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遗产之杭州西湖PPT课件

世界文化遗产之杭州西湖PPT课件


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
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口)。单位、居
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
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筑过密,
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无章,
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 16
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
.
11
评价标准(iii):西湖景观是体现唐宋时代演变而来的系 列景观入画这一天人合一的特定文化传统的杰出见证,其 关联性一直延续至今。得到提升的西湖以及其背衬青山、 怀抱堤、岛、桥、园、塔、寺的独特布局,可以被看做是 反映这种传统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实体。
.
12
评价标准(vi):唐宋时期,设计完善景观并由画家为景观 作画、由诗人为景观提名的这一彰显天人合一的文化在西 湖景观及其岛、堤、寺、塔和特色植物上得到完美体现。 西湖在七个世纪以来秉承这一传统价值,使其传遍中国甚 至日韩,使其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4 推进环境评估技术,完善反馈机制,加强监督 权力的透明度;
19
5 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资源的知识普及 教育;
.
三、绿色设计:
生态旅游所要求的绿色交通对现有的交通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绿色交通不仅要具备浏览性、舒适性、高效性, 而且应具备 环保性、自然性、乡土性, 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更加贴近自然 和生活, 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西湖西 进的绿色交通设计主要可以划分为绿色陆运交通和绿色水上交 通。绿色陆运交通方式主要有自行车、三轮车、电力游览车等; 绿色水上交通方式主要有脚踏船、手划船、电力游览船等。在 设计游览线路等基础设施时, 充分考虑了以下方面:
.
8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 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 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 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
9
(四)景区著名景点
.
返10回
二、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ii):西湖景观反映了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思 想,如"佛教徒的平和安静"和"风景如画",而且它又对东 亚的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的堤、岛、桥、寺、塔 以及风格鲜明的景观在中国多处及日本都被效仿,尤其是 北京颐和园。十景的概念在中国已流传七个世纪,并在16 世纪朝鲜文人造访西湖后传到朝鲜半岛。
.
返13回
.
西湖生态问题
14
.
15
(一)、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
平坦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
进行,土地的珍惜性十分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
的人居结构比较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
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
.
6
(二)成因
按照地质学的解释,西湖 是由泻湖演变而来的。据 西湖志记载,西湖最早称 武林水,又有明圣湖、金 牛湖、钱塘湖等别名。唐 代因湖在杭州城之西,称 西湖,北宋以后,西湖之 名得到了正式认可。西湖 原本为海湾,因江潮挟带 泥沙长期堆积,日积月累 ,使海湾与大海隔绝,形 成泻湖,又经历代不断疏 浚建设,最终成为半封闭 之浅水风景湖泊。
17
返回
.
(三)、资源利用不当
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具有多重性。但目前对这多重性的 风景区资源利用存在某些错位现象,如抽取地下水和 拦截溪水作为生活、生产用水,将污水就地排放,照 成水景受损水源受污染,片面满足交通需求而把停车 场、道路盲目引入风景核心景区,都造成了对景观资 源的影响和破坏。
18
.
二、发展对策:
下列措施有助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 补偿机制:
1 加强通过不同的行政级别分开制定林业管理的 决策和财政政策;
2 增加补偿并转移当地人民田地税收的标准或者 指导他们去寻找替代毁林种茶的其他增收途径;
3 征收生态税或环境税,并继续确定不同利益相 关者的角色(施予者和受益者),同时加强各利益相 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巴黎时间2011年6 月24日17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杭州西湖通 过审议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获得 成功,划入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区面积约四十三点 三平方公里。
.
5
(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区域范围
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 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 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 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 ”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 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
.
7
(三)水文特征
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 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 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形成 各湖区水质差异的特点。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 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 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 1.97 米。
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
.
1
世界遗产—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黄颖、谭启平、黄智
.
2
.3ຫໍສະໝຸດ .4一、地区概况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 3322.88公顷,景区包括五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 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 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 富的十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 这些自然风光与人为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 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
持续发展的能力。
返回
.
(二)、游览活动分布不均衡
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仍有大量景源处于湮没之中, 造成游览活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是大量游客集中在 几个主要景点中,使这些景点在节假日甚至平时都处 于超负荷接待状态,严重影响赏景审美,并损害了景 区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是价值较 高的西湖山区风景资源尚未挖掘利用,不能合理有效 地疏散游客,使游人在本风景区游览时间过短,影响 了对景区的全面了解。
①道路和人行小径不应很显眼。尽可能利用原有斜坡、树木、 小丘等自然地形特征, 和原生地貌保持一致, 有利于水土保持。
相关主题