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第三课 古代宗教教学设计 川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第三课 古代宗教教学设计 川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学习主题第三课古代宗教教学设计川教版【课标要求】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教材(联系与三大宗教有关的前后知识)和相关的故事资料、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现象,分析三大宗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如何对待宗教信仰自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以政策、法律为准绳处理问题的能力。

既肯定三大宗教早期的积极意义,又认识到其本身的非科学性,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宗教实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

【重点难点】一、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思想和影响。

二、难点:三大宗教的实质。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上网查找并整编《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整编后的故事必须包含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创立的时间和创立者、基本教义、经典、传播概况;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感兴趣的图文宗教资料。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演法、读书指导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有关宗教的图片。

【流程预设】导入新课(2分钟)——学习新课(30分钟):1.激趣夯基;知识链接。

分发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学生演讲故事——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要求在课文和资料上收集有用信息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并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分析三大宗教的影响。

2.畅所欲言、集智解惑。

老师组织学生结合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讨论:佛教和基督教本是下层人民的宗教,为什么后来发展成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维护统治的工具?为什么三大宗教能够发展成世界性的宗教?——师生探究:既然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那为什么中国政府还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你对宗教有何认识?——巩固新课(6分钟):1.打破沙罐问到底。

2.活学活用,把戏过手。

——作业(2分钟)【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放映幻灯片1,先后显示“如来佛像、观世音坐像”;“八仙、福禄寿三星”;“基督教的标志十字架”;“聪明的阿凡提”。

请学生说说这些人和物的名称,与什么宗教有关?生:……师:学生答后指出,这四组人物图分别与四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关,这些宗教至今已成中国化的宗教。

但是,这些宗教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

请同学们说,哪一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哪些是外来的宗教?生:……师:学生答后指出,全世界有近一半人口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因此,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同时,放映幻灯片2,显示《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三大宗教分布的主要地区。

然后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世界各地形成世界性的宗教的?中国政府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你对宗教有何认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同时,放映幻灯片3,显示课题及授课要点:即板书设计的内容。

并向学生说明上述六个要点也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习新课之前,先给你们发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然后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故事。

学习新课:一、激趣夯基;知识链接师:把课前准备的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分发给每个学生,并选三个胆大、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演讲故事。

根据需要在展示台上先后展示:释迦牟尼苦修像、出游感苦图、释迦牟尼像、佛教徒和尚和尼姑;耶酥像、《最后的晚餐》“基督教标志十字架”图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图片、基督教信徒教士和修女;穆罕默德像、穆斯林的装束。

(目的是激趣、活跃课堂气氛。

因为枯燥的宗教知识编成故事由学生一气呵成地讲、自己看比老师讲更有趣,这样就能达到“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的目的)生:一边看资料一边听故事。

师生:学生讲完后,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要求在课文和资料上收集有用信息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并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

放映幻灯片4。

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注:1、三大宗教产生背景(学生看书后归纳,老师补充讲解,同时放映幻灯片5、6、7小结)⑴佛教产生的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劳动人民强烈反对等级制度和婆罗门的专横统治,刹帝利不反对等级制度,但要跟婆罗门争夺四个等级的首位,于是,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乔达摩·悉达多顺应这一潮流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老师引导学生看书13页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67页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印度出现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佛教顺应这一潮流在印度兴起)特点:佛教是印度没落奴隶主阶级为寻找精神解脱,综合了印度各种宗教思想而创立的。

⑵基督教产生背景:公元1世纪前后,由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的人民不堪罗帝国的残酷统治而多次起义,结果都遭到镇压。

当时他们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去斗争,只得期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来帮助他们,于是他们创造一个神来创立基督教。

(老师引导学生看书28、29、31页,了解罗马帝国的版图、被征服居民沦为奴隶后的悲惨处境,让学生理解人民起义的必然性。

简介犹太教及对基督教产生的影响)特点: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被压迫者自发地创造的宗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出来的新宗教,是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产物。

