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八中2014届高三联考(六)
历史参考答案
12.C 【解析】从民俗申报内容中的涂山禹王、霸王祠、徽州祠祭、轩辕车会可知都具有祭先尊祖的性质,故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13.D 【解析】从题干“诸非州县之所不得设市”中可以得知,是指市场交易打破了地点的限制。
D 是指出现了草市,这是在空间上对封建政权的规章制度提出了挑战,符合该变化,故答案选D 项。
14.B 【解析】从作品的情节可以看出,张惕夫妇的所作所为提现了忠义思想,这正好是宋朝理学所宣扬的东西——其强调忠、孝、节、义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故选B 项。
15.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九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顺序排列中,中国三大发明均位居前列,再联系这三大发明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及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可以得出A 项正确。
16.C 【解析】从材料“与英人无异、英国与各国均当一律恪遵,不得妄有请求”等信息理解,清政府认为外商在通商口岸贸易是有条件的,故C 项符合题意。
17.C 【解析】漫画中US 是美国的缩写,侵略的对象是朝鲜,US 头部绷带表明美国已经受到创伤,他一脚以日本为支撑,一脚踩在朝鲜,一手推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挑衅中国,正是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时期的史实。
故C 项正确。
18.D 【解析】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展地区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的表现,不属于中国围绕联合国所开展的活动,故排除④,其他表述都正确,D 项正确。
19.B 【解析】由材料“只是这样的自由事实上不能得到,遂有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可以看出,古雅典民主政治下人们“任情而行,各如所愿”的自由被“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所取代。
故B 项符合题意。
20.B 【解析】从材料中找到核心词“头在天上、身子在地上”,是指在信奉上帝的基础上,脚踏实地生活。
加尔文的先定论是说人们要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不应放弃现世的努力,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
A 、C 两项跟题干无关,D 项虽强调奋斗精神和高尚美德,但跟追求现实成功关联不大,故答案选B 项。
21.C 【解析】首先排除B 项;表中数据反映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占据了绝对优势和各国贸易的详情,体现了国际贸易的不平衡性,故选C 项。
22.B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
“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中”即依据历史阶段背景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A 项错在未能辩证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初期的积极作用。
B 项正确,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的作用;C 项说法绝对,未能辩证认识两种制度的弊端,不能简单说孰优孰劣;D 项说法明显错误。
36.(30分)
(1)新变化: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4分) 积极影响: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高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资产阶级的权力,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为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6分)
(2)显著特点:美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4分)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项 C D B A C C D B B C B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之路,受启蒙思想影响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
(4分)
(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认识: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其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长期性;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根据本国历史和现实国情;民主制度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6分)
37.(26分)
(1)主体:3.0 阶段的主体是个人,而前两阶段的主体是国家和跨国公司。
(4分)
推动力:3.0阶段的推动力是网络的普及和软件的创新;而前两阶段的推动力是劳动力和各种硬件的革新。
(4分)根本原因:科技的进步。
(2分)
(2)第一种:极端全球主义观点:民族国家终结,制度完全趋同。
(4分)
①国际政治活动中,各国加强合作,弱化了国家意志。
如全球性组织的建立:联合国;区域集团的建立:欧盟;形成国际统一战线:反法西斯同盟、全球反恐合作。
②制度相互影响,日益同化。
如1787年美国宪法成为资本主义立法的典范、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中国戊戌变法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效仿西方实行共和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等。
(10分)
综上所述,完全、彻底的全球化必然实现。
(2分)
第二种:怀疑论观点:全球化不可能实现,主权国家意志更加强化。
(4分)
①区域集团的建立抵制全球化发展。
如欧盟的建立,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
②民族国家的自立自强,对全球化运动产生本能的抗拒。
一是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崛起,民族国家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多;二是扩张与反扩张、演变与反演变,引发更多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如两极格局下的冷战、热战与当代局部冲突、恐怖主义等,都冲击着全球化。
(10分)
综上所述,全球化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2分)
第三种:变革论观点:世界正发生着整合,全球化在进行,但分裂主义也大行其道。
我同意该观点。
综合第一、第二种观点的理由回答。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