管理、突出重点、便于执行的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是重点规范现行军服。
《条例》将军服界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装备的制式服装及其标志服饰。
对于现行军服,必须坚决管住管好。
对于我军曾经装备的制式服装,《条例》规定禁止使用其从事经营活动。
二是重点规范军服生产和流通环节。
非法生产和销售军服,是造成社会上滥穿军服的源头。
把军服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管理作为规范重点,体现了加强军服管理必须从源头着手的内在要求。
三是重点规范社会行为。
《条例》以规范社会组织和人员的行为以及军地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为重点;军队可以自行规范的内容,《条例》中一般未予体现,由军事法规、规章和文件予以明确。
《条例》管理的军服品种主要有哪些?
《条例》中对所管理的军服明确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装备的制式服装及其标志服饰”。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目前军服装备的实际情况,《条例》所管理的军服品种主要有:
一是07式外观制式军服。
军帽、夏常服、春秋常服、冬常服、礼服、作训服、作训大衣、常服大衣、毛上衣、绒衣、07雨衣。
二是07式标志服饰。
军衔标志、帽徽、领花、资历章、军种胸标、臂章、国防服役章、领带、领带卡、内(外)腰带。
三是07式军服专用材料。
主要指07式陆空军礼服、常服专用材料,以及采用07数码迷彩图案的服装、面料及相关制品。
四是87式军服的帽徽、领花、肩章。
何为非法生产军服、军服专用材料?
《条例》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军服承制企业应当严格履行军服、军服专用材料生产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品种、数量完成军服、军服专用材料生产任务,执行军服生产技术规范。
”凡是没有合法的军服生产合同,或者超出合同规定的品种、数量生产军服、军服专用材料的,都属于非法生产,将依法受到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军服承制企业不得转让军服、军服专用材料生产合同或者军服生产技术规范,也不得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军服、军服专用材料。
”接受转让合同及接受委托生产军服、军服专用材料的,也属于非法生产。
《条例》对军服流通环节有什么禁止性规定?
《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买卖、出租或者擅自出借、赠送军服。
”这里的“买卖”,指的是市场买卖行为。
由于军服是军队的专用装备,军队与生产企业直接签订军服生产合同,不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不属于市场买卖行为。
非法买卖军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何为使用军服从事经营活动?
使用军服从事经营活动,不是指销售军服,而是指穿着使用军服(或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装备过的制式服装及军服仿制品,下同)、利用军服或军人形象招揽顾客的营利性活动。
如营销人员穿着军服推销产品,饭店服务人员穿着军服招徕顾客,商家将军人形象用于商业展览、制作商业广告或组织商业演出,不法商贩打着部队旗号摆摊设点、行医售药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应该禁止。
《条例》对利用军服做广告有什么规定?
《条例》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禁止以‘军需’、‘军服’、‘军品’等用语招揽顾客。
”这一条款的立法原意如下:被禁止的广告用语,不仅仅是“军需”、“军服”、“军品”3个词,与军服相关的称谓,像“被装”、“军大衣”、“将军皮鞋”等,都属于“等用语”之列,不允许用来打标牌、登广告。
为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制式服装及其标志服饰应当与军服有明显区别?
军服对于保障官兵作战、训练、生活需要,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军服是军队专有的后勤装备,具有很强的专用性。
如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制式服装及其标志服饰与军服相同或相似,将极大地影响军服的专用性和严肃性,给军服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混乱。
因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制式服装及其标志服饰要在样式、颜色等方面与军服有明显区别。
为何禁止生产、销售、购买和使用军服的仿制品?
军服的仿制品是仿照军服样式、颜色制作的服装,足以使公众视为军服,如果允许其生产、销售、购买和使用,将给军服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军服的仿制品按照军服的管理要求进行规范。
军服管理涉及的有关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划分、如何衔接的?
军服管理涉及军地多个部门,军需物资油料部门是军服管理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通报军服管理有关情况,管理军服承制企业名录,协调解决跨部门军服管理问题,军服、军服仿制品的鉴定等;公安部门负责查处利用军服招摇撞骗的行为,以及达到“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立案追诉标准的案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非法生产、销售军服和利用军服从事经营活动的查处;军务部门是军服管理的主要牵头单位,负责指导警备执勤人员对不按规定穿着军服和其他违反《条例》的行为进行检查纠察;保卫部门主要负责涉及军服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宣传、文化、广电部门主要负责协助搞好宣传教育,同时做好文艺演出、影视作品中军服使用的监管工作。
军服及其仿制品的认定由哪个部门负责?
军服仿制品,首先由工商、公安部门和军队警备、军需部门在各自的军服管理职责范围内自行认定。
对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获的军服仿制品的认定存在争议的,《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由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或者军分区(警备区)军需主管部门鉴定。
这样规定一是充分考虑了各地公安机
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寻求军服仿制品认定的便利性。
相关执法单位可以到就近的省军区或军分区的军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二是有效保证了军服仿制品认定的权威性。
省军区或军分区的军需主管部门是军服的供应管理部门,对军服仿制品的认定具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必要时,还可以协调军队军服质检部门进行联合技术认定。
军服管理涉及军地多个部门,军需物资油料部门是军服管理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通报军服管理有关情况,管理军服承制企业名录,协调解决跨部门军服管理问题,军服、军服仿制品的鉴定等;公安部门负责查处利用军服招摇撞骗的行为,以及达到“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立案追诉标准的案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非法生产、销售军服和利用军服从事经营活动的查处;军务部门是军服管理的主要牵头单位,负责指导警备执勤人员对不按规定穿着军服和其他违反《条例》的行为进行检查纠察;保卫部门主要负责涉及军服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宣传、文化、广电部门主要负责协助搞好宣传教育,同时做好文艺演出、影视作品中军服使用的监管工作。
军服及其仿制品的认定由哪个部门负责?
军服仿制品,首先由工商、公安部门和军队警备、军需部门在各自的军服管理职责范围内自行认定。
对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获的军服仿制品的认定存在争议的,《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由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或者军分区(警备区)军需主管部门鉴定。
这样规定一是充分考虑了各地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寻求军服仿制品认定的便利性。
相关执法单位可以到就近的省军区或军分区的军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二是有效保证了军服仿制品认定的权威性。
省军区或军分区的军需主管部门是军服的供应管理部门,对军服仿制品的认定具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必要时,还可以协调军队军服质检部门进行联合技术认定。
主题词:广告监管审查员管理通知
抚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1 年7月22日印发
共印6份
附件一
户外广告登记申请表
附件二
户外广告变更登记申请表
附件三
广告发布备案登记表
附件四:《抚州市广告企业电子台账》,以电子表随文件下发。
附件五:
广告审查员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