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某招标人就其新建的办公楼项目于2002年3月20日向具备承担能力的甲、乙、丙、丁四家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在投标邀请书中规定3月25日在该招标人总工程师办公室领取招标文件,4月12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招标文件要求投标单位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装订报送。
该四家承包商均接受邀请,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
开标时,由招标人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并宣读了四家单位投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担任本次评标工作的评委由招标人直接确定,评标委员会由4人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经济专家1人,技术专家1人。
经招标小组确定的评标原则及方法如下:
1、从技术、商务两个方面对投标单位进行综合评分,按照得分高低排序推荐两名中标候选人;
2、技术标40分,其中施工方案、施工总工期、工程质量、信誉各10分。
商务标60分,以标底价的70%和投标单位报价平均值的30%之和为基准价。
以基准价为满分(60分),报价比基准价下降1%扣1分,上升1%扣2分,四
2、按综合得分排序推荐两名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案例二
某火力发电工程项目依法进行公开招标,并委托某监理公司代为招标,在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1、招标公告发布后,有10家单位参加资格预审报名,监理人员对这10家单位进行资格审查,确定A、B、C、D、E、F等6家单位为投标人,但业主认为B 公司拟采用的锅炉本体不是本地企业生产的,指示监理单位不得向B公司发售招标文件。
2、在现场踏勘中,C公司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补充勘察,并向监理人员指出招标文件中地质资料有误,监理人员则口头答复:如果招标文件地质资料确属错误,可按贵公司勘察数据编制投标文件。
3、投标人D在编制完投标文件后,于投标截止日期前两天将投标文件递交给投标人,次日D公司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文件,申明将原报价下降3%。
但招标人的工作人员以“一标一投”为由拒绝接受其补充文件。
4、开标时,由于交通堵塞,有关领导不能准时到会,招标人临时决定将开标会推迟到投标文件截止日期后1小时进行。
开标会议由市发改委主任亲自主持。
问题:以上事件中存在哪些错误,请逐一说明。
案例三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部门批准,组织项目公开招标工作,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1、成立招标领导小组;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3、发出投标邀请书;
4、对报名参加投标的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
5、向所有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
6、召开投标预备会;
7、招标文件的的澄清与修改;
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
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文件;10、组织评标;11、与潜在中标人进行谈判;12、确定中标单位;
13、发出中标通知书;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问题:1、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2、若本工程有A、B、C三家单位参加投标,各单位投标情况见下表,请用年
案例四
某博物馆建筑工工程,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工程项目,招标人考虑到本工程技术难度大,结构类型复杂,一般的建筑企业难以胜任,遂决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并于2010年3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五家企业均接受邀请并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2010年5月10日上午为投标截止时间。
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AC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B企业由于路途遇到交通管制其投标文件于2010年5月10日上午9点15分送达。
2010年5月11日上午,在当地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主持下进行了公开开标。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A企业投标文件无法
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公章。
后经评标委员会评标确定D企业中标,2010年5月15日招标人向D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2010年6月25日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1、招标人自行决定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2、A和B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为什么?
3、请指出开标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招标人签订合同的日期有何不妥?请说明理由?
案例五
某市准备建设一座图书馆工程,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预计投资约为1200万元,建设工期为12个月,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商。
建设单位为节约开支,决定自行招标,并向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招标申请,得到批准,建设单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开招标。
由于该建筑工程结构复杂,建设单位根据相关专家建议,要求参加投标单位的主体具备房建资质不得低于二级。
拟参加投标的五家单位中,ABE单位为房建二级资质,C单位为房建三级资质,D单位为房建一级资质,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某主要领导的同学,经C单位法定代表人私下运作,建设单位同意让C单位和B单位组成联合体承包工程,并向B暗示,如果不接受此联合方案,将不考虑B单位中标。
B单位无奈同意与C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承包该工程,并将部分工程交由C单位施工。
后B单位和C单位联合投标成功。
B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B和C签订了联合承包协议。
问题:1、本案中建设单位准备自行招标,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在上述招标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的行为有哪些不合法之处?