⑶伊斯兰教产生背景:公元6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神,这种多神教的信仰使人们的思想不统一,国力不强大,当半岛不断遭到外族入侵的时候,半岛的人民不能团结抗敌,不能保住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商路,于是建立强大的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必须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之下统一起来,所以,创立一个共同信仰的民族宗教就成了必要。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顺应了这一需要,创立了伊斯兰教。

(老师引导学生看书17页、70页,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特点:伊斯兰教的产生既不同于佛教,也不同于基督教,它是社会统治集团尤其是商业贵族为了既定的政治目的而虚构出来的,它一开始就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精神统治工具而出现的。

伊斯兰教也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改造阿拉伯社会古代宗教信仰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例:伊斯兰教独尊的唯一的真神安拉与麦加原来的主神同名,教义上与《旧约圣经》犹太教有许多近似的色彩,却不同于半岛以往流传的宗教。

它排除自然崇拜,摈弃拜物教,禁止多神崇拜、偶像崇拜,继承阿拉伯原有宗教的灵魂不死、善恶报应观念,保留对克尔白黑陨石的膜拜,采纳游牧人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朝觐等等)⑷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比较:(放映幻灯片8)①三教的产生都是在社会的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统治阶级需要对被统治阶级加强精神奴役,被统治阶级苦难深重,无力解脱,需要精神安慰的时代产生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状态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在苦难深重,找不到现实出路的时代,“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的绝望处境”。

三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应声而出的)②三教都是多种文化传统融合的文化重构物。

(它们在形成时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观念、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吸收和改造旧宗教以及外来文化的有价值的成份。

这种改造和创新既照顾了群众对宗教的需要和宗教感情,又迎合了时代的客观需要,有着浓厚而广泛的社会基础,因而能被整个社会迅速而平静地接受)③三大宗教产生的时代不同。

(佛教产生于前6世纪的印度奴隶制繁荣时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奴隶制走向衰落时期,而伊斯兰教则产生于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④三大宗教产生的动因不同。

(佛教、基督教是在民众中自然产生的,并无一定的政治目的。

伊斯兰教则是由政治人物根据政治目的创造的,即阿拉伯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创造的,所以与政治、国家政权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的政教合一的特点)2、三大宗的教基本教义(学生看书后归纳,老师补充讲解,同时放映幻灯片9、10、1 1小结)⑴佛教基本教义: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

(解释“因果报应”、“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众生平等”)教义的实质:是要人们对苦难采取忍耐、顺从的态度,放弃现实的反抗斗争,通过修行,行善积德,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在宗教领域里实现“众生平等”。

⑵基督教的教义: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生来就有罪,人类深重的苦难和罪孽只有依靠上帝才能拯救。

要人们虔诚地崇拜上帝、忍受现世苦难,抛弃人的自然情欲,培育向善的心灵,以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堂。

否则,死后下地狱继续受到惩罚。

⑶伊斯兰教教义:宣扬对天神安拉的崇拜,安拉是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全知全能的至高无上的神;遵循安拉善意行事的人灵魂就能升入天堂,作恶者下火狱。

特点:独尊唯一的真神安拉。

灵魂不死、善恶报应。

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朝觐。

⑷三大宗教教义比较:(放映幻灯片12)①三大宗教的教义都主张顺从、忍耐、行善,死后升入天堂或极乐世界,否则死后下地狱或火狱受到惩罚。

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

(都主张世间只有唯一的真神,他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是唯一救助人类摆脱沉重苦难的救世主,并要求虔诚崇拜唯一的真神;都主张有天堂和地狱,对神虔诚者,灵魂就能升人天堂,反之,则会坠人地狱,从中可看出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影响很深)③佛教不是一神教,是以佛陀为主神的多神教。

(他认为佛陀不是世界的创造者,只是最高神,随着佛陀的降生,其余神便退居幽处。

因此,在佛教的万神殿中有从呔陀教和婆罗门教承袭来的以及佛教新杜撰出来的众多的神)④道教也是以玉皇大帝为最高神的多神教。

(它是以神仙之说为中心,加上道家、易、阴阳、五行、卜筮、巫祝、占星、谶纬以及儒家之说,并综合方术、咒术和仿效佛教的组织体制而形成的宗教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