3、从背景内容看,B和C单位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六
某政府机关新建高层办公楼幕墙工程公开招标,有6家具有建筑幕墙施工资质的企业参加投标。
开标后,招标人按照法定程序组织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在开标会议上公布,并作为《招标文件》附件发送给各投标人。
评标委员会在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评审过程中发现:A投标人出具的《安生生产许可证》已过期;投标人B在投标函上填写的报价内容,大写与小写不一致。
经综合评审按照得分的多少,评标委员会推荐CDE公司分别为第一、二和三中标候选人,后招标人认为D公司具有办公建筑幕墙工程丰富的施工经验,最后确定由D公司中标,但D公司投标报价略高于C公司,招标人要求其以C公司的报价承包本项目,D公司欣然同意并作出了承诺。
问题:1、本案工程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开开标会议上公布是否合法?为什么?
2、投标人A的投标文件是否为有效标,为什么?
3、投标人B的投标文件是否为有效标,为什么?
4、招标人确定D公司为中标人有无不妥,为什么?
5、招标人同D公司签订合同的行为有无不妥,为什么?
某承包商参与某高层商用办公楼土建工程的投标。
为了既不影响中标,又能在中标后取得较好的收益,决定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原估价作出适当调整,具体
折现率按12%计,并假设各分部工程的工作量相同且能按月度及时收到工程款。
问题:
1、该承包商所运用的不平衡报价是否恰当?为什么?
2、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后,该承包商所得工程款的现值比原估价增加多少?
案例七
某项目因为工期紧,建设单位要求招标代理公司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中标单位,共有ABCDEF六家投标单位参加了投标,工程开标时发现以下情况:
1、A单位报价书某分项工程报价出现遗漏;
2、B单位投标文件未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密封;
3、C单位施工组织设计附图用纸显示企业水纹背景;
4、D单位承诺的工程竣工日期晚于招标文件要求的完成期限;
5、E单位投标文件部分页码装订顺序发生颠倒;
6、F单位投标文件所附营业执照未在有效期内。
经过评标,建设单位确定低于成本价的最低投标价E单位为中标单位。
问题:1、六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请分别说明理由
2、建设单位确定E单位中标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案例八
经当地主管部门的批准,某建筑幕墙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工作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组建招标工作小组;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标底;发送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踏勘后招标答疑;投标单位资格审查;接受投标文件;开标;确定中标单位;评标;签订施工合同;发出中标通知书。
在建设单位组织现场踏勘和招标答疑后,在投标截止前10天,建设单位书面通知各投标单位,由于某种原因,决定将建筑裙房部分的幕墙工程从原招标范围内删除。
投标单位A受到建设单位变更招标范围的通知后,以自己已经提交投标文件为由对投标报价进行修改。
问题:1、背景中介绍的招标工作的先后顺序是否妥当?如果不妥,请确定合理的顺序。
2、在本案项目施工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有无不妥行为?
3、投标单位A的拒绝行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010年某市一重点工程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公开招标。
经资格预审后,确定ABCDE共5家施工单位为合格投标人。
招标人规定发送招标文件的开始2时间为4月20日,截止时间为4月23日,并要求投标人在领取招标文件的同时递交投标保证金50万元,购买招标文件费1200元。
ABCD等4家施工单位按时购买了招标文件,后E单位发函放弃投标。
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截止时间为5月8日,投标有效期截止时间为6月20日。
招标人分别安排各投标人踏勘现场,各投标人按时递交了投标文件,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
评标工作于评标结束当天确定中标人。
5月10日,招标人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了评标报告;5月16日,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6月10日,双方签定了施工合同;5月25日,招标人将未中标结果通知给另两个投标人,并于6月20日将投标保证金退还给未中标人。
问题:该项目招标